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的“食屎啦你”已經成為經典“表情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個表情的來歷。當一些人用這個表情在社交網絡上享受“攻城掠地”的快感,我想做的是重溫一下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經典作品《旺角卡門》。
王家衛永遠是文藝青年的最愛,《旺角卡門》就是他的開山之作。
旺角,是香港市井生活的代名詞,擁擠不堪的鴿子窩和夜夜笙歌的霓虹燈構成了香港獨特的都會景象。卡門,是一部熱情而狂野,寫實又浪漫的歌劇,是一部有關情愛與反抗的作品。
《旺角卡門》的片名就是一個隱喻,它的野心并不限于講述一個故事,王家衛通過作品表達情感的意圖是明顯的。
彼時,張學友、張曼玉和劉德華還只是剛剛出道的小演員,劉德華和張曼玉在此之前還被批評為“花瓶”,他們在《旺角卡門》中的表演奠定了他們的江湖地位。
劉德華飾演的阿華,用孔二狗的話說,可謂是一個古典流氓,他在黑道打拼多年講究江湖義氣,可惜阿華并不足以成為真的老大,他在江湖中也只是個獨行的配角。
張學友扮演烏蠅,人如其名,是十足的無頭蒼蠅,與古典流氓的沉穩相比,面對名利他常常無法把持自己的野心,但他多少仍然仰慕于阿華。
阿華和烏蠅是社會的邊緣人,也許也是黑道的邊緣人,他們出身卑微,身乏長技,做黑幫也只是別人的棋子。
阿華和烏蠅又不乏閃光之處,他們對“正義”有著自己的理解,追名逐利但仍然有底線思維。
時代一去不回,阿華和烏蠅雖然年紀相差不多,但烏蠅已然是新一代流氓,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在國際風云變換中也發生著悄然的變化,這樣的變化是宏觀的更體現在每個香港人身上。
影片開場,張曼玉飾演的阿娥從大嶼山到旺角看病,借宿于表哥阿華家。阿華在外面有姘頭,但仍長期獨居。
清純的阿娥讓阿華有些動心,但阿華畢竟要裝酷。他對其他女人都很冷淡,對自己的表妹也要一如既往的不屑一顧。
阿娥則對表哥充滿了好奇,大嶼山鄉下的生活讓她格外憧憬外面的世界,表哥電話里的香港與鄉下的閑適不一樣,被小弟Call來Call去要擺平事端的表哥也讓阿娥暗生情愫。
烏蠅的辦事能力讓阿華十分擔憂,阿華讓他去收債,他費了許多口舌與根本沒有誠意的肥九扯皮,肥九早就知道烏蠅不過在虛張聲勢。
阿華對這種江湖人情更有把握,用拳頭解決了問題——黑社會不動拳頭,還叫黑社會嗎?
這是阿華這一代人的價值觀,然而,九十年代以后,動拳頭的還叫黑社會嗎?
開場的一幕戲,似乎就暗示了阿華的人生悲劇。
打打殺殺的生活,是男兒向往的嗎?
阿華也已經疲憊,在被姘頭玩弄之后,他在家中大發雷霆。他似乎忘記家中還有旁人,阿娥對表哥在外行事的安危開始憂慮。
阿娥雖然是個鄉下女孩,但對人情的把握卻異常精確,出于關心也出于試探表格對自己的心意,她詢問表哥:“是不是失戀了?”
阿華的自尊心被阿娥劃傷,威脅阿娥不準再提“失戀”二字。
可第二天清晨,阿華也意識到自己對阿娥產生了感情——自己在外面堅硬的偽裝自己,卻能夠在阿娥面前袒露心跡,阿華已經想要安穩的生活,阿娥是他的救命稻草。
阿華和阿娥都理解了對方的心意,兩人過上了心照不宣的情人生活。
就在兩人準備去看戲出門前,烏蠅和烏蠅的弟弟阿西惹事被人打傷,滿身血漬跑到阿華家門口。
阿華出門為兄弟報仇,阿娥留守家中,每聽到警笛聲都緊繃神經深怕表哥出事。
不久,阿娥藏起家中的一個杯子,給表哥留下一封信返回家中。信里,阿娥暗示表哥,她很擔心打打殺殺的生活會毀掉表哥,若是表哥想要安穩的日子,可以隨時找她。
如果一切事情都能如人們的愿望,那便不會有這么多悲劇。
樹欲靜而風不止,烏蠅為了給弟弟辦婚禮,向Tony借款8000元。烏蠅從阿華身上看到了“大哥”的意涵,他也想當阿西的大哥。
但新一代的香港流氓烏蠅卻沒有阿華的沉穩,沒有錢搞排場,他居然想到在天臺辦酒的餿點子,為此他在婚宴上大罵弟弟的岳父。
阿華覺得自己無能沒有照顧好烏蠅,原本已經想脫身江湖,又因兄弟義氣想要幫烏蠅起家之后再隱退。
阿華湊錢幫烏蠅還了Tony的高利貸,但Tony得寸進尺要求更高利息。雙方發生沖突,更有經驗的阿華占據了上風。
社團坐館的阿公為了拉攏雙方,不傷和氣,調解了事端。但阿華與Tony結下了梁子,也不得不欠下了阿公人情。
