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三天的時間斷斷續續讀完了安妮寶貝的《蓮花》。
安妮寶貝(慶山),1974年7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當代作家。1998年起,開始在網絡上寫作和發表作品,以《告別薇安》、《七月與安生》等小說獲得關注。2014年6月,宣布筆名由“安妮寶貝”改為“慶山”,隨后出版散文集《得未曾有》。
安妮寶貝改名慶山之后,她的作品轉入對自然的回歸。小說《蓮花》講述了作家慶昭和風一樣追求自由生活的女子內河留在邊遠小城的故事。她們返璞歸真,告別城市生活,在鄉村里穿著樸素的繡花衣裳,編著麻花辮,穿著繡花鞋,素面朝天,過著與世無爭、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們的人生有一些缺憾,落寞而又叛逆,不愿隨波逐流。
把慶昭和內河聯系在一起的人是善生。
善生是慶昭的驢友,是內河的中學同學。
善生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性格內向,英俊高冷,學習成績優異。他清華大學畢業后進入企業工作,被公司總裁的女兒荷年青睞,和荷年結婚生子,到達事業的金子塔頂。由于善生的清冷疏離,使得荷年心灰意冷。荷年和善生離婚了,帶著兩個孩子定居美國。善生辭了職,變賣了公司股份,回到家鄉,休息了一段時間后,開了一個小店。
善生和內河是發小。上中學的時候,內河總是粘著善生。為了兌現對內河的承諾,善生帶著慶昭冒著生命危險,歷盡艱辛,九死一生,到達了內河支教的地方。
這本書是雙線索敘述手法,每一章上半部分寫善生和慶昭去墨脫的過程,下半部分寫善生和內河的經歷。雙線索敘述容易中斷敘述的連貫性,讀起來容易犯暈,抓不住文脈。當我看到第90頁左右,看到善生和慶昭旅途的艱辛、內河的慘烈的經歷的時候才抓住文脈,閱讀的速度逐漸加快。
安妮寶貝的這部小說講述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生活方式。
善生家境貧寒,循規蹈矩,是天之驕子,走的是鯉魚躍龍門的成功路線。之后順風順水,有了好工作,娶了白富美,有了一對可愛的兒子,家庭事業雙豐收。然而,他無法傾盡全力愛他的妻子,無法融入奢華的生活,不想再為了爭名奪利虛度光陰。他脫下了華麗的外衣,回到了家鄉。
內河寄居在舅舅家里,母親去了國外,父親杳無音信。她和安妮寶貝的另一部小說《七月和安生》中的七月很相似,性格叛逆,敢愛敢恨,四處流浪,自力更生。內河談了幾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也閃婚過,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她是美麗的煙火,太美麗,太絢爛,太熱烈,讓那些愛她的人相形見絀。她曾經和一個比她大15歲的美術老師私奔過,被拋棄過,被人辱罵毆打過,瘋過病過,愛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死去活來。她去過很多國家,有過好多謀生方式,當過攝影師、專欄作者、設計花布圖案等等。她到西藏拍攝作品的時候決定留下來支教。她出走半生,歸來仍是那個善良純真的女孩。她在雨天送幾個孩子回家,在路上遇到泥石流,被沖到山下的江里,失蹤了。
慶昭應該是以安妮寶貝為原型創作出來的一個作家。她生了病,帶著一身的病痛到達西藏,做了手術,痊愈后和善生一起去墨脫。之后在云南大理定居。
不管是善生、內河,還是慶昭最終的歸宿是返璞歸真,過一種與世無爭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善生和慶昭舍去一身的功名和俗世束縛,留在風景如畫的小鎮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簡單的生活。內河去了最偏僻的地方,去傳播知識和愛心。
人生的路有千萬條。適合自己的路卻很少。
不管是哪一種生活方式,只要我們能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