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拜讀了華爾街頂級大佬、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原則》一書,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一些觀點。在這里,我們將學到頂級投資人瑞·達利歐如何面對成功道路上的機遇與挑戰。
這本書之所以如此受歡迎,自然離不開瑞·達利歐及其所創立的橋水基金的巨大成功。橋水管理資金超過1500億美元,截至2015年年底,盈利超過450億美元。
橋水位列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五位(《財富》雜志)。瑞·達利歐入選《時代周刊》世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并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
本書主要講述了瑞·達利歐根據自身經歷,總結出的一些原則。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放大鏡,讓我們清晰的看到了這位頂級投資人的心路歷程。作者向我們傾情展示了他的思考,是十分值得反復閱讀,吸收體會的。
我認為讀本書的重點在于:我們是否能從作者的經驗中受到啟發,從而根據自身情況,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原則?假如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原則面對?
什么是原則?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指的是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先有價值觀,后有原則。原則的存在,是為了使我們的生活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如果沒有原則,那么當我們面臨抉擇之時,將變得非常被動,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最珍視什么,面對選擇也無從下手。
(2)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總結適合自己的原則。無腦應用他人的原則,當自身的價值觀和對方的原則沖突時,我們的生活會變得一團糟。
(3)原則來源于自己對于自身成功經驗和錯誤教訓的總結。作者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既知道如何努?追求很多東西,也知道如何正確地失敗。正確的失敗是指,能夠在經歷痛苦的失敗的過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訓,從?避免錯誤的失敗,即因失敗而被踢出局。
把挫折視為類似情境的重現
(1)不要有“犯錯恐懼癥”,要直面真相,要習慣在犯錯中學習。就算是成功人士也常犯錯,他們成功是因為他們正視錯誤,并從中找到日后避免犯錯、解決問題的方法。
(2)問題或挫折可能使我們痛苦,但要跨過這道坎,就要以好的心態來面對這種痛苦。痛苦給我們帶來的不是失敗,而是經驗。痛苦告訴了我們,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該如何去做。痛苦幫助我們總結出自己的原則,并讓我們利用該原則,在未來獲得更好的回報。
(3)認識到錯誤是好事,因為能從反思中學習,避免下次犯錯。認識到缺點也是好事,因為只有認識到缺點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避免其成為絆腳石。感受到痛苦是好事,因為這是成長的痛苦。
正確的理解和面對現實
(1)失敗主要因為不接受或不能成功應對生活中的現實情況。要想成功,首先要接受現實。即使是壞的事情,只要接受現實,了解真相,不斷尋找解決的方法,它們便不會成為攔路石。
(2)成功的人一定不是一個空想家,而是一個基于現實做出判斷并理性行動的人。做一個現實主義者,不是讓我們喪失理想,更好的說法應該是,做一個現實主義者有助于我們明智的選擇自己的理想。
(3)成功的人生一定是理想、現實、與決心三者之和。沒有理想,便沒有目標;脫離現實,那理想就是空談;而沒有決心,又談何實現理想。
做到頭腦極度開放
做到頭腦極度開放,正確應對自我意識障礙和思維盲點障礙。以開放的思維與他人交流、合作,正視觀點分歧,助力我們尋找問題的答案。
(1)自我意識障礙是潛意識里的一種防衛機制,讓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錯誤和缺點。
大腦存在兩種思考方式,一種以杏仁核為例的情緒化的思維方式(低層次思維),另一種以前額皮層為例的理性的思維方式(高層次思維)。杏仁核使我們把他人不同的觀點視作攻擊,并情緒化的作出防衛。而前額皮層則以一種有邏輯有理性的方式去客觀的思考問題的對錯。
我們的思維受這兩種方式共同作用,但要真正將問題解決,就要更多的依靠高層次思維,不要讓情緒化控制自己,做到頭腦開放,克服自我意識障礙。
(2)思維盲點障礙指的是我們都會存在思維盲點,無法理解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每個人認知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如果兩個人對于同一個問題存在相反的看法,那么總會有人是錯誤的,那么是否可能是自己錯了。
我們要做的是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在自己已知的范圍內,尋找最好的答案。我們自身能思考到的極限,并不等于問題的最優解。
