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雪節(jié)氣,大雪節(jié)氣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1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這時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大雪節(jié)氣代表著仲冬時節(jié)已經開始了,氣溫將明顯下降、降水量也會增多,我國北方部分地區(qū)開始下雪。
在民間,關于大雪節(jié)氣有不少俗語、老話,今天就來學習一個:“臘雪是寶,春雪不好”。字面上的意思是臘月下雪好,是個寶,但立春后下雪不好。老話是先人長期生活生產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既然是這么說了,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近些年好像大雪很少見了,記得小時候,冬天的雪非常大,格外的冷,凍腳凍手,屋檐下掛著長長的冰棱,折下一截可以當冰棍吃。堆雪人,打雪仗,滑冰都成了孩時的美好記憶。
現在印使冬天下雪,也很難像以前那么大了,不過人們還是希望大雪節(jié)氣時能下一場大雪。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一場大雪如約而至的大雪可以為農田帶來較好的墑情,為來年農業(yè)的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人們需要雪,土地需要雪,農作物更需要雪。
老話說的“臘雪是寶”中的“臘雪”指的是冬至以后到立春前下的雪。為什么說這時下雪就是寶呢?
這是因為這期間下的雪對農田有利,可以殺死田里的害蟲和病菌,便于土壤里的有機物分解,使土地墑情大增。
而且大雪就像一床棉被一樣蓋住農作物,也能讓溫度不致于太低,能夠抵御霜凍的危害。那來年農作物長勢就會很好,就會帶來五谷豐登的前景,有了足夠糧食,百姓的生活就有保障,因此,古人總結說“臘雪是個寶”,我看很有道理。
但事物都有兩方面,臘雪是寶,那春雪不好,為什么?這樣說有道理嗎?
這里說的“春雪”指的是立春以后下的雪。要知道,2023年會有兩個立春:2023年2月4日,農歷正月十四。2024年2月4日,農歷臘月廿五。
民間把一年有兩個立春的年份稱為雙春年,把一個立春的年份稱為單春年,把沒有立春的年份叫無春年,也稱寡婦年,這里就不過多講解了。
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它標志著春季的開始。春是溫暖,萬物復蘇,鳥語花香;春也是農作物開始生長的時期。
如果立春后,突然下了一場大雪,它帶來就不是快樂了,因為大雪可能要使正在生長的農作物受到凍傷。假如來場“倒春寒”,農作物就會面臨災害,可能會歉收和顆粒無收。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古人總結出“春雪不好”的說法。
你看,同樣是雪,下的時間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利的一面,也有害的一面。臘月下的是冬雪,那就是有利的,像寶一樣;而立春后下的雪就不利不好。
當然,在農業(yè)科技大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再也不是看天吃飯了,人們可以用科技的力量來驅害避災,同樣也可以取得好的收成。
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老話‘’臘雪是寶,春雪不好‘’,總的來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讓我們?yōu)榱藖砟甑霓r業(yè)大豐收,企盼臘月來場大雪吧!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