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臨
趁著最近想放空自己,刷了一部劇。
主角們從屌絲通過不懈努力,最后華麗逆襲,站在漫天彩條的耀眼燈光下;
男主深愛的女神,被他的真心打動,含淚與他牽手;
野心勃勃向上爬的普通女服務(wù)生,得到了報應(yīng),人財兩空未能如愿;
和家人的情感裂縫,在父親即將離世的時刻終于和解。
…
啊,多么正能量的一幕幕啊!可惜,一件都沒發(fā)生。
講的是最尋常不過的細(xì)微瑣碎,幾個30+的猶豫不安、背道而馳和黑白斑駁。從一事無成到婚姻失敗,從各種說謊到輪流拆穿,大到工作生活窘迫不堪,小到連向門外塞張紙條求助都是正面朝下不被人看到。
這滿滿的喪氣啊,任憑你再怎么按住內(nèi)心的盒子,都無法阻擋它們從四面八方的縫隙中蔓延出來,卻在似曾相識的場景中,咀嚼出豐富而又深邃的滋味。
沒錯,這部大喪劇叫《四重奏》。
一、我們啊,終究只是 「大多數(shù)」
第一小提琴手卷真紀(jì):說話輕聲細(xì)語略帶唯諾的原職業(yè)提琴手,婚后放棄事業(yè)成為家庭主婦。隨著某一天丈夫毫無征兆離家出走,一心渴望平凡幸福生活的愿望被打碎。稍帶敏感體,獨自拉《圣母頌》會默默流淚。
出身顯赫音樂世家的別府司,第二小提醒手。全家族最黯淡的存在,廢材三代,頂著名人爺爺?shù)恼信谱鲋忻麩o實的上班族,在四重奏中是保姆兼經(jīng)紀(jì)人的角色。
中提琴手家森,放蕩不羈,時常秉持奇怪的生活原則,35歲了還在到處打零工,老婆連贍養(yǎng)費都沒要直接帶著兒子跟富二代跑了。
看似天真無腦的大提琴手小雀,童年被父親利用騙錢,身敗名裂。成年后成了靠賣藝混日子的無業(yè)游民。偶遇真紀(jì)的婆婆,為了10000日元受雇接監(jiān)視真紀(jì)。因為婆婆一直認(rèn)為兒子并非失蹤,而是被這媳婦殺害了。
四個30+的人,別說實現(xiàn)理想甚至連理想都沒有,既非在人生的上坡道、又停止于下坡道之前,懷揣著對音樂不痛不癢的志向,以及各自不可告人的目的和秘密走到了一起。
這局面怎么看都和成功沒半毛錢關(guān)系,嗯,用最世俗簡單的詞來定義,就是4個loser吧。
沒有大開大合的狗血劇情,也沒有波瀾壯闊的跌宕起伏,有的只是看似散漫的一塊塊攤落在地的拼圖,你總期待它能拼湊出些surprise,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連拼出預(yù)想的圖案都如此困難。
很抱歉吶,求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態(tài),大多數(shù)人終究還是「大多數(shù)人」。
二、工作
他們想在一家陽光很好的餐廳演出。可沒有空缺:一位自稱「只剩下9個月生命」的老人常年占坑。
老人他落魄、他窮困、他孤苦伶仃、他甚至連墻上的圖釘都無法完全按進去,太令人同情了!嗯,于是卷向餐廳告發(fā)了他的騙子行為,讓四重奏得以實現(xiàn)了餐廳演出的機會。
三人無所釋懷,卷冷靜到冷漠地講起了螞蟻和蟋蟀的寓言故事。爭論的本質(zhì)其實并不在這么做是否過于殘忍,也不是為了夢想去騙人,是否值得同情,而是「我們都害怕自己成為他的樣子,不是嗎?」
比起置身事外的同情心,卷說著大家心中都不愿面對的真話。誰都沒有錯,搶走說謊老人的工作沒有錯,夢想沒有錯,生活也沒有錯,只是當(dāng)它們不合時宜的交錯起來時,注定有人要面對殘忍的現(xiàn)實。
卷是四人中閱歷最豐富,也是最現(xiàn)實的一個。在一次要求四重奏通宵努力練習(xí),卻在現(xiàn)場要求假拉+配錄音的演奏工作中,有幾段觸動人心的對話。
主辦方的負(fù)責(zé)人口中的「人的劃分」:
嗯,當(dāng)能力匹配不了志向時,空端著架子只能落個自取自辱的下場。只是作為演奏者,要求演出時擺個樣子假演等同于直接全盤否定了實力。
可實力,又是什么呢?
