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我,在街機房圍觀的時候曾有這么一幕,一群小屁孩圍在一起看大神玩拳皇98,破舊的銀幕上一名紅衣女子身著暴露,手持一把長扇跳來跳去,嘴里還不時的發出“咿呀!”等叫聲。年幼的我十分納悶,如此弱小的角色為何要拿來用呢,看這哥們眼睛死盯屏幕手里不停的搓上搓下,反復跳躍破綻百出,我心里暗罵一聲“SB”搖了搖頭獨自走開了。
不久之后,同學告訴我那女角色叫不知火舞,那哥們之所以酷愛跳躍,是為了讓她露大腿,以方便窺其下體......以至于許多年過后,我依舊對此事印象深刻。
十年前的街機廳里,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盯著屏幕前不安躁動的身體,青春期的荷爾蒙總是來得那么突然。
偉大的心理學導師佛洛依德告訴我,童年時代會對一個人的性格造成巨大影響。FC時代粗糙的8bit畫面并不能阻止我對游戲的熱愛,每當我玩《街頭霸王2》時,一定會選春麗,看看那雙豐滿的大腿,心里就會獲得巨大的滿足?;蛟S就是那雙腿,讓我以后在玩游戲的時候總會選擇女性角色,看著屏幕里曼妙的身材,我有時候也不禁問自己——為什么要玩女性角色呢?
美少女進化論
學過藝術史的朋友都知道,藝術的發展像一個三角函數曲線,從遠古時代的壁畫再到中世紀的古典主義,人類對美的認知是具體的。那個時候的裸女裸男一抓一大堆,大家從不壓抑對肉體美感的欲望。然而幾百年之后,人們可就不買賬了。
客官,您點的美少女——《亞威農的少女》
好在游戲里的美少女是越來越漂亮的,大家可以放心。在上期節目里《漫談游戲與電影》中我們提到,處理器性能的提高,讓虛擬世界無限趨向真實,早期的3D游戲建模確實難看,在技術不成熟的時代,我們見識過奇葩的三角形胸部和鞋拔子臉,幸運的是,這段痛苦的經歷十分短暫。
游戲的歷史本身就不長,從世界上第一款游戲1962年《SpaceWar》到2015年《古墓麗影 崛起》這短短53年,游戲界就經歷過無數次地震,幾乎每十年就有一次大變革。
這畫風也變化的也太快了吧!
游戲從抽象到具象只用了短短10多年,年少時朝思暮想的女神跟著電子游戲的腳步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不過,人是有貪欲的,玩游戲已經不能滿足某些人的需求了,他們想要的反而是一種寄托。
毫不遮掩的虛擬色情
當你非常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就會有占有欲,想得到它?!吨腑h王》里的咕嚕因為貪圖力量,被魔戒所詛咒成為了畸形人。我們從不掩飾對愛的追求,無比渴望著虛構人物成為現實。那么這一次,人類的魔戒來了,至尊無上VR頭盔帶著千百年來的夢想誕生了。
真實的女朋友哦——《夏日課堂》
從此以后,宅男們再也不用擔心被現實打敗,冷言嘲諷又能怎樣?戴上VR就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游戲里的美女不再只是一行代碼,此時此刻,你玩的不是游戲,而是女人。
幾年前,當你看見某位阿宅在玩《愛相隨》時,你可能呵呵一笑,不當回事。可是,如果你看見一群人帶著一個碩大的頭盔扭動著自己的下半身時,你就得警惕了——真實一定正確嗎?
虛擬技術最大的爭議在于沉迷,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烏托邦情節,善于隱藏自身的邪惡與無知。所以,我們就拼命的想構造一個完美的自己,和一個完美的世界,以至于整個世界容不下一點污染。而烏托邦恰好可以被虛擬技術所承載,在這個時刻,游戲與女人已經沒有區別了。
不一樣的存在
王家衛拍《墮落天使》的時候,表達的是無盡的寂寞,五位天使在自己的生活軌道上固執地前行著,人類生而孤獨。所以寂寞成為了很多藝術的通用題材,電子游戲更是為孤獨而生,女性角色在游戲里的地位開始變得重要起來。
除了硬派動作游戲,稍微含蓄內斂一點的游戲一般都會有關鍵性的女角色,她們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游戲劇情的深度。比起那些全程砍砍殺殺,彪血漿爆裝備的游戲,一個嬌柔可愛的美女是不是更有吸引力呢?
