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認識鼴鼠的土豆這個名字是在一個QQ圖書閱讀群,這個名字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最為喜愛的一部捷克動畫片《鼴鼠的故事》中那位圓滾滾的主角形象。但是在群里,身為群主的她惜言如金,執法嚴峻,基本上除了發布信息和處罰違規發言以外是一言不發,后來漸漸熟悉一些了,在好多微信群中都能接觸到她,得到她的指點和幫助,讓我感受到她果然正如豆瓣紅人“一只特立獨行的貓”對她的評價那樣:
俗話說,文字如人,土豆的為人與她的文字一樣,從來都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度的渲染,在平時的普通的小事里,總能帶給你踏實安心的幫助。在我們認識的交往過程中,鼴鼠的土豆從來都是只會用心對你好,很少說什么漂亮話,關鍵時刻總會很仗義地出手幫助你。
鼴鼠其人,土豆好書
在網絡上和“鼴鼠的土豆”交流其實很少閑聊,因為她總是很忙,不僅僅忙于工作,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已經二胎待產,依然在群里活躍著引導大家交流如何寫作和閱讀。因此我不忍打擾太多,但每當私聊時,三言兩語,就得到她很爽快的幫助,不管是告訴我寫作的技巧要領,還是推薦大咖供我學習,讓我知道如何更好的成長。雖然惜言如金,卻在需要的時候從未讓人失望。尤其是在前一段時間,我因為申請簽約簡書作者被拒絕的時候,孩子還剛剛滿月不久的土豆花費時間去安慰我,還幫我梳理前進的方向。因此,雖然年齡比我小,但我稱她為土豆老師則是誠心誠意。不僅我一人如此,其他朋友也大都如此評價。
看到這本名為《藏在這世間的美好》書籍,上面作者竟然是“鼴鼠的土豆”,于是如獲至寶,果斷搶回去仔細品鑒。這是她很多文章的合集,有少量的文章之前在她的“人生補習班”專欄或者豆瓣小站上讀過,但是這次,捧著這本兩三百頁的紙質書閱讀,感觸大不一樣。
很多人不喜歡雞湯,尤其是鼓勵人看重美好,努力拼搏的文字,往往貼上一個“雞湯”的標簽,就是騙人的東西,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一樣。事實上,真正的好文章,往往如真的雞湯,除了香,除了暖人胃腸,還有豐富營養。鼴鼠的土豆這部書,五個章節,近百篇文章,平淡中透著質樸,扎扎實實的講述自己、自己身邊人的所思所想,如何改變,幸福成長。
一口氣讀下來,這本書的確書如其名,把作者在世間遭遇到的美好,隱藏在文字里,讓讀者在閱讀中細細體會,真切感受,用文字給人力量,用故事教你成長。
君子不爭,不可稀松
在這本書中,有篇名為《不爭,也有屬于你的世界》的文章,講的是她大學時在雜志社發行部實習的故事,在辦公室旁人爭搶讀者名單的時候,她去通過發送外籍顧問的文章來收集客戶郵箱,頗有些“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的味道。
我們遇到很多需要競爭的場合,要么不擇手段不顧底線的去“爭”,以“得到”為唯一目的,這樣的行為可能就距離“君子”遠了好多,不過秉持這樣態度的人到真不會愿意做勞什子“君子”。
不過另一類人往往以君子不爭為借口,干脆放輕松,什么也不做。這才是土豆老師書中給我的啟迪:當我說不爭的時候,并不意味我放棄努力,反而應該更加沉穩堅定。以前看動物世界看老虎獅子這樣的大型猛獸,只有幼崽才會彼此打鬧爭搶,真正的成年猛獸,要沉穩很多,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地盤,因此難得見到兩只成年餓虎廝殺。雖然他們“不爭”,往往是因為他們的獠牙尖利肌肉有力,他們做好了“爭”的準備,往往也就不需要刻意去爭什么了。
充實書架,能力提價
土豆老師是閱讀和寫作專家,還有簡書的簽約作者,經常在QQ或微信群開展閱讀活動,我因此得到過很多好書,獲益無窮。但是有時候我在閱讀書