「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實力。所以,我們就做吧,清醒地認(rèn)識到我們是三流的人,竭盡全力去假裝演奏吧,讓他們看看,專業(yè)的水平 。」
實力就是,他們確實就是三流貨色,演出機會是別人看在別府家族的關(guān)系上才賞賜給他們的。認(rèn)清事實后才能把自己放對位置,在適合的角度做適合的事。
這種換位不過是把自己從理想適合切換為實現(xiàn)視角,放下所謂的廉價自尊。
如《了不起的蓋茨比》 中說的: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diào)自尊。
否則就實實在在成為了「四流」。
自我感受往往是最不值錢的,人們花錢買票看演奏會,當(dāng)你無法靠真實能力滿足他們需求時,那么,即便是假拉帶給眾人歡樂和享受,也遠(yuǎn)勝于彈奏讓人蹙眉的真實。
三、感情
不得不說,能輕喚起內(nèi)心悸動的永遠(yuǎn)不會是狗血劇情,而是在一個個不經(jīng)意的日常橋段。
在這部全員說謊、全員單戀的劇中,平淡的細(xì)節(jié)竟然讓人有了淚意。故事性的劇情不多描述了,簡單說幾個畫面。
口口聲聲說,「我盡量讓自己不要喜歡別人,因為對方喜歡上我的概率較低 」的家森。從頭到尾只敢和章魚燒的小攤老板說,自己喜歡的姑娘肚子餓了,要買了給她帶回去。老板問,哦,是你那女朋友嗎?家森:不是,她不喜歡我。
在家里和單戀對象小雀演起了表白情景劇,家森提出:「來,你來向我表個白。」小雀乖乖照辦了,按照劇本,扮演不喜歡對方的家森酷酷說了句「謝謝 」。
接著家森說「那么,現(xiàn)在換我來」。
-我喜歡你。
-謝謝。
在小雀不假思索說出這個詞后,家森眼中淚光瞬間閃現(xiàn)。——「我開玩笑的 。」自我緩解地倒向一邊。
期待又釋懷,酸楚又平靜,已不奢求又難掩落寞。套路著讓喜歡的人說出拒絕他的兩個字,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算把愛意偷偷地折疊進信封,就此印戳封存吧。
至于親情,人們早已習(xí)慣于「血濃于水」「親情沒有化解不開的結(jié)」之類的故事,八點檔的結(jié)局,皆大歡喜。
小雀在父親即將去世的那天早上,車站做過頭、在路邊拉起琴、用僅有的500塊日元買了幾枝花放在母親骨灰前 、陽光下小心翼翼吃著前一天晚上去別府房間,卻還是沒將表白的話說出口而得到的一個甜甜圈。
始終不愿踏入醫(yī)院。
幾個小時后父親去世,她沒有見父親最后一面,和卷真紀(jì)吃完豬排蓋飯一起回了輕井澤。
是的,她最終沒有和父親和解。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必須以各種各樣的大和解告終,不是所有坎都會邁過,也不是所有滋味在時間濾鏡下都能由苦變甜。總有幾根刺,一旦扎進心里,就這么直挺挺地拔不出,或是再也不愿拔出了。
就是這樣啊。
四、人生
我們太喜聞樂見成功學(xué)or雞湯文,尤其在朋友圈,完全是人生贏家的帖子集聚地。扎堆的主旋律大片小片,雙手一打開,就是一副5星級勵志范兒。以至于面對連環(huán)打臉、布滿人性弱點和陰暗面、以及五花八門「沒想到」交織而成的《四重奏》時,有一點點無所適從 ?。
越來越多人偏愛結(jié)果導(dǎo)向,期待 「只要做了12345,就能得到678910」的句式效應(yīng),把一個又一個單箭頭朝著結(jié)果方面規(guī)整地擺放。只是,一切真能得償所愿嗎?
笑起來好毫無笑意的餐廳女服務(wù)員有珠,有幾句話說的倒挺妥帖:
視線轉(zhuǎn)回劇中,也一一驗證。
1、三流的演奏家再怎么努力,也還是三流,不存在一路扶搖走上人生巔峰的扯淡逆襲。
2、再怎么深刻的單相思食物鏈,全都是一廂情愿,一對CP都沒成。
3、堵上尊嚴(yán)換來的演奏會,觀眾中途退場,在臺上照樣被人丟易拉罐。
4、感情的玫瑰色褪盡,既非出軌也無關(guān)背叛,它就是讓人徒然無力地「不喜歡了」 (啊啊啊,愛是真的,不愛也是真的,A沒錯,B也沒有錯,這場面……才是蒼白無奈啊!)。
5、難得讀者來信,洋洋灑灑罵了兩張紙,被形容為「你們的演出,就和煙囪里的白煙一樣沒有價值!」
6、哦,倒是人品負(fù)分、不折手段的有珠,如愿釣到了外國的高富帥,成了闊太。
日子過得千瘡百孔,可如家森所說,他們也并沒有想按下重啟人生的按鍵。
是啊,別人再怎么牛逼,每個人亦有擁抱自己平凡的權(quán)利,以及適合的容身之地。 誰都有甜甜圈洞一般的不完美,可人就是因為缺點聚在一起,彼此再包容缺點而走下去的吶。
炸雞旁邊的歐芹,也是細(xì)微風(fēng)景。
有志向的3流真的就是4流嗎?我不知道,如果是,我覺得作為4流的我也挺好。
形形色色,皆是生活。即便被日復(fù)一日打磨成喪家之犬,沒了好勝的面容,好奇地探頭看著前方也有恰到好處的期待。
別灰心啦,人生不就是這樣么,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rèn)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它。」
——羅曼·羅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