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人們見面打招呼的方式通常是:吃了嗎?
如今人們打招呼的方式簡單粗暴:微信號多少?
互聯網的更新速度有多快,社交軟件的升級速度就有多快——MSN,QQ,人人網,微博,微信,陌陌了,臉書等等,人人以玩多個社交軟件為榮。
為何社交軟件如此得到大家的青睞呢?
1.互聯網+世界觀的形成
互聯網從存在到發展,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卻成了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存在——無論是工作需要,還是娛樂調劑,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讓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如此簡潔,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財富積累方式,互聯網+的世界觀也是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形成的。人們習慣了在網上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與目的,社交軟件應運而生,為人們溝通提供了便利。
2.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再也不適合現代人,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迅猛發展,時間就是金錢,白天與黑夜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分別。在如此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書信這種古老的交流方式已經太慢了,手機這種無論千里之外都能即刻應答的物件占據了主流。從最開始的短信到現在的微信,從最開始的語音或者文字單方面輸入到現在語音、文字、圖片、視頻的聲光影全方位的一站式解決的社交軟件,新時代的生活需要的是又快又便捷的溝通,顯然社交軟件更勝一籌。
3.人類的表現欲
當人們解決了基本溫飽,就開始有更高層次的追求。他們想讓炫耀自己的生活,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他們想炫耀自己的幸福,他們想讓周圍的人知道,自己混的還不錯,他們想讓別人看到,自己每天的生活是豐富多彩。人生如舞臺,自導自演也得有觀眾不是么,無論是喝彩還是喝倒彩,最起碼也讓演員知道,他演的有人看,這就是人們的表現欲。社交軟件恰恰抓住了人們的表現欲,為他們提供了展現自己生活的各種方式,人們自然對其情有獨鐘。
4.人們需要情感共鳴
工作上被上司批評了,婚姻中與另一半吵架了,孩子又不省心了諸如此類等等各種問題,卻不知找誰傾訴——一是你的傾訴別人未必感同身受,二是世界沒有不透風的墻,萬一傳到當事人耳中豈不是尷尬。社交軟件考慮到了現代人這樣的顧慮,給了他們各種認識“志同道合”的陌生人的機會。與這些人聊天是讓人愉悅舒適的,你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把自己說成自己想成為的那類人,你可以暢所欲言,那些在現實中無人懂的想法或者不能說的秘密都可以一股腦的倒給這些人且沒有顧慮,這種感覺多么美妙啊。
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為何人們對社交軟件情有獨鐘的理由,然而縱是這些軟件如此得人心意,卻也是適度為好,畢竟,現實里活生生的人比那些看不到表情的文字語音要更讓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