阿華讓烏蠅謀一份生活,便讓他上街賣魚蛋。黑幫生意被管制,混混們便需要其他的生存法則。烏蠅卻與老一輩流氓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他們要的不是生存,而是面子。
賣著魚蛋的烏蠅還幻想著以后做軍火生意,但他根本無心做生意。“城管”來了,其他攤販落荒而逃,他卻在老大面前裝酷,“城管”沒收了魚蛋攤,阿華痛心不已,烏蠅卻對阿華的窩囊不滿,兄弟二人因此產生嫌隙。
舊情人從良,兄弟鬩于墻,點唱機里林憶蓮的《激情》唱出Take Me Breathe Away,阿華在雨中想到了阿娥。他去大嶼山找阿娥,卻發現阿娥去了九龍。阿華在碼頭等待阿娥,卻發現她跟醫生談起了戀愛,兩人相對,眼神里滿是尷尬和曖昧。
阿華轉頭離開。阿娥期待的是安穩的生活,他已經明白。他決定給阿娥這樣的生活:“我找到那只杯了。”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在這一段展示得淋漓盡致,以至于文字去概述劇情顯得十分蒼白。
阿娥心里對愛情的想象依然是那個表哥,她亦決定挽回表哥。阿華在輪渡牽起表妹的手,他們在電話亭里熱吻。
阿華對阿娥說:“如果我不是掛著你,我不會進來找你。”
可是阿華心里也掛念著烏蠅。阿華的可貴在于對感情的絕對忠誠,這也是他的可悲之處。
對一個人、一塊土地的深愛常常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他人,若是憧憬安定的港灣,便不免失卻了自由和斗志,但若是愛自由,又常常會在現實面前一次次跌倒。
烏蠅又一次惹事,阿華決定無論如何要幫忙。因為烏蠅聽從了阿華的話,繼續賣魚蛋,這讓阿華感到欣慰。
烏蠅被Tony看不起,皆是因為聽了老大的話。若老大為了自己過上小日子拋棄烏蠅,那么烏蠅會怎么看待江湖的規矩呢?
做人要有底線,不破壞底線是阿華的準則。即使他已經準備與阿娥廝守終身。
這次復仇并不順利,心中有了牽掛的阿華面對腥風血雨有了惻隱,一著不慎被Tony打了埋伏。Tony在烏蠅面前羞辱了阿華,又在阿華面前羞辱烏蠅。
現實再一次告訴阿華,時代變了,江湖愈發險惡,一切規矩都可以被打亂,因為已經沒有了規矩。
被打傷的阿華回到了阿娥身邊,烏蠅決定自己證明自己。烏蠅的悲劇在于,他是新世代,卻沒有新世代的心狠手辣,他對阿華的“江湖精神”有著執念,但又放不下功名。
烏蠅答應阿公去警察局刺殺“變節”的污點證人阿基,他一方面想要在Tony面前重新抬起頭,成為“蠅哥”,一方面又抱著做大哥的幻想,把錢交給在婚禮上被他搞的面子全無的弟弟阿西。
阿西知道烏蠅不可能拿到這么多錢,他擔心烏蠅會做什么蠢事,便致電阿華,讓他勸阻烏蠅。阿華再次離開阿娥,這次再也沒有回來。
公車站一別竟成永別,張曼玉的眼神讓人揪心。
然而,阿華再也勸不動失去心智的烏蠅,他說:“我烏蠅寧愿做一日英雄,都不想做一世烏蠅!”
做英雄真的那么重要嗎?做一只烏蠅真的那么低微嗎?此大哉問也。
香港小民烏蠅的英雄情結,究竟是成就了香港,還是害了香港呢?或者說這個問題根本是偽命題,為什么大家要去在英雄和烏蠅之間選擇自己的角色,而不能和阿娥過安穩的日子呢?
阿華和烏蠅不知道自己的命運被誰扼住了喉嚨,反正他們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如果只有英雄和烏蠅的選擇,無論如何選擇,都注定悲劇。
最后一幕,在警局門口,烏蠅被警察打死,阿華為了兄弟情義替烏蠅殺死了阿基,自己也被警察擊斃。
1988年,香港電影業跟著香港的經濟一起走進了黃金時代,導演王家衛用一曲盛世悲歌為黃金時代做了自己的序言,這是一件吊詭的事情。
我去探訪過影片中重要的場景地梅窩碼頭。
1997年,香港青嶼干線開通,地鐵東涌線通車,梅窩碼頭頓時失落,大嶼山也不再是“鄉下”的想象,在島上,相繼建成了新的國際機場和迪士尼樂園。
滄海桑田之后的梅窩碼頭如今成為了往昔生活的見證,偶有些游人會來乘坐小輪。我在梅窩碼頭聽林憶蓮的《激情》,當林憶蓮唱起“Take Me Breathe Away”的時候,似乎又一次感受到了王家衛透過《旺角卡門》傳遞的窒息感。
選擇做英雄,還是烏蠅?也許我想選和張曼玉廝守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