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主演的《深夜食堂》一開播就引起了鋪天蓋地的謾罵聲,豆瓣評分2.3,不忍直視。
還有生硬無聊的“泡面三姐妹”。日版的“茶泡飯三姐妹”感情深厚,后因生活瑣事和價值觀不同而產生分歧導致絕交。但后來她們回到原點,重新審視生活本身,她們嘗試理解對方,反思自己,最后三人相聚深夜食堂,重歸于好。
我在看每一集日版《深夜食堂》的時候,都會被這群生活在東京,生活千姿百態,人生各有不同的人所打動。他們像是夜間游走的靈魂,深夜食堂是他們暫歇的地方,美食只是慰藉靈魂的載體。
中國版的都只是在看各種各樣的明星,以及老壇酸菜面這樣強硬無趣的廣告。沒有將心思放在美食上、故事上。這樣本末倒置的東西,多少有些強奸觀眾的眼睛。
中國近年來,影視和綜藝都出現一種病態的展示套路。為了錢,最近火爆了的《歡樂頌2》植入的廣告數不勝數,甚至直接就拿臺詞做噱頭打廣告,動不動就冒出廣告,極為影響觀看。歡1的時候安迪衣服來回就幾套,大氣端莊,到歡2的時候,安迪每一集都換好幾套衣服,也不知道收了多少廣告費。有不少網友說,光看她們用的什么化妝品包包,穿的什么衣服,完全沒辦法集中精力去看劇情。
日版的男主成熟穩重,抽煙的姿勢和簡短有力的臺詞,以及臉上的傷疤,讓人一看就是個有故事的人。對于我這個大叔控的人來說,簡直馬上俘獲了我的少女心。但國版的黃磊,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也許是因為他本不該屬于那個逼仄的居酒屋,或者說居酒屋不屬于他。
再回到食物本身。很多網友評論說中國的深夜食堂應該是烤串、啤酒、大排檔、小龍蝦。而不是脫離中國味道的居酒屋,做著不符合常理的老壇酸菜面。試問,一個賣泡面而不是自己做的面,你去吃什么?難道是《喜歡你》中金城武那種挑剔的舌頭,泡面時間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味道天壤之別?深夜去居酒屋吃個泡面,難道是因為黃磊進了一小罐老壇酸菜?
日版《深夜食堂》的每道菜,都帶著濃濃的日本文化氣息。就拿泡飯來說,泡飯是日本的簡單料理,不管有錢沒錢的人都吃得起。日本人勞作后回家,吃碗泡飯,慰藉勞作的辛苦,比起干硬的米飯,泡飯也更容易下咽和消化。
但泡面對于中國呢?我能想到的是火車站等車的人蹲在人擠人的墻面吃著一碗冒著熱氣的泡面;想到工地里為了省錢的農民工坐在廢墟里吃著泡面,連湯一塊喝掉;想到深夜網吧里網癮少年啃著泡面,吃兩口就立馬投入游戲的戰斗中……
我無法理解在居酒屋里吃泡面,還能吃出友誼來。我相信泡面是能吃出感情的,但生硬的搬到居酒屋,也許就很嘲諷觀眾的智商了。
泡面需要一個環境,但不是居酒屋。
記得前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帶著瓜瓜徒搭青藏線。在格爾木決定穿過德令哈去敦煌。那條線路也是我第一次走,完全沒想到一條大公路,居然半個小時都沒一輛車經過。眼看著就要天黑了,那邊天黑很遲,快要天黑的時候已經晚上十點了,但還是沒有車經過。心想就要在這大戈壁喂狼了。
干糧和水都不剩多少。好不容易等來一輛拉馬的車,載著我們穿過黑夜,直到到達一個小縣城。已是半夜的小縣城,沒有宵夜,也沒有24小時便利店。我拿出包里最后一包泡面,跟瓜瓜說:“你吃吧,我不餓。”然后眼巴巴的看著她啃著泡面,自己口水咽了又咽。看著她吃,心里就高興,想著是自己帶來的,不能虧待了她。明明遏制不住自己嘴巴的瓜瓜,還是留了一點給我,我就躺在床上側著腦袋看她,心里暗笑她小饞貓似的可愛。
我們心照不宣的對對方好,讓著最后一包泡面,但我們絕不會為了吃泡面而去吃泡面。除了小時候覺得泡面好吃,長大后還真找不到一個去店里點一碗泡面的理由。
每個人的人生千奇百怪,也許還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我們是普通大眾,很難在居酒屋吃泡面還宣揚友誼來找到共鳴。
照搬硬湊的東西只有軀殼,沒有靈魂。我們想要看到的,是屬于中國人的美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