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七樂文具店
七樂文具店,在我女兒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七樂這兩字,你會不會聯想到店主是女士?可是,店主是一位男士,他長得像一位演員,就是在《恰同學少年里》,演學生時代毛主席的那位演員,濃眉大眼,身高體正。
他的文具店,在開業的前一天,我就帶著我的女兒蘭蘭進去過。因為那時還在籌備階段,貨品并不齊全,因此我們需要的馬克筆,還沒有上架。他歉意地對我們說:“今天還沒有開業,店里大部分東西還沒有上架,你們明天過來買馬克筆。”于是,他在我們離開時,順手給了我們一把氣球,說店里明天開業會有活動,歡迎我們明天過去。
由于,我們急著用馬克筆,因此我們又去另外一家店購買。第二天他的店果真開業了,我們本來想進店看看,無奈門口擠滿了學生,都在等著派發開業禮物,店主被學生們圍在中間,笑意盎然的派發禮物。因此,我們從烏泱泱的人群旁走過,慶幸昨天沒有等到新店開業才買馬克筆。
七樂文具店出門的右手邊20米不到的地方,是一所九年制公立學校,出門往右再向前走200米左右是另一所九年制公立學校,兩所學校的其中一扇校門分別都朝向七樂文具店,因此一到上學放學的高峰時刻,放眼望向這條路黑壓壓的一片腦袋,大有水泄不通的情勢。我們往往上下學都想快速穿過這路段,然而,現實總讓我們在這條路上找空隙落腳,小心翼翼地避開人群,想避開這一路的喧嘩和嘈雜。因此,這種時段,我們通常是不進商店的。
偶爾,當我家蘭蘭缺學具或者想要買貼紙時,我們會去七樂文具店。通常是在晚上或者假期。那個時候店里人員稀少。蘭蘭在這家店,買過三角板、日記本、田字本、可擦筆、紅領巾……可她在這家店買的最多的是貼紙。他家的貼紙樣式繁多,蘭蘭通常選著選著,就變得糾結。她覺得索菲亞系列的,冰雪奇緣系列的,海底小縱隊系列的……都不錯,問題是不能都買,因此她一選老半天,我有時都忍不住催她快點選好。
七樂文具店的老板,卻笑瞇瞇地說:“不急,慢慢看。”一副隨你挑,你樂意就好的樣子。他大概是真有耐心的人,無論你是買一塊橡皮,還是一只鉛筆,甚至是一根棒棒糖,你都可以隨便挑,他不關注你挑選的行為,你隨意自在就好。但如果你想要什么,卻找不到那樣東西,你一問,他會迅速取出物件給你。這大概是七樂文具店其中的一種吸引力吧。
七樂文具店的生意,看起來不錯。我們從那經過時,總會看到許許多多的學生在她的店里挑選東西,透過透明的門簾看著里面錯落有致的陳設,學生們正和他嘰嘰喳喳地說東道西,他笑著回應,一一附和,這樣的情景總能讓人心生溫暖。
有些日子,我們經常去到他家文具店。不是因為要買東西,而是因為他的店里,養了幾只小倉鼠,吸引了我家三歲以下的童童。小倉鼠們住在自己的小木屋里,它們身子小小的,白白的,很是靈活;它們的眼睛小小的,黑黑的,亮亮的,透著機靈;總體很可愛的畫風。童童常常蹲在小倉鼠的木屋旁,眼睛隨著小倉鼠們靈活地轉動。雖然小倉鼠門,不過是在它們的兩層小木屋里上上下下,在童童的眼里和翻山越嶺、穿越山水是同等有趣。他看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久久不愿離去。我有時候催促他,他便會對我說:“媽媽,再看兩分鐘。”可兩分鐘又兩分鐘過去了……老板也不惱,即使我們像來時一樣兩手空空。
見到的次數多了,即使我同七樂文具店的老板不熟悉,但也算是認識了。他還算幫過我一次忙。某天周一的早上,我正走在七樂文具店的門口,蘭蘭班主任老師給我電話,告訴我蘭蘭出門時穿錯了鞋子。她穿了小白鞋。
學校每周一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蘭蘭和同學都需要穿禮服配黑色小皮鞋,舉行升旗儀式。恰巧那一天,不僅有升旗儀式,還有入隊儀式。蘭蘭作為先入隊的少先隊員,需要給新入隊的準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這就意味著蘭蘭需要走到高高的舞臺上去參與儀式,那么她的著裝一定要規范。班主任老師希望我給蘭蘭送皮鞋過去。
回家拿再送皮鞋是來不及了。我能想到最快的辦法是就近買皮鞋,再送到學校。可是,離升旗總共也就剩12分鐘,也就是我必須在12分鐘的時間里,完成買鞋、送鞋到學校。我快速地想開了,帶著童童在時間上肯定是來不及了,他走不了那么快,我如果抱著他一起走,我也走不快。而七樂文具店里沒有黑色的小皮鞋賣。
我突然想起小倉鼠們,做了一個決定。我將童童放在七樂文具店,讓他在那里看小倉鼠,再請店老板幫我照看一會兒童童。安排好這些,我撒腿就朝另一家店跑去,迅速地買完小皮鞋,馬不停蹄地朝學校奔去。好在,趕上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人一松懈,便發現汗水濕透了衣裳。接著去接童童,走進店內,我看到他還和之前一樣,興趣盎然地打量著小倉鼠們,甚至都沒發現我已經來到了店內。我真心地向店主道謝。他笑得很開地對我說:“舉手之勞。”這一刻雖然短暫,但對我來說卻幫了大忙。
這次的小插曲,讓我對七樂文具店,更有好感。如果不是特殊情況,蘭蘭的文具等,我們會優先選擇七樂文具店選購。于是,我們在他家店里,買的冰激凌越來越多,買的本子越來越多,也會買馬克筆,日記本,小玩具等。
那天,就在我們走進他家店,準備買英語本時,他問我家蘭蘭吃不吃烤腸。原來那天,他新買了一臺烤腸機,順便買了一袋烤腸試著做烤腸賣。他已烤好了好些烤腸,旁邊站著幾個學生正在吃烤腸。他對蘭蘭說:“烤腸免費,來吃吧。”蘭蘭一向喜歡吃烤腸,聽到他的邀請,就更想吃了。她接過她遞的烤腸便吃了起來。
而我按照市場價,用微信付款。他聽到付款聲,在此對我說:“不需要付款,免費吃。”但我覺得烤腸有價,心意無價。便對他說:“這個不是烤腸錢,一個吉兆,祝你烤腸生意興隆。”
他又笑開了,說再嘗嘗。我們搖搖手,走出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