今天燕顏在群里分享學習感受,當看到她說道“有時候不想打擾別人也許是自己潛意識里的認知,這可能和我們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有關”。這一句話,一下子觸發了我所有的情緒。
想想自己這段日子真的無比難過,要按照以往的習慣,就直接跟老師傾訴了。這是很好的解決途徑。因為我已經發現自己左沖右突,問題始終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可是我沒有。為什么?不想打擾老師。只因為感覺老師實在太忙,我就盡力做到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了。甚至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也強忍著。沒想到這一忍,居然產生了很多的壓抑,甚至抱怨。
而當我終于跟老師聊起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擔心都是多余。而我這樣因為不想打擾別人而一直壓抑自己,幾乎是慣用的模式了。有時候看群里姐妹說,我說我的,而不管老師是否回應,我卻一直做不到,那種留言,自說自話的狀態,對于我而言,是恐怖的事,自己說話而沒有回應,我的心會空到無以復加。想一想,這真的是小時候的經歷形成的吧。
那是什么樣的經歷呢?也許我應該去面對自己的恐懼,可是我做不到,我根本不肯走到近前,我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到底發生了什么,只是真的好恐懼。
我聯想到最近自己的焦慮,其實那是從小得不到鼓勵,反而不斷否認形成的自我意象,潛意識里,我對自己根本沒有一點信心。尤其是,遇事就會看到媽媽那張焦慮,煩躁的臉。那種感覺,真的百爪撓心,我的目光所及,只有媽媽,只有媽媽的要求,媽媽的失望,只是沒有自己。我以為那些感覺早已久遠,卻在孩子面臨上學問題的時候全部浮出水面,而且那感覺,深刻,清晰。逃避了很久了,可是因為孩子,我還能繼續逃避嗎?
其實所有的恐懼,總有要面對的時候,那么,讓暴風雨來吧,來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