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兩日時間讀完才女蘇芩的《非常品紅樓》,感覺又透徹明了許多,蘇大才女,這四個字的確當之無愧,有膽有識有才有智,感寫紅樓這個長篇巨著,并非人人都有這個信心和魄力。
? ? 自古至今不是沒有,而是太多,張愛玲自幼熟讀紅樓,可以說紅樓夢是她的文學啟蒙書,她愛紅樓以至說自己平時有三大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紅樓的記憶是她文學創作的深厚底子,更是至今多數文學作者的開導啟蒙書,蘇芩說自小便是受紅樓夢的影響,《甄嬛傳》的作者瀏漣紫亦是紅樓的資深粉絲,更是受它的表達方式及各種內容影響才有了《甄嬛傳》這部優秀的劇作。
? ? 我笫一次聽說紅樓是在初三時,老師讓溫故四大名著,還放了紅樓的幾集要點讓我們看,要求我們背描寫林黛玉王熙鳳等主人翁的文字,給我們講四大家族的人物和聯系,以備中考之需,那時因沒看過所以根本沒有任何印象,從小受父親影響,看《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不知多少遍,竟然一次都沒看過紅樓夢,以至至今每看到諸多文學作者從小受紅樓的啟蒙便心里不由埋怨父親,為什么當初不讓我看紅樓,誤人子弟呀,真正買紅樓原著還是工作后,心想到底是怎樣的一部文學掀起如此風波,同為四大名著,卻唯獨二百年來產生一批又一批的紅學研究者,為什么沒人研究其它三個,紅樓憑什么這么牛,又是怎樣的高深莫測,要那么多專家教授去一點點去爭討甚至揭秘紅樓,那么多人支持原著還斥責高鄂亂意續改,一部文學幾代學者人群爭論不休,還讓張愛玲含恨紅樓未完。
? ? 直到我自己第一次看原著,看了幾十回,感覺只知其表,悟不到其里,無奈又看了兩次87版經典影視以加深理解鞏固,看完電視劇又看一遍原著,還是云里霧里萬般迷惑不得其解,之后又聽劉心武揭秘紅樓,聽完后方有所悟,卻依然不夠深入透徹,對此書是膜拜萬分,作者驚為天人,才有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 ? 直到不經意間看完蘇芩的《非常品紅樓》,對更多疑惑更番然醒悟,仿佛醍醐灌頂。文字分析的有條有理表達的透徹見骨,可見女子的心思縝密與聰穎更與男性學者不同,更是作者熟讀紅樓深諳此書的直抒胸意。
? ? 如她所說,如此一部歷史上難得的文學瑰寶,它不該動只是放在高堂讓世人膜拜瞻仰,而應走入尋常百姓家,讓每一個人都能真正讀懂它,而《非常品紅樓》無疑是太好的引導和啟發,讓所有人都愛上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