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往往用以言志,往往用以敘情,往往用以詠物,往往用以訴心。
古時,通訊、社交、溝通、交流沒有當今這么發達,沒有微信、微博、論壇、貼吧,沒有短信、語音、電郵、電話,但心懷國家、心系天下、心有所憂、心有所念之人應不少于當下,所以,詩、詞、歌、賦、文、說,非常流行,非常能夠滿足大家——不論是天王老子還是平頭百姓——之言敘詠訴的需求。
其中,尤以詩的要求最高。寥寥數字,卻要承載、進而表現出作者的浩浩衷言。
詩,需要講求工整、對仗、格律、押韻,而字數又嚴格受限,因而有些詩不免顯得晦澀深奧、含蓄婉轉、欲言又止。而這些,對于古時一些文人來說,特別是自視甚高的一些文人來說,則是一種刺激、一種挑戰、一種快感。
所以,我此前曾說,詩人寫詩,都是發作。有的詩是對領導發作、有的詩是對朋友發作、有的詩是對親人發作、有的詩是對思念之人發作、有的詩是對大自然發作、有的詩是對浩瀚宇宙發作。越漂亮的詩,越刻骨的詩,越感同身受的詩,越作。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如:我這么有才,這么能干,這么忠誠,領導卻看不到,同事卻看不到。隔壁某某人,屁能力沒有,就會寫兩句阿諛奉承之詩,卻青云直上,當真老天瞎眼,六月飛雪。我的八斗之才、一腔熱血,難道真要伴隨我孤老終生、埋入墳冢么?奶奶的,我不得不寫兩首詩,希望惺惺之人可以相惜,希望后世之人可以銘記。唉,還不能寫太直白,太露骨,把自己搭進去就不好了。我得好好遣一下詞,措一下韻,最好再來個“藏頭露尾”,好好罵罵這些無恥之人,哈哈。唉……
又如:哇,這里好美!陽春三月,我來到美麗的滁州,這里高山流水、曲水流觴,這里花紅柳綠、鶯飛草長(對,就是你!寫出一個這么俗的“鶯飛草長”,致使現在的人寫來寫去,都是“鶯飛草長”!)這里人跡罕至,恰似世外桃源,真是太美了!山腰還有一座寺廟,定有世外高人隱于其中。想想我自己,吃穿不愁、仕途坦蕩,讀過幾首《詩經》,誦過幾篇《論語》,肚里也算小有墨水,來到這人間仙境,當真心里發癢。更何況,我來了,別人沒來過,我會寫,別人不會寫,我不留下點什么,與別人何異?嗯,嗯,待我醞釀片刻……一句、兩句、三句、四句,連成篇,哈哈,一氣呵成!嗯,這里再改個韻。嗯,這里再換個詞,更雅一點。嗯,這里,到底是用“推”好呢(伸手作推門狀)?還是用“敲”好呢(屈食中二指作敲門狀)?讓我好好推敲推敲……
又如:今天沒跟她說上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今天沒見著她,不知道她干嘛去了。今天我回家了,不知道她怎么樣。她是誰,我知道,你不必知道,當然,你可以猜,我可以等下在詩里給你點線索。她怎么了?我喜歡她。那你跟她說啊。我不好意思說。這有啥不好意思的,你這現代人,居然還不好意思,我們古人都沒這么憋屈的。啊是么,我以為你們古人老含蓄了,表白前不對個兩年詩、和個三年歌的都沒資格開口。瞎扯,我們直接多了,沒見過你這么慫的,不過,話說回來,也許是我自己以前慫慣了,后悔了,來不及了,現在,不想再慫了。哦,看來你有很多故事,你……別,打住,現在是在說你的事,別扯我了,你現在不開口,憋著,難道還等著她來主動問你么?好吧,我說了。然后呢?沒有然后。額。嗯。那,你心里好點兒沒?我也不知道。那,你還在想著她?嗯。為啥呢,她很美貌、身材很好、也很可愛?她是長得不錯、身材也不錯、也甚是可愛,但,我更放不下的,是那一種感覺。能具體一點不?喜歡聽她的聲音,喜歡看她笑,喜歡對她講故事……哎呀哎呀,我怎么在跟你說這些,太不好意思了。這倒不是不好意思,這是沒用,我又不是你的她。嗯。這樣吧,我教你個技能。啥技能,能夠……STOP,并,不,能,夠。那……這技能叫做“寫詩”。寫詩?對,寫詩,我們古人可愛寫詩了,詩可以言志,可以敘情,可以……我知道,我也會寫詩。哦?你這現代人也會寫詩?會寫格律詩?嗯,勉強格律,稍稍對仗。來,把你寫的給我看看。給。哇……如何?好作。是的……而且,好多地方連我這慣寫古詩的古人都看不太懂,好含蓄好婉轉哉。嗯,有的地方,即便是當事人,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明白,有緣分的話,我給你解釋解釋我這些詩里想說的話。好啊,額,還是別了,真心希望這份緣,能夠讓你對她講述這些故事。謝謝你的祝福,陌生的古人。不用謝,熟悉的現代人。
所以,好多詩詞,我們反復吟誦,前參后詳,多維理解,各種闡釋,寥寥數字,評析千篇,結果,可能并不能猜透詩人彼時彼刻的心緒。
或許,詩人在作完之后,已經悄悄跟她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或許,古人也喜歡,喜劇收尾。
以上,是今天前面寫的。
此刻,不論是古人、詩人還是現代人,都想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