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17年1月1日早上7點,我開始制作今年的年度計劃。這是之前沒有過的,有時候常常是想想就好了,有時候只有階段性的小目標。經歷2016年之后,我相信還是要有目標,萬一實現了呢?我相信目標還是要寫下來的好,萬一忘記了呢?我相信目標還是分享出去的好,萬一耍賴了呢?
年度成長目標:讀書50本、寫書評50篇
具體行動——每周讀一本書,書評分享在公眾號上,公眾號周更至少一篇。
原來想定為讀100本,寫100篇書評,數字看起來多么高大上。大廚說,你以為你還是一個人呀,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提醒的是。
不過所謂個人成長,其實不應該被所有關系拖累。即便你以為為他人做出了犧牲,你所付出的可能沒有多大的價值。一個沒有自我的人,一般也不能為他人帶來有用的東西。你把自我依附在各種關系之上,是一種不獨立的表現。做一個獨立的人,不要把自我依附在任何人或組織上。
年度健康目標:跑步之外,升級體能訓練
其實2016年只是開始踐行跑步,在這個方面做得也不是很好。最高紀錄是5公里,一般跑3公里,有些星期有間斷。當然這其中有個別因素,不管怎樣,2017年我將在跑步方面做得比上年要好一點,確定每周或每月的里程數,并進行一定的體能訓練。至于怎么進行體能訓練,一臉萌,邊做邊看吧。
年度理財目標:實操行動,加入理財社群
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從生活方式上,繼續加強理財觀念的攝入,調整自己的一些理念,讓自己的生活細節都符合理財的要求。理財的生活方式要求有很強的自控力,要求控制自己的人性。
從實踐上,尋找好的理財社群,加入其中慢慢開始理財的實操訓練。理財并不讓人變得更有錢,跑贏CPI就算是目標吧。這個事實也許讓人氣餒,但是應該尊重事實。
年度技能目標:聲音訓練,學習口語表達
對自己的聲音很不滿意,每次微信語音發出來,都羞愧無比:這是我的聲音嗎?看到喜馬拉雅上有專門指導聲音訓練的課程,2017年打算嘗試一下。與此相關的口語表達,也是工作的基本功訓練,本年度要嘗試進行突破一下,邊嘗試不同的方案邊訓練,看看能不能帶來新的氣象。
年度整理目標:打磨細節,全屋整理一次
整理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喜歡整潔的環境中,不喜歡過于雜亂,屋子一亂了我就很不爽。其實整潔也能顯示一個人的尊嚴感,看過一篇文章,說印度貧民窟里依然有人以整潔的方式對抗環境與命運。
自從進行過一次整理的踐行之后,我對整理更感興趣了。不過細節處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需要繼續加深學習。
年度親子目標:學習鋼琴,開始領悟音樂
我完全沒有什么藝術細胞,雖然是正宗中文系畢業的,于是經常被大廚這個理科男嘲笑。也很奇怪,他小時候也沒接觸過,竟然比我有感覺有興趣得多。
大廚準備讓兒子學習鋼琴,為了讓兒子更好練習鋼琴,我就打算讓兒子反過來教我鋼琴。既有親子活動的效果,又可能增強自己對音樂的感覺。這個年齡開始嘗試領悟音樂,想想就讓人感動。
有目標總比沒目標好。目標最好邊踐行邊調整,在做的過程中促發更多新的連接,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而最好的結果呢,一如王國維總結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