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店的記憶
2022—10—11
? ? ? 著名詩人博爾赫斯說過,“如果有天堂,那里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我說,如果一座城市有思想的金庫,那一定是在書店書架的格子里。書香,散發(fā)著一個城市高雅的氣質。書店,與一個城市的文化品質相連,積淀成了一座城市的底蘊,那些在城市各處日夜亮起的書燈,成為延續(xù)傳統(tǒng)的一種精神堅守,任數(shù)字媒介如何發(fā)達,終究代替不了那紙張翻開時帶來的踏實。
? ? ? ? 對于愛書之人來說,執(zhí)書閱讀是幸福的事情,如果能在棲居之地遇見一家美麗的書店,那便升華靈魂之地。故,我習慣每到一個城市時都要買至少一本書作為紀念。時下,由于疫情,我的游走半徑被限制在大約1000米左右的校園里。近期,書店常出現(xiàn)在夢里,今天有空再回顧一下昔日去過的書店,也大都是些記憶的殘云碎片而已。
? ? ? 如今長安城里的書店都很大氣,全國有特色的書店估計得重新走一趟了。我是希望我的親人若去一個地方旅游時不要忘了去博物館、寺院、大學和書店,這些地方存放了這個地方的精神沉淀,如此去去才有可能厚植你的文化底蘊。
? ? ? 有時候想起自己曾經(jīng)買過某本書,但翻箱倒柜后卻找不到,就只能怪那幾次搬家或者曾經(jīng)借過書的人不自覺罷了,有些書的購買過程帶著對一個城市的記憶。如今,有些記憶消失了。
? ? ? ? 夜里抬頭的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同樣的天書。你若身處秦嶺,山書會使得你似文盲。
? ? ? 三亞的海呈書店在大東海景區(qū)一座樓的三層,入口處左側刻有豎排版的孔子的《論語》,很有文化的味道,我當時買的其中一本是關于蘇軾與海南島的故事。
? ? 廣州的扶光書店是我從珠江賓館走過去的,書店買書左側刻的是魯迅先生的名言,在這個書店,我只買了一本書,就是《嶺南文化習俗》。因為我是從珠江賓館走到火車站的,帶的東西也多,所以就沒有敢再買。
? ? 廈門的書店我去過的有外圖廈門書城、廈大克立樓附近的廈大書店,買的是法律書。在福州的三坊七巷書屋,我買了《三坊七巷》一書。
? ? 上海福州路的外文大廈和上海書城是我經(jīng)常光顧的,如果我去那里的話。上海愛讀書的人還多,我們去時,已經(jīng)有不少上海市民在書店外的臺階上坐著等待開門,其他城市的書店開門前,我?guī)缀鯖]有看到有這么多等待的人。
實際上,黃浦江、長江和東海都是可閱讀的書。
? ? 岳麓書院如今是湖大一部分,書店就在書院大門口,我買了一本書并一把傘。
? ? 武漢的書店是武漢大學的幾家書店,買完文學書后可以上珞珈山遠眺東湖。
? ? 蘇州開發(fā)區(qū)的誠品書店的廣告語很有品位,墻上有一行字—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這就是說,家人、孩子和食材都是書!
? ? 到了杭州住浙大的話就不用去書店,去一次西泠印社就足夠了,它就在西湖景區(qū)孤山南側,里有中國印學博物館,那刻有西泠印社的山門就有青苔的滄桑感,加上這里的亭臺樓閣皆因山勢高低而錯落有致,一層疊一層,井然有序,是一本江南園林之佳書。西湖景區(qū)還有一家浙博書店,我買的書是《龍井茶考證》,一本舊書,才5元。你在杭州城里看到的書屋遠多于書店,屋似乎與人更親切,這是特色。
? ? ? ? 北京海淀的風入松書店,我每次去京城開會時都要去這里,好書多時會多待一天甚至兩天的。這里幾乎可以買到你想買的所有圖書,但我只買或詩詞古語或中國哲學類的書。偶有買了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龍蟲并雕齋瑣語》等6本書。另外,北大書店和清華的書店圖書也不錯,就是價格不打折,太貴了!在這些地方,你可以盡情的翻閱,只是要站著罷了。
? ? 沈陽最大的書店里照例有古舊書籍和人文歷史方面的書,只是因為要趕火車,我只買了一本德國人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哲學思想》。書里說的人的陰暗面我都有,坐在去長春的火車上看書時就感覺慢車一點也不慢的。刑警學院的李永濤博士還贈了我一套刑偵專業(yè)叢書,我心存感激的!
? ? 成都市有家西南書城規(guī)模特別大,書架是米黃色的,我買了一本《都江堰的智慧》、一本《川菜制作精品大全》等三本書,打折了近25元。重慶有家書店里的書架猶如重慶火鍋是棗紅色的。
? ? ? 我買書最多的地方還是西安的書店,一人去的多,因為費時間嘛!也帶孩子去,或約書友去。譬如,《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冊、魯迅、錢鐘書和錢穆先生等人的書都是在此買的。早年在鐘樓新華書店、小寨的各個書店里買,然后還在解放路圖書批發(fā)城買過,后來就集中在萬邦書城和漢唐嘉匯書城購買。省內其他地方的新華書店等就是買書的店鋪,為何是店鋪?因為它們下班時間與商業(yè)店鋪相同,晚上一般都不營業(yè)。這多少都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
? ? ? 如今是一個媒體時代,女兒給我買了電子讀書設備,讀起來很方便。也許是守舊吧,總感覺沒有書香味道,也沒有了思想沉靜過濾讓靈感登場的機會了。剛寫完此文時,在省報當記者的學生給我信息說她今天參觀了淳化博物館,很震撼!其實,這也是另一種高雅的書店。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