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一直單身的小高,迎來新感情只有十幾天,就送了命。
2017年末,相處沒多久,男友說要和小高結婚。小高不同意,兩人發生爭吵。
氣急之下,男友打了小高,小高于是叫來朋友張某勸架。沒想到,氣急敗壞的男友把兩人都捅死了。
殺人后第二天,他畏罪自殺,吊死在家附近的樹上。
豆瓣上有這樣一個話題:什么樣的男人容易殺害女朋友?
有人回答:就是那些曾瘋狂追求你的男人,最容易傷害你。
“正常男性不會用過激手段追求女生,這么做的男生底線低于常人。并且男生用到了過激手段,說明女生一開始根本看不上他。”
“男生追求你的手段越激烈,后面分手,會用更激烈的方式傷害你。”
那些瘋狂追求女孩的男生,看似深情,其實最危險。
“得不到的就要毀掉”
“我們不合適,還是分手吧。”
梁艷飛聽到青梅竹馬的女友想放棄與自己的感情,苦苦哀求。多次遭拒后,他用匕首將女友殘忍割喉。
之后他扔下刀,不管倒在血泊中的女友,逃離現場。
十天后,梁艷飛被捉拿歸案。他在接受采訪時承認,自己的作案動機是“得不到的就要毀掉”。
那些瘋狂追求的實質,不過是披著“愛情”外衣的不擇手段。
在他們的眼里,女孩不過是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獵取的物件,讓人得到滿足的,是那種擁有的快感。
女孩的意愿不重要,女孩的幸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她們,以滿足自己的私心。
這一切,不過是沖動和占有欲而已。
就像小孩子搶玩具的時候,占劣勢的那個會一把抓過玩具,狠狠地砸在地上。
所以他們對女孩求而不得的時候,就會選擇將其毀滅。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讓別人得到,與其不甘,不如直接“同歸于盡”。
“追得辛苦需要補償”
當瘋狂追求成功時,便是更大噩夢的開啟。
那些看似深情實則自私的男人,不會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他們的邏輯并不是“因為費盡心思才追到了女孩,所以要好好呵護”,而是“好不容易追到手,屬于我了,終于可以隨意玩弄”。
小琴在一房地產公司做項目副經理,事業正處于上升期。比她小一歲的下屬是同一家公司的顧問。他對小琴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兩人很快確立了戀愛關系。
不久后,因為男方工作調動,小琴難以忍受異地戀的折磨,想要分手,但男友說什么也不同意,拼命挽回。受不住勸,小琴妥協,搬到了他在的城市。
兩人順理成章地結婚。但沒想到,男友礙于面子,總怕小琴在外工作超越自己。后來小琴找了好幾份工作,都被他勸說辭掉。
婚后武清變得冷淡,也越來越不顧家。不僅丈夫對黃小琴冷淡,公公婆婆也時不時對她拳腳相向。有次黃小琴不堪婆婆的辱罵折磨,打了報警電話,婆婆喊來公公,公公直接踹開黃小琴的房門,當著孩子的面,對她大打出手。
像這樣,對女孩瘋狂追求、苦苦挽回的男生不在少數。有的男生跪在女孩家樓下,女孩不接受表白就不起來;有的男生不停扇自己耳光,女孩不答應復合就不停下。
致命的是,不少女孩恰恰沉醉于這種“被愛”的幻覺之中,以為男人追求自己時表現得越激烈瘋狂,就代表著他越愛自己。
但這種激烈瘋狂的伎倆,并不是愛情,而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偏執。甜蜜外衣被撕開后,就是萬丈深淵。
當他歷經千辛萬苦終于達到了目的,就會開始尋求心理上的補償。當初他送你的玫瑰和巧克力,當初他為你跪過的膝蓋和割過的手腕,其實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這是個天價,需要用你未來無盡的苦難來償還。
遠離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
