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甄嬛傳這部宮斗大戲,感受最深的是控制情緒真是太重要了,那些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大都走到了最后。
最典型的就是皇后了,皇后心計城府極其深,開頭看還以為她是個百里挑一的大好人,看到后面,她的陰險毒辣讓人不寒而栗,她太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只要皇上喜歡的事不管多么反感,她從不逆著皇上來,從來都是不動聲色,印象最深的事是皇上要把在甘露寺的甄嬛接回宮,這件事讓皇后很震驚,但她很快鎮定下來,她知道只要皇上決定的事,誰也阻撓不了,她的頭號敵人要翻身了,她內心很掙扎,但還是跟皇上說“此事甚好”。這種控制情緒的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不是甄嬛她們掌握了皇后害死純元皇后的證據,戳到了皇上的痛處,要想把她扳倒還是太難了。
同樣是皇后庇護利用的祺嬪和安陵容,祺嬪就不能控制情緒,就是一副目中無人氣急敗壞的樣子,還常打罵宮女,甄嬛回宮之后第一個收拾的就是她,她不知收斂老往槍口上撞,空有美貌沒有智慧,只有一個凄慘的下場。
而安陵容就就能控制情緒,她出身不好,相貌才華都不出眾,但憑著自己的努力還是成了皇上的寵妃,也在皇上眼里,她性情好溫婉,從不有個人的小情緒忤逆皇上,也懂得收斂,所以她能成為甄嬛最后的對手。
端妃和敬妃也是控制情緒的高手,她們倆總是隱忍的,安靜的,不爭不鬧不搶的,雖然皇上不愛她們,但皇上還是很尊重她們的。所以朧月公主和溫宜公主才讓她們扶養,即便皇帝死了,她們也有一個好的歸宿。
反觀甄嬛的,雖說她是最后的大贏家,一路走得卻并不順利,本來以她的聰慧,加之皇上的寵愛,即便被陷害,也終能化險為夷,可是她卻因為不能控制情緒栽了兩個大大的跟頭。
在她第一次懷孕被華妃刁難小產之后,她是受害者皇帝對她百般歉意,憑著這份歉意,皇上應該對她更加寵愛。可她的情緒失控了,她把這份失子之痛怨恨到了皇上身上,她恨皇上不嚴懲華妃,她恨皇上之前給了華妃的那么大權力,她跟皇上慪起了氣。跟皇上慪氣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呢,直接就失寵了,宮中人拜高踩低,直到齊妃和富察貴人打了她耳光,她才幡然醒悟,調整自己的情緒,費了一番心思 再一次得到了恩寵。
第二次是皇后陷害她誤穿純元皇后的舊衣,被皇上禁足,恰巧她又懷孕了,事情就有了轉機,皇上已經有所松動,可是她被皇上的一句菀菀類卿驚到了,原來自己一直是個替身,她不能收斂自己的情緒,和皇上大鬧,言辭激烈,惹怒皇上。生下朧月之后憤而離宮,出家甘露寺,在甘露寺,受盡凈白侮辱,要親自洗衣,冬雪天帶病被趕出甘露寺,無奈之下去了凌云峰,差一點就喪命了,她所受的這百般苦楚不就是當初任性,情緒化的結果嗎,如果她不那么情緒化,她的人生之路應該會順利很多。
再回宮的甄嬛,已經收斂了以往的習性,穩住情緒,步步為營,收了端妃敬妃為盟友,她甚至于在敬妃向皇后告密崔景汐與蘇培盛對食之事之后,仍能夠控制情緒,和敬妃說了那一番招攬的話,讓敬妃扶養朧月公主直至出嫁。至此,敬妃對她死心塌地,扳倒皇后靜妃也是幫了很大的忙。就這樣她一連斗倒了,祺嬪,安陵容,最后扳倒皇后,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而一開始的夏冬春,余鶯兒,還有麗嬪,都是些膚淺不謹慎,情緒化的人,她們出場沒記幾集就被干掉了,而華妃也是不知收斂情緒的人,平時趾高氣揚,得罪了太多人,最后墻倒眾人推。
在暗流涌動的后宮,控制情緒如此之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加之一份才情一分手段才能笑到后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