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6個世界讀書節,一大早朋友圈又刷屏了。
翻翻去年今日的朋友圈,關于閱讀節的文章還歷歷在目。
前年也是。
但凡一個東西被命名一個節日,或者因為重要,或者因為式微。閱讀這兩個原因都占著。
然而,就我所知,周圍的讀書氛圍還不是那么濃郁,周圍的讀書行動還不是那么急切。
追其因,無外乎沒有時間,沒有心緒。
果真是沒有時間嗎?翻翻手機用時,有多少時間是在娛樂八卦游戲等上呢?查查日程表,有多少時間是在閑逛瞎聊抱怨吃喝應酬上呢?
每天擠出十分鐘閱讀有沒有?每周擠出一個小時閱讀可以不可以?清晨或夜深人靜,讓手機早睡晚醒,拿出一本自己喜歡的或需要的書讀一頁,哪怕聽一頁呢,只要你堅持,你就會發現,原來閱讀時間根本不是大問題。
沒有心緒倒可能是真的。因為生活太瑣碎了,瑣碎得一地雞毛。有人說,街上沒有兵也沒有馬,內心卻感覺兵荒馬亂的。我有時候想,閱讀是不是治療這個病的好藥呢?它讓你沉靜,讓你看到生活的本相——繁復而簡單。
無法沉浸閱讀的更大的原因大概是閱讀意識不強、閱讀功利太強吧。
讀不讀生活能有多大變化呢?不讀不也是這樣過?讀了就一定什么都好了嗎?讀書是一種娛樂,但現在的娛樂方式多的是;讀書是一種教化,但現在的教化方式豐富多樣;讀書是一種心靈成長,但現在促進人思想發育的活動也很多;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實際上不太讀書的人得到顏如玉的機會更多;書中自有黃金屋,但經濟的發展似乎也沒有遵循這個規律;不讀書,也不一定沒知識沒文化沒修養沒發展沒成功……
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除非自己靜過心讀過書。
是的,只有靜過心讀過書才能切身感受閱讀的快樂和收獲。聽別人說的再多,不如自己體驗一次。體驗多了,你就會認為,讀書,還是生命的必修課。如果你再做進一步調查,你就會發現,讀書,也是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必修課。你羨慕的那些生活,你羨慕的那些人生,除了祖上陰功、運氣,哪一樣不是用功讀書得來的?前兩者我們無法控制,后者我們可以嘗試。
我認識一位朋友,初中畢業,談吐不凡,很有見識,個人和家庭都發展得很很好。我問他一個大山里貧困家庭出身的人,是怎樣修煉成功。他羞澀的一笑:我讀書啊,真的是讀書開闊了我的眼界,改變了我的命運。還有一位朋友,事業簡直像開掛,他是小學畢業,因為貧窮沒上學是他的心病,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閱讀。事業成功之后,閱讀更加勤勉,因為他知道閱讀的重要。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有很多。
遇到一本好書就是遇到一個知己,遇到一個導師,遇到一個更好的自己。它不僅消解了你目前的困頓,還會在你以后的路上時不時的來到你面前,溫暖你的心,照亮你的迷茫。因為讀書,你會看見自己,你會修煉自己,你可以成為更好的你。
中國全民閱讀代言人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電影《卡薩布蘭卡》有句臺詞“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終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閱讀,就是生命的自覺修煉。
為了促進我們讀書,時代真是用心良苦。
豐富的書籍,多樣的閱讀方式,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各種各樣的讀書團隊,政府的推動,專家的引領,優雅的環境,安定的局面……
我所居住的城市政府每年都有大型書展活動,招攬各地書商,舉行作家簽名售書,參加活動的市民,不僅可以半價買書,還可以領取政府資助的各種書券。每年都有讀書活動展示,評出“最佳閱讀人”“最佳領讀人”“最佳書店”。市內所有的書店都可以免費借閱,網上借閱還能免費送書上門……
唯一需要的,就是你的閱讀行動。
也許,你會說,讀什么呢?
你可以靜下來想一想,看看自己的心底需要什么。因為需要而閱讀并不卑微,孔子就非常肯定這種閱讀,而且認為這是閱讀進去的很重要的途徑。你可以閱讀與學業相關的書,促進學業的擴展和發展;你可以閱讀和事業(職業)相關書,讓你的工作更有效更杰出;你可以閱讀養生的書,讓自己和家庭身心健康;你可以閱讀教育方便的書,成長自己,成長孩子,幸福家庭;你可以閱讀烹飪方面的書,從此你和你的親友都有了口福和心福;你可以閱讀藝術方面的書,從此你就是一個有高級趣味的人……
為了自己的趣味、愛好、特長去讀,當然更好。不為什么,就是閱讀很愉悅所以閱讀,是閱讀的更高境界。
或者,就是定期去圖書館、書店轉轉,翻翻,感覺什么可讀就讀讀,也很好。時間長了,你就會有自己的選擇和品味。你會發現,這比逛吃逛買更讓人高興。
假如沒有規劃,你的閱讀也很難堅持。計劃計劃,墻上一掛。即使不能天天堅持,也一定會有所激勵。清晨或夜晚,讀兩頁;高興或不高興,讀兩頁;每一個紀念日,以讀書來紀念;每一個周末,和最親的人一起讀書;每月讀一本;每年讀幾本……
不寫這老么子了,走,我們讀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