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古今最強的棋手吳清源,居然也會被讓二子的時候。

那就是名人。面對名人,他只有十幾歲。

我好奇的打開那盤棋譜。當時有沒有下雪我不知道,我卻感覺到雪花在棋盤上無聲的綻放,蔓延開來。

名人秀哉執白。

日本古典下法帶有一種陰翳之美。“秀策的小尖”小巧細致,二三路徘徊的白棋,以一種低垂柔美的姿態,像梅花點點落在白雪中,無聲而哀傷。

心神搖曳之際,很快,漫天的霜雪覆蓋了棋局,席卷了所有呼吸的靈魂。

多年后,這位名喚吳清源的少年,羽翼已豐,他已經打敗世上所有的對手,又來到了名人面前。此時他處于一生中最飛揚的年華,第三步就走在了天元,這是一步顛覆性的棋。從來沒有人敢這樣下,尤其是面對至高位的名人。

這是秀哉名人一生中下的最后3局棋之一。因為他是名人,名人不能輸。為了保持神秘感,他在暮年已經很少出場。他的實力也已經被神化,被認為是無法擊敗的。

名人的最后一盤是對木谷實的金盆洗手之戰。當時的觀戰記者是川端康成。這位大作家詳細的記錄了武林盟主的告別,在他的紀實小說《名人》中。

名人正襟危坐,從棋盤的側方看過去,矮小的他變成了一個巨人。棋室的空氣讓人窒息。

這兩盤棋用了超過9個月的時間。有時候一天就下2步棋,然后隔上很多天繼續。期間,秀哉名人生病住院,他的對手不止是兩位天才。

名人的最后一盤棋敗北了,神話也由此打破。幾年后名人迅速衰老,變成了一個老人,然后就溘然仙游了。

川端康成感慨于一個時代的沒落,日本棋界由四大家族“本因坊”“安井”等壟斷統治,變成了各種新聞棋戰盛行,一切都是商業導向,圍棋傳統禮節逐漸失去,年輕人目無尊長,不守常規。

一百年后,在圍棋TV網節目里,王元采訪世界冠軍常昊,談及當今的年輕棋手計算力強,敢于打破幾十年不變的傳統招法,見佛殺佛,他們不再像老一輩棋手那樣,對圍棋境界有著敬畏,把圍棋當作藝術去追求。

在久遠的年代,大師說,“不會有二十多歲的名人”,如今,則是青出于藍勝于藍,90后,95后,甚至00后已經在躍躍欲試,一個比一個更兇猛的搶班奪權。十幾歲的少年,皆可執牛耳,棋圣名人,寧有種乎?

在琴棋書畫四項國藝之中,圍棋是唯一一項需要兩個人完成的競技,技巧和智慧透過棋子流淌而出,它既是藝術,也是競技比賽。只要是競技比賽,對于弈者來說就有體力的要求。

從技術和體力的角度來說,老年人哪怕境界再高,敵不過年輕人也是正常的。一代棋圣聶衛平,秀哉名人,到了老年,因成績而被詬病,那是因為棋迷未免把圍棋當成跑步了吧。

川端康成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他的生平很不快樂。漫天憂傷的雪國,舞女迤邐的溫泉,盛裝的江戶,是他的心靈故鄉。他不適應時代劇烈的變遷,固執的搬到另一個地方去了。

棋譜上落下的雪花,像燒紅的烙印,鐫刻在棋盤上,凝固成永恒的樂章。

雪在逝,花在開,明年依舊笑春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