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曾經有一個問題:開心的秘訣是什么?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永遠不要對任何人期待太高。
深以為然。
我們總是以為,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應該同等對我們。
殊不知,人心不是可以對等交換的東西,沒人規定,收到好意就理應要回報。
一旦我們開始對別人抱有期待,就是失望的開始。
所以,想要活得輕松,千萬不要對任何人太高期待。
朋友圈里小米是個混圈子的人。
平日里,一有時間不是找這個朋友喝酒,就是找那個朋友交際。
美其名曰:朋友多了路好走。
路好不好走不知道,但我卻經常聽到小米的抱怨。
小米原來認識一個大廠里的主管,跟那個主管在幾次飯局里碰過面、吃過飯。于是,逢人便說主管與他交情不錯。
后來,小米因為工作失誤被公司開除了,他立馬聯系上那個主管,希望他幫忙給介紹一個工作。
但是,發出的信息卻石沉大海。
小米在朋友圈發牢騷:“虧我把XXX當朋友呢,需要幫忙的時候直接不理人。”
這個故事還有后續,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把那個朋友圈轉發給主管看到了。
主管看到的時候,直說:“這人是誰啊,我不認識啊。”
人際交往中,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覺,覺得跟別人的關系很好,覺得別人應該幫助自己。
殊不知,有一種人際災難,叫做高估跟別人的關系;有一種自作多情,你把別人當朋友,別人只是把你當路人;
你以為彼此感情深厚,別人卻視你可有可無。
正確看待與別人的關系,切忌交淺言深。
在交往中,講究感情平衡,保持距離,保持分寸,做好自己。
時間會告訴你,誰才是身邊真正值得的人。
前段時間,我小姨結婚了。
婚前甜甜蜜蜜的小姨,婚后天天跟小姨夫吵架,吵到最后小姨直接哭著跑回娘家。
姥姥就問她:“發生了什么大事,這么嚴重呢?”
小姨就說,他明明答應了春節假期一起去歐洲度假,但是最近小姨夫跑過來跟她說能不能把歐洲換成三亞。
聽到這個,小姨就不高興了。
說好了要去歐洲,怎么就打折去三亞了。
姥姥就問她:“為什么歐洲不去,換三亞呢。”
小姨說,小姨夫的公司今年效益不太好,年終獎很可能沒有了,所以就改到三亞的。
知道了來龍去脈,姥姥就開始勸小姨:“還以為多大事呢,你出去玩是風景重要,還是陪你一起去的人重要?”
沒等小姨回答,姥姥搶先說:“當然是陪你一起去的人重要了。況且他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還陪你去三亞,說明他心里是有你的。”
“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你又為何把自己想去歐洲的指望全都期望他一個人身上呢?他也會累的啊。”
“降低過高期望,才是婚姻幸福的秘籍。”
《人間失格》里有一句:
? ? ? ? ? ? ▏“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沒有極度的悲傷。”
對一個人期待越高,往往期待落空的時候,就會越失望。
愛人之間本應該是相互扶持,共同承擔的關系。
當把期待全部壓在一個人身上,會讓自己和他人都非常疲憊,這段感情遲早會被壓到粉碎。
當你不把期待放在別人身上,才發現生活到處是意外之喜。
小時候,我家的家庭環境就非常緊張。
因為我媽是個處女座,她希望一家人都按照她的期待生活,并且要求很高。
舉個例子,她要求我爸去考二級建造師證書,這樣家里就會多一份收入;
她要求我的學習成績不要低于年級前十名,否則就會取消我晚上去游泳的資格;
而我媽的脾氣很大,在沒有考得證書的那些年,我親眼看見爸爸“負荊請罪”,親身跪搓衣板,以平我媽恨鐵不成鋼之怒。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瘋狂地背單詞,生怕月考成績掉到10名以外,我媽懲罰的雞毛撣子就落到我身上。
在我媽的高壓“統治”下,我跟我爸結成了受難小同盟。
我爸“落難”的時候,我會給他留飯;
我成績下滑的時候,我爸幫我在我媽跟前吹耳旁風。
這樣的日子的終結,是在考二級建造師的第六年,我爸仍然還沒有考上,甚至成績還是史上最差。
我爸當時嚇得那叫一個瑟瑟發抖,沒想到我媽聽到成績之后,居然沒有發脾氣,而是帶著我跟我爸去飯店吃了一頓。
我爸更害怕了,以為這是我媽跟他吃的最后一頓飯。
等著回到家迎接我媽的暴風驟雨,沒想到回去還是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
后來我爸實在忍不住,就問我媽,我考這樣你不生氣?你這關子賣的什么藥。
我媽淡淡地說:沒什么,想開了,死心了。以后不會強迫你考試了,我花了6年終于看清,你根本不是這塊料。
我爸如釋重負,樂得哈哈大笑。
自從這件事之后,我發現家里的氣氛也發生了變化,我媽也不再強迫我什么了。
有一次,我好奇地問,我媽怎么想通了。
她神秘一笑,說,當我對你爸死心之后,突然發現他身上挺多優點的,心情開心了不少。
后來,我又把這種“死心”,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里風也輕柔,云也晴朗。
我頓時就想給“死心”這種心態鼓掌。
原來世上有一種開心,叫做死心。
廖一梅說過一句話:
“大多數人談論愛的時候,談論的都是自我需要。”
當我們不再把過高的期待放在別人身上,放棄改造別人的愿望,才發現世界原本就是風和日麗。
而生活中的很多煩惱,大多是期待落空造成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你不能要求別人按照你的期望生活,朋友如此,愛人如此,家人更如是。
《生命的不可思議》里有一句話:
要維系一段感情,期望越少越好,若是沒有任何期待,便能無條件地愛,但是我承認我年輕時對人性的期望恐怕是太高了。
永遠不要高估你在別人心中的位置,更不要對任何人、任何事期待太高。
一旦我們對別人有了過高的期待,就陷入了患得患失的泥潭。
別人達到你的期望,你就開心;別人未達到你的期望,你就失落。
開心的鑰匙,原本就在你自己手里。
聽過這樣一句話:
? ? ? ? ? ? ▏“一個成年人與人交往最好的態度就是,做好自己,然后親疏隨緣。”
別高估任何一段關系,別對任何人抱有過高期望,才是行走于世間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辦法。
愿我們在漫長歲月里,活成自己強大的依靠,想要的靠自己都能夠得到。
于人世間,活成清醒、獨立的樣子,不會辜負別人,亦不虧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