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來得及看《了凡四訓》電影版,這兩天一定會看完,并寫一篇影評。
昨天接待的家長,想著跟平時的大同小異,都是人,有共性,知道這些共性后,就好交流。當我按照訓練處出來的接待流程,去有目的地做每一步的時候,這個人總能抓住最敏感的地方。比如所有的輔導學校只有兩個核心資源,一個是學生,另外一個不用說是師資。這個家長問師資的水平、師資的資質,還問師資的人品。他問我,你們這的老師會不會因為學生當天沒學好而加班。
我確實遲疑了。錢是最聰明的,會游到最有利的地方。使錢的人更智慧,使錢的人知道對老師的時間定價。這就很厲害了。一個物品或人,要是不能準確的判斷出自己在市場中的真實價值,很容易吃虧。知道在市場中的價值,通過什么方式來判斷?對于老師來說,就是有沒有學生或學生家長追著你上課。對員工來說,是工作找你還是你找工作。張老師PPT制作水平到全國頂尖、全省頂尖、全市頂尖,那定價肯定是不一樣的。
老師有自己的小算盤。
一次課倆小時,純講課時間不過七八十分鐘,剩下的時間讓學生做題,再講題。卡著時間上課、下課,自從我發過傳單、當過7天的服務員之后,這些都能理解,為了生計,誰都不易。
這個家長跟我講一則案例。
他女兒原先跟著XX機構的數學老師上課,此數學老師雖然身在輔導機構,沒能加入教師正規軍,但對學生頗為嚴格,當天規定的學習內容必須完成,否則,自愿加班,不讓學生回家也得完成,有時候會拖到晚上10點。
各位,家長花重金去找輔導機構的目的是什么?
廢話,當然是提分了。
那我們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作為家長,當自己不爭氣的孩子出現不及格的現象而不爭氣的自己有無法說出“成績不重要”這樣的話時,在一個教師傳授作弊秘籍和收拿要的師資隊伍,突然出現這么一位老師,是不是覺得自己運氣超好,感恩的心要膨脹了。
同理,一個能認真負責救你病的醫生,你都會默默感激他。
輔導機構和學校都規定禁止教師收禮。大多數學校的大多數老師,都是向家長要,或者家長為了討好教師多照顧自己的孩子,自己去送。而這位老師,逢年過節都會收到學生或者家長主動送來的禮物,學生和家長要感謝老師。
各位,注意了,“討好”和“感謝”絕對是兩碼事。
中間還發生一則插曲。許是這個老師帶學生較多且學生提分較多,他自己要換輔導學校。那些學生家長們聽說此事,跟美國人民游行一樣,聚眾到輔導機構,表明與老師共存亡。輔導學校領導一合計,這么多學生跟著老師走了,輔導機構非倒閉不可,結果你猜怎么著?
肯定是用符合老師教學水平的工資,將其留下來。這就是自由市場的好處,比計劃經濟強太多。好房子和好女人數量都是有限的,自然是能者居之,強者擁之。
老師對每個學生都這么做,中間肯定出現BUG ,這個BUG就是,他帶的學生有兩個以上都沒在規定時間完成教學任務的話,很有可能會耽誤其他學生的上課時間,這也說明一個問題,這個老師的講課內容多寡,沒按照學生的具體需要來訂做。說明他的上課效率是打了折扣了。
這段話,我沒跟家長說。
家長和我討論是,老師明明可以在上完規定的兩個小時后走人,掙課時費了事。為什么還要吃力不討好再多教學生一些內容甚至不惜惹學生嫌棄將其留下來?
這個家長是辦企業的,一上來就先表明自己是北京大學EMBA畢業(有錢就能上),四家企業負責人,國家心理總教練,這些精悍的介紹,確實能一下抓住人的注意力。他在自我營銷,不過方式很土鱉。就跟暴發戶整天掛著金鏈子、戴著金戒指試圖表明自己很有錢一樣。唉,我多么想成為暴發戶。
他問我,你知道那個老師為什么那么做嗎?在別人看來是不是傻。
還沒等我想好怎么回答,他說,其實不是他傻。這個老師發自內心的要把教書這件事做好,他的動機很強烈,自我驅動能力足夠強大。他做這份工作不僅僅是掙錢,還有榮譽追求---家長和學生對老師這個崗位的信任。可以這么說,他做這份工作的初心不一定為了掙錢。可能就是自己喜歡當老師,喜歡教書育人。結果在把教書這件事做好的過程中,發現也能靠這個掙到錢,過上不錯的生活,于是教得更帶勁了。
這個老師在實打實地幫助學生提成績,那他的教學口碑會傳出去,掙錢多少只是愿不愿意的事。
一份工作如果只是為了滿足生計,從而迫使你準點打卡上班,看著表去吃午飯,工作時間逛逛購物網站、聊聊微信,卡點下班的話,你是做不好這份工作的,自然只能在底薪段位游走,陷入惡性循環。
他說了這些之后,我更堅定了要去做喜歡的事。我本身在做的這份工作,很難給自己帶來滿足感。當然,每個人對滿足感的條件是不一樣的。唯一讓我做這么長時間(銷售崗位的流動性有那么大!)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自己確實沒想好要做什么。二是這份工作給我提供一個和各種人聊天的機會,你會覺得當家長的怎么可以這樣?你會問自己人怎么就不能這樣?很有意思,比小說有意思。
做這份工作中,平均一天想離職七八次,但還是堅持在做,知道為什么嗎?
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