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候亞洲
本來這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走上這條路,我也不知道它將會對我的生活起多大的影響,一路走來,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做一件事當然希望做好。
也許人生就像是大樹的年輪吧,我們不斷往前,但錯失的一些在今后又可能再遇到,彌補。我做志愿者是否就是緣于我小時候的一些情結呢。
? ? ? 小時候我想當老師,這個愿望一直存在于我的學生生涯中,但是最后我卻沒能實現。在初中,高中的時候這個愿望甚至很具體,就是支教,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讓我這樣一個人常常關心生活在惡劣環境里的人。也許就是看一些書,一些報道,讓我萌生了幫助別人的的想法,那時這就是一個非常空洞的愿望,我甚至都不知道具體怎么去做,就一直這么想著,但就這么想著都不成,爸爸跟我說:你甭想了,你得好好學習,將來上大學……總之就是說我必須得按照他們的設想走一條早已設計好的路。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希望的延續,所以大部分家長多少都會希望孩子能實現自己當初未能實現的夢想。我的記憶力不是很好,過去發生的很多小事都忘記了,支教這事我一直記得,記得爸爸斷了念頭,成為了一個口頭上的玩笑。
? ? ? ? ? 你生在一個大城市,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會有很多的途徑來幫助你達成,我當然也希望你能這么做,因為你是我的最愛,我也希望你能實現我當初未能實現的想法。
? ? ? ? ? 但正因為我小時候經歷了,所以我不希望你再經歷和我一樣不快的經歷,我希望你不是在我的安排下生活,而是在你自己的意愿里生活(只要這個意愿是不危害他人的),所以我這么寫只是告訴你一些淵源,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得到你的共鳴,如果你也正好想去做這么一件事,那么我們兩個人將得到雙份的快樂,你做的時候也會得到多一個人的建議和支持。
? ? ? ? 公益事業不同于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的做好事,何況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常有好心辦壞事的情況發生,所以我希望如果你有心去做也要有一個周全的計劃,在這里我只有兩點要說:一是心態,做公益事業我覺得不能一開始就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我加入公益最大的收獲就是他們的理念:陪伴的思想。人和人應該是一種同行者的關系,我們都是走在路上的人,也許你的路途平坦一點,他的坎坷一點,但即使這樣又有什么可炫耀或哀嘆的呢,也許出于思維的慣性我們難免會偶爾炫耀或哀嘆,但在做公益事業的時候我們應該特別注意以平等的思想去做事。二是意識大于物質,所謂受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我們如果給予的是物質上的幫助這種幫助于我們來說是簡單的,快捷的甚至是輕而易舉的,但是卻也同時是短暫的,陌生的,甚至是沒有溫度的。長久地關懷一個人,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這才是最難做到并且可能是更有意義的。我只將這兩點提出來說,因為我覺得其它的,如果你誠心想去做一定能安排考慮到,但這兩點我覺得特別重要卻容易被忽視。
即使你不想去支教,我也希望這兩點能給你以啟示,因為我們畢竟是生活在一個與人交往的社會中,有一個好的心態會讓你生活得更快樂與知足。
我以前很少講課,因為比較低調,怕講課講錯!最近在給員工培訓,我希望把我所學的東西都告訴我的聽課者,盡管他們其中有個別人不是很聰明,但是我同樣希望能用他們接受的方式接受我所講的內容,盡快成長。
講課的目的在于給更多人傳遞知識,快速成長。同時,也在不斷磨練自己。更重要的是,自私,會讓你心胸狹隘;分享,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快樂!
做公益的情懷一直都深耕在我的腦海里,也許是年少時父親的教誨,也許是社會的良知,也許是自我救贖,總之,做公益成了我一直以來未完成的夢想。
有一天,一個人背著包,來到貴州的一個貧窮的村寨里面,看到天真無邪的小朋友,我內心露出微笑。然后給他們講化學,數學,政治地理,講電子商務,講北京,講大城市,我內心那種喜悅,顯得同樣有幾分天真童心。 真的,很快樂!想留下來,但是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孩子需要教育,渴望知識,只能教會一種思想,剩下的路還要自己走。離行的時候他們看著我,一句話也沒有講。。。 很多本地的人讀完書就留在大城市了,這里根本留不住人才,因為太窮了。造成了教育不對等,好的地方越來越好,差的地方越來越差,沒辦法,這是事實。我能改變的,將是什么?我也不知道答案,也許是理想!
今天看了一句話,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縱有萬千愛意,我們終將面對真實的自己!
不將全部寄托在一個幻想的理想人物身上,而是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應該是每個人的必修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