我不覺得女性角色只應該存在于戀愛游戲當中才會更完美,我更希望她們能承擔起更多的角色任務。以前的游戲由于機能限制,不能做出真實的畫面,所以大家都盡量在劇情上下功夫。大宇的《仙劍奇俠傳一》開山之作,就把這種感覺做到了極致,“從始至終是情懷,李逍遙趙靈兒和林月如之間的愛恨糾葛成就了如今的國產單機游戲。”
回想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美國末日》給我帶來了一個啟發——怎么去敘事。末世的幸存者,復雜的政治和亦敵亦友的環境一步步推向了結局,一個凡人的英雄故事。女主角艾麗的性格也隨著游戲的進程所改變,情感建立在游戲互動的基礎之上,通過劇情推動與女主角之間的互動,然后以女性視角代入情感。看到這樣優秀的作品,你還認為游戲里女性只是花瓶嗎?
30多家媒體的全滿分神作
騙你花錢
其實敲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的雙手都在顫抖。剛才說了那么多單機游戲其實是很良心的,可是,這凡是只要跟網游、手游沾了邊,那就要變味了.....
曾經有這么一位哥們,他玩什么游戲都要選女性職業,不然就渾身別扭。他給游戲里的“女兒”買的衣服,比自己穿的還貴。我就問他 :“你咋啥都玩女的?。俊?。這哥們回答的也很牛逼:“我喜歡女人?。〔煌媾耐嫔栋??!?/b>
在游戲里,他們把自己的角色統稱為“女兒”
聽見沒,游戲產商們當然樂意你玩女角色啊,她們的衣服貴啊!換個小裙子小褲子,這都是要銀子的,您還甭嫌貴。進了坑您就得心甘情愿的買,“女兒”都生了,自然就得讓她養眼啊。
無良的廠家甚至可以連續的出各種類似的服裝,反復壓榨玩家們的血汗錢。“女兒”們要是哪天看不順眼了,還可以去韓國“整容”(買一張捏臉券)。這顯然是,廠商們看到女性角色的巨大市場,玩家在選擇女角色的一瞬間就注定要為“女兒”打工了。不僅是網游,在手游中這些“氪金”元素也同樣存在,廠商們可以把各類女角色做成卡片,讓玩家收集養成。
如果說男性玩家玩女角色是自作自受的話,有的女性玩家,她也愿意花錢給女兒買衣服,而且下手比男同胞們還狠。《奇跡暖暖》就是典型的例子,愛美是女生的天性,氪金抽個衣服自然也不在話下咯。
單機游戲在使用“女色”后,就更加討巧了,一個性感火辣的妹子永遠比肌肉大叔有吸引力啊。具體參考《生與死5》,這貨完全就是一個賣肉的格斗游戲,服裝包DLC出個不停,就是為了讓你多看兩眼胸部。有的游戲甚至不要節操甘愿增加尺度,《獵天使魔女》最初的人設是一位類似于《戰神》的狂暴女性,但最終卻采用了性感的貝姐,至于為什么,大家都懂的。
結語
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為什么要玩女性角色呢?”
是愛?還是性?或許沒那么復雜,只是想體驗一下游戲樂趣。當初那哥們盯著不知火舞的大屁股看個半小時不就挺開心的嘛,何必譴責人家呢。尚且年幼的我已經提前感受到了青春期的美好,游戲與荷爾蒙發生了奇妙的反應,年輕時候曾經對游戲里的大姐姐做過一些奇怪的事情,也藏在這些“大男孩”的心里,陪伴著他們,度過美好的青春。
我從未愛上過別人,所有暗戀都是自我解讀。
那么,我為什么不能換一個方式解讀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