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人是不喜歡我買書的,說我買了書不看。她是不知道我什么時間看。
我也要承認,有一些書確實是只隨手翻翻,沒有很花力氣去讀。如果真要像讀專業書一樣讀所有的書,我會很累的。
一份報紙的內容量比一本一般的小說少不了,一份報紙一小時就可以讀完,為什么,我們只選擇關注我們期望關注的信息。
是的,我看書也是這樣的。例如前天我坐地鐵回家,《堅實的第13步》,講團體心理治療有關的,我50分鐘左右就全部翻了一遍,每一頁都沒有落下,但是并不是說每一頁都花力氣讀了。這本書告訴我很多團體治療小組中采用的12步治療方法有局限性,原有方法是用對人危害小的癮或無危害的癮代替了對個人、社會危害大的癮,說白了就是用對團體小組的依賴代替了原有的酒癮、煙癮、毒癮、暴食厭食習慣、性生活雜亂等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依賴。那么對團體小組依賴并不意味著完全解決了問題,當這些人真正面對社會的時候還是退縮的。只是這本書指出的問題,以及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法還是不錯的。
那么這本書對于我,我現在不帶團體治療的小組,我就沒有更細致地去看它,如果通知或我計劃準備一個團體治療的小組,我會提前整理方案,包括有可能的情況下重新看一遍這本書。那么我知道了這本書能幫助我做什么,這就是我在地鐵上50分鐘的意義。
《dickicht》scottsmith唉,晚上買的,以為是英語的,誰知道可能是德語的,無言
《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埃德蒙德·胡塞爾上海譯文2005.9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哲學,太深奧了,我沒有看完,只粗略翻了翻。
《德國悲劇的起源》瓦爾特·本雅明文化藝術2001.9
1925年的小冊子,穿透歷史依然顯示著生命力
《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探源》威廉·白瑞德黑龍江教育1988希望有人能看懂
《黑格爾:之前和之后》湯姆·羅克摩爾北京大學2005.4黑格爾思想歷史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