(3)習慣深思熟慮的意見分歧。我們的目標不是讓對方相信自己是對的,而是一起尋找什么是對的。
在這個交流觀點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利用高層次思維,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并在腦中理性的去分析,才更可能得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不要總是堅信自己是對的,并通過爭論使他人相信。要先傾聽,再分析,最后決定。要知道什么時候應當停?為??的觀點辯護。獨?思考,努?為??相信的觀點辯護,都是很重要的,但總會有些時候,更明智的做法是停?為你的觀點辯護,接受可信的其他?的觀點。
五步法實現人生理想
五步法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這也是一個人不斷進步的過程。從尋找目標,到發現問題、診斷問題、然后設計方案、最后實施方案解決問題。從而到達一個更高的層次,追尋更高的目標。
(1)有明確?標,為你指明方向。選擇目標時,不要過分糾結現狀,要敢想敢為。在這一步,要做的就是理性的選擇目標,至于能否達成、如何達成,交由之后的步驟來考慮。
(2)找到阻礙你實現這些?標的問題,并且不容忍問題。從一個旁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目標,就像游戲一樣,思考我們達成目標需要完成怎樣的任務,任務中會有怎樣的問題。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學會尋找問題的本質原因。
(3)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這一步,我們會面臨自身缺陷的干擾,需要我們正視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做到頭腦的極度開放,正確理解自我意識障礙和思維盲點障礙。
(4)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案。學會區分需要自己完成的問題還是需要他人幫助完成的問題。我們不需要懂得一切,我們只需要在恰當的時候,向恰當的人尋求幫助。
(5)做?切必要的事來實施?案,實現成果。堅定的決心尤為重要。另一方面,還需要有良性的工作習慣、清晰的工作安排來保證方案的順利實施。
市場交易中的經驗與建議
瑞·達利歐作為頂級投資人,他的目標就是戰勝市場,那么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他是如何看待自己面對的機遇與挫折的呢?作者總結了如下經驗:
(1)這個市場很難讓人有信心相信自己的想法正確。你可能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但是依舊是錯的。
(2)糟糕的意見的代價是昂貴的。旁觀者不用為他們的意見付出代價。但市場中的人要付出代價。(此處與塔勒布《非對稱風險》中提到的風險共擔問題相同。)
(3)人們的共識經常是錯的,因此要獨立思考。要賺錢,就要在大家錯的時候,選對。
根據瑞的經驗,他提出了如下的建議:
(1)干自己想干的事,而不是他人逼迫的事。更有動力,且目標明確。
(2)總結自己好的、獨立的觀點,重視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反思所做決定的后果,在錯誤中成長。
(3)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壓力測試,找聰明人來挑毛病。了解自己的觀點與他人觀點不同的原因。做到思維開放,理性的分析分歧原因。關注他們挑毛病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4)不要自負,想辦法處理好自己不理解的事。自己不需要學會所有事情,而是需要懂得在恰當的時候,向恰當的人尋求幫助。對于未知,不打無準備之仗。
讀書感悟
作者在書中不斷向我們強調了原則的重要性,讀完該書,我們不得不思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借鑒他的哪一些原則,又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原則?
我認為該書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面對挫折、如何與人合作的教材。作者不是在告訴我們成功學的大道理,而是細心的提醒我們,要正視現實、正視挫折、正視身邊的人、正視自身的不足,并且告誡我們要以開放的思維來面對這些問題。作者沒有教我們如何成功,卻教導了我們如何做事、如何生活。
另一方面,在我們學習金融、研究市場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學習作者的投資經驗。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沒有任何人可以通過經驗和數學模型來預測市場的走向。對于市場,要始終保持敬畏。如要過度相信自己的經驗,甚至是自己的研究。并且對于他人的投資意見,要以理性的態度去看待。盲目聽從他人意見就在市場上操作,會讓我們承受無限的風險。
后續我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讀書分享,感興趣的同學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讀書以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