那些瘋狂求愛的男孩,很可能是有人格障礙的“病人”。
他們做事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敏感、易怒、情緒不穩定、缺乏安全感,他們總擔心被伴侶拋棄。
下跪、自殘式的求愛,甚至殺害親密愛人,都是同一種心理機制驅使下的極端行為。
人格障礙有不同的類別,如反社會型、自戀型、表演型、邊緣型等。其中,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是最常見的人格障礙之一。
他們缺乏與他人之間的合理邊界,對他人情緒心理的變化異常敏感,因此,一點小事也能引發他們劇烈的情緒反應。
有人說,這種失控的感覺就像全身都是三度燒傷,隨便碰到哪里,都痛得讓人崩潰。
前幾年,令人震驚的“合肥少女毀容案”,因為感情遇到挫折,男孩尾隨至同班的女孩家。
女孩回憶說,“他表達出那種意思,但我想好好學習。他就說好,這三年你可以不跟我交往,但是呢,三年以后,如果你不跟我談的話,你也是后果自負。
我當時就說,我憑什么三年以后一定要跟你在一塊。”
聽到這句話,只有16歲的男孩心里時刻失控的燒灼感,化成惡魔。他拿出事先準備的打火機和一大瓶打火機油。趁女孩不備,把油從頭澆下并點燃。
火燒在女孩身上,葬送了她的未來。她歷經了七天的生死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全身嚴重燒傷,整體燒傷面積超過30%。
因為過于痛苦,女孩數次企圖咬舌自盡,媽媽只得寸步不離。
而男孩的性格缺陷,也不僅體現在兩性親密關系里。
被捕后,他在少管所中也是一個暴躁易怒的“小霸王”。獄友說,他在少管所里沒有朋友,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跟大家溝通比較困難。有時,他會莫名其妙地、非常極端地朝別人發火。有的人甚至躲著他,不和他說話,怕他會突然打人。
由愛生恨,并不一定是因為愛之深。很多時候,那個對面的人,本就是恨的化身。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另一個表現,是有自毀性質的沖動行為。
這是應對心理和情緒上的痛苦的手段之一。他們試圖通過身體上的痛苦來確證自己的存在,或粉飾內心的罪惡感。身體上的疼痛,帶來救贖和解脫。因此,可能以割傷、灼燒自己的方式進行自殘,乃至自殺。
有網友曾發帖求助,想和性格偏執的男友分手,又害怕他做出極端的事來。
“他很喜歡我是真的,追我的時候也很用心。不過,最近幾個月來頻繁吵架、他認錯、冷戰、和好。現在狀態就是,我一說了氣話或者他覺得不中聽的話,就開始瘋了一樣摔東西。他是不打我,但是急了就扇自己耳光,或者說我把他逼瘋了要去跳樓自殺這種話 。”
一旦姑娘因為心軟或感動而沒能狠下心離開他,后半生就極有可能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噩夢。
廣西的一名男子,在殺死女友后,將自己與女友尸體的合影發上了朋友圈。配文稱:“原諒我這自私的愛!”
如此畸戀,只是自私。不是愛,更不值得被原諒。
敏感、暴躁、自殘、暴力,會周期性地持續下去,甚至變本加厲。
一方面極度恐懼被伴侶拋棄,受不了對方離開自己半步。另一方面,當伴侶給予了他們足夠的關心時,又會恐懼自己被控制、被操縱,從而對對象產生莫名的厭惡感。
在這雙重恐懼的驅使下,人格障礙常常使人做出瘋狂而極端的舉動。
無法控制自己的人,這一次他摔的是家具,下一次他摔的可能就是你;這一次他的巴掌扇在自己臉上,下一次他扇的可能就是你的臉;這一次他揚言要殺死自己,下一次他真正殺害的可能就是在他身邊的你。
沒有自尊的人,自然也不會尊重別人;不懂得自愛的人,自然也不會愛護別人。他連自己都傷害,你怎么能保證有朝一日他不會傷害你?
想擺脫惡魔,得先用緩兵之計。不要單刀直入激怒他,也千萬不能猶豫不決。找準合適的時機,快刀斬亂麻,別留戀。
今天他追求你時的極度浪漫瘋狂,就是明日傷害你時的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