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法祖生命的最后4個瞬間
? ? ? ? ? ? ? ? ? ? ? ? ? 轉裘法祖吧
去同濟醫院,經常會在院子里或醫療樓里,碰到裘法祖教授。他的身邊總是簇擁著年輕人,總是一路有說有笑地走來。總覺得,那遠遠的一瞥,很平常,永遠都不會消失,直到裘老2008年6月14日離世,才猛然意識到,這樣溫馨的場面再也不會重現。 是的,一些場景不會重現,卻永遠讓人刻骨銘記。
■時間:2007年10月1日 ■活動:最后一次義診 一上午看了16個病人 武漢晚報消息 2007年10月1日,已經93歲高齡的裘法祖參加同濟醫院在硚口區體育廣場舉行的擺攤義診。上午9時,他準時坐在一張桌子后面,面前已排了長長的隊伍。 他接診的第一個病人是胡秀鳳,她從鐘祥坐了一夜車趕來的,44歲的她患潰瘍性結腸炎,已輾轉求醫十余年。裘教授一頁頁仔細翻著她帶來的那摞磨得翻卷起來的病歷,然后告訴她:“你的這個病比較難治,但是如果你有要求,暫時可以不手術,先吃藥治療。”他用微顫的手為她開了處方。 烈日當頭,人聲嘈雜,外科主任陳孝平教授和易繼林教授為了照顧他,要求替他分擔一些病人,都被他拒絕了。 那天上午,老人看了16位病人,耐心親切地詢問每一位病人的情況,然后給出治療建議。
■時間:2008年5月12日 ■活動:最后一次博士生答辯 給10個博士做答辯總結 普通的博士生導師,到65歲就不再帶學生了,但裘法祖是院士,他要終身帶博士。 今年5月12日,裘法祖擔任一場博士畢業論文答辯會的主席,主持自己帶的博士歐陽晨曦和陳孝平教授帶的9個博士生的答辯。 下午2時整,答辯開始。當第二個答辯的博士陽軍剛要開口說話時,在同濟醫院外科樓四樓的答辯會場發生了劇烈晃動。在場的教授和學生都跑向裘法祖,要護送他出去,但裘老端坐著,紋絲不動。他安慰大家:“這點震動不會有危險的!”10分鐘后,弄清震中在汶川后,答辯繼續進行。 10個學生答辯,裘老給每一個學生做總結發言。此前,10本厚厚的答辯論文,裘老早已看了、記了。 傍晚6時多,答辯結束,大家相約出去吃飯。裘老說不去,他要回家給病重的妻子喂飯。
■時間:2008年6月7日 ■活動:最后一次演講 勉勵后輩 珍惜時間 6月7日,同濟醫院腫瘤研究中心成立50周年。裘教授也趕來參加了。看上去,他瘦了些,腰也更彎了。 來武漢53年了,裘老的浙江口音一點也沒有改,因為難懂,也因為他講的話語重心長,臺下一片寂靜。他從陳堅為什么被挖出廢墟2小時后死亡,談一個專科醫生應該具備全面知識;他從病人需要談臨床醫生必須不斷創新。 “人生百歲今日少,二十不知六十老,年年休息一百天,三分生命夢中游。”裘法祖念了老朋友寫給他的一首詩。他又拿起一張紙說:“我看報紙有篇文章‘你要知道一分鐘的價值,就去問趕火車的人;你要知道一秒鐘的價值,就去問那些出交通事故的人;你要知道千分之一秒的價值,就去問奧林匹克的亞軍。”
■時間:2008年5月27日 ■活動:最后一次參加會診 “一定要保住他的左腿!” 5月27日下午2時50分,裘法祖提前10分鐘到了為四川地震傷員舉行會診的現場。 這是裘老參加的最后一次大會診。 會診中,裘教授都認真地聽著,雙眼盯著讀片板,時不時拿到手中仔細研究。每一個病例討論完畢,管床專家都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見。 在對16歲的劉銀旭會診時,裘老說:“一定要保住他的左腿!”在四川,劉銀旭的右腿已被截肢。 最后,陳安民院長請裘老做總結發言。裘教授很激動,聲音顫抖著說:“四川遭受這么大的災難,國家這樣重視,我們同濟人更要為災區病人獻愛心,這是我們的光榮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