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5歲之前,我還是非常害怕死亡的。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會在課堂上冷不丁地想起這個事,覺得死了就再也活不過來,永遠地消失了,嚇得一身冷汗,于是趕緊轉移注意力,不去想這個事情。一直很奇怪自己為什么從小就有這種恐懼,當時自己爺爺輩的親人都還健在,我并沒有經歷過身邊親人的死亡。在科大讀書的時候,還專門為這個去心理咨詢中心咨詢過。最近幾年這種恐懼消失了。來美國之后,看到墓地,還很好奇地想去看看,美其名曰:向死而生。
存在主義的哲學創始人海德格爾說:
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著的人與等候在生命盡頭的死亡之間的一種外在關系,人們不是一步步走向還在遠處尚未到場的死亡,而是在我們的“走向”中,死亡已經在場。
《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這本書是清心讀書會上個月的共讀書目,朋友也極力推薦這本書,于是找來電子版開始看。這本書其實很厚,一共400多頁,但是一直被主人公的經歷牽動著,急不可耐地往下讀,當然偶爾也會跳過一些后人本心理學的細節。
本書講述了一個讓人感動的悲慘故事。崔雅和肯.威爾伯,相識兩周后求婚,四個月后結婚,但就在婚禮前夕,崔雅卻發現罹患乳腺癌。在此后五年的漫長時間里,崔雅由只是右胸腫瘤,逐漸擴散至左胸,最后是腦部和肺部也都惡化,同時并發了糖尿病、導致左眼失明,終而不治。但在這五年的時間里,崔雅與病痛做斗爭,自我修行,直面死亡,最終超越死亡,讓人對生命和死亡有了全新的視角,除了討論生命與死亡,還對疾病與治療,肉體與心靈,智慧與宗教等等都有的獨特思考。
前幾年,復旦大學的李娟博士,也是乳腺癌骨轉移之后,騎車走在路上突然摔倒,送到醫院之后,輾轉多家醫院才被確診。之后與病魔作頑強斗爭,在病中堅持寫了一年多的病中日記,在日記中反思生活細節。我是偶然在網上讀到她的博客,被她樂觀、豁達的精神所感動,被她在病魔面前爆發出來的強大生命力所折服。但很不幸的是,她最終沒能戰勝病魔。家人把她用生命寫就的文字最后集結成冊,出版了《此生未完成》,以激發人們的思考,探索生命的意義。
于娟說:
我甚至想,哪怕就讓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像個癱瘓的人,污衣垢面趴在國泰路和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罵萬人踐踏,只要能看著爸媽牽著土豆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兒園上學,我也是愿意的。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一個朋友在療養院工作,天天見識老年人的生活,甚至是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生活,當時還很好奇地問過,在那樣的環境工作,對生命是否有不一樣的感受。她說近距離地看到了老年人的生活,就更加珍惜現在。也就是向死而生的意思。而李開復抗癌歸來之后,出版了《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詮釋生命的意義。
死亡常常是我們諱莫如深的話題,我們不應該在病魔降臨的時候,才思考死亡。也許理解了死亡, 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所以要“向死而生”。
我們為什么怕死?
古典在《超級個體》里說,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主要有三個:害怕死得痛苦、害怕死后的未知、害怕死后很多遺憾無法彌補。
未來是從現在到死,而死后的時間則是超未來。科學解決的是未來的問題,宗教和哲學解決的是超未來的問題。基督教相信“信上帝者得永生”。印度教相信輪回轉世。
每一個恐懼的“現在”,一個點狀的恐懼如果沒有被好好處理,就會變成長期彌漫在周圍的焦慮。這種焦慮在你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成為生命的底色---你害怕自己沒有真正活過,就死了。
歐文亞隆在《直視驕陽》中打過一個比方:“死亡就像刺眼的陽光,直視驕陽不免帶來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讓它自動消失;相反,即使不看它,它也籠罩著你的時時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驅使著你的行為、選擇。”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視驕陽。
死亡還像房間里的一頭大象,可能在我們假裝視而不見的時候,破壞我們的生活,直至后悔莫及。
死亡的意義
死亡這件事情,成了崔雅和威爾伯最好的心靈導師。只有接受死亡,才能找到真正的生命。死亡的時刻是極為重要而寶貴的解脫機會:在死亡的時刻,人會卸下粗重的軀體,較高次元--微細光明與自性的次元會立刻在病者的知覺中靈光乍現,如果這個人能認出較高的與靈性的次元,就能獲得立即的解脫。
死亡給我們的三個禮物:
1、想明白了退出機制,你就踏實了。
思考死亡,就是思考退出機制。一旦想通了,也就讓你更加安心回去生活。
史鐵生在壯年就雙腳殘疾,數次想到自殺,想了好幾年,終于想明白了。他在《我與地壇》一書中寫到: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2、活在當下,珍惜身邊的人
生命是脆弱的,渺小的、短暫的,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于娟說:
別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3、創造人生
意識到生命短暫、脆弱又渺小,我們才更有緊迫感用好生命;有危機感保護好自己;有使命感做點大事。
死都不怕了,還怕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