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樂讀書吧”與整本書導讀
“快樂讀書吧”中提出整本書閱讀的導讀策略,也是“快樂讀書吧”的語文要素:
二、整本書導讀的基本策略
1. 功能定位策略:一本書我們通常鎖定一個語文要素。
2. 文體導向策略:有的書是小說,有的書是童話,有的書是科普文章,有的書是歷史故事,文體是不一樣的,所以不同的書應該采用不同的讀法。
3. 要素迭進策略:整本書的閱讀要跟語文書當中的一些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累積了的語文要素(就是相關的語文知識和關鍵能力)要相輔相成。之前學生所掌握的語文要素,要為這一個整本書閱讀服務,稱之為要素迭進。
三、整本書導讀的實施原則
課型不同。目標不同
導讀課:這本書學生還沒有讀,通過導讀課激發興趣
推進課:學生已經在讀這本書了,但是他沒有全部讀完。有的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障礙,有的學生可能出現了倦怠。這個時候需要有一種課型,我們稱之為推進課。通過推進課,能夠承上啟下,對前面的一段閱讀有一個回顧,對后面的一段閱讀又有一個新的設計和新的推進??傊?,要讓學生可持續地讀。
整理課:整本書已經讀完了。有很多收獲需要整理,需要把學生的經驗結構化,并且需要由感性的閱讀經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和認知,在這個歸納整理的基礎之,還要引導學生去讀更多更好的書,這就是整理課的目標。
四、《城南舊事》導讀策略
《城南舊事》是一堂整理課,本課的導讀策略如下:
1. 簡化:梳理整本書的結構。
(1)借助表格,梳理整本書的結構
《城南舊事》中有五個故事。五個故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主人公小英子貫穿始終。每一個故事的基本結構大致相同,即離別時間、離別地點、離別主角還有離別方式。離別時間、離別地點相對比較容易,直接出示在表格中,離別主角要學生梳理,離別方式要學生確認。
(2)通過“猜一猜”游戲,梳理人物性格:先出示所有人共同的特點——心地善良、苦命、愛孩子——因為是共有特點,猜五個人物都正確;再出示每個人特有的特點:像個“瘋子”——秀貞,想要看海去——“小偷”,追求自由——蘭姨娘,勤勞質樸——宋媽,表面看起來很嚴厲——爸爸。引導學生同中辨異,明確人物性格特點。
2. 深化——把握整本書的主旨
《城南舊事》的主旨:離別、成長
英子的成長每一次都是在離別當中實現突變的。從跟秀貞的離別開始,她在成長到最后跟爸爸的離別,她終于成長為了一個大人了。
(1)創設情景、滲透主旨:《送別》
(2)梳理結構、明確主旨:表格
(3)聚焦典型、體會主旨:選擇“爸爸的花落了”,聚焦典型,讓學生深入體會英子的成長過程中怎樣受到爸爸的影響,理解爸爸的去世對英子的成長有怎樣的觸動。
(4)進入角色、內化主旨:進入英子的角色,通過英子對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話想說,讓學生體會“我”在一次次離別中成長,體會小說關于離別和成長的主旨.
3. 內化,接受整本書的滋養
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讀寫和審美與道德。受到書本“愛和善良”的滋養
(1)敞開(敞開學生自己的審美,進入人物角色、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假想與人物對話)
(2)沉浸(沉浸其中、完全忘我、把小說中的一切都當成真的)
(3)鏈接(鏈接學生自己的生活,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引導學生將小說與自己的生活相關聯、假如是你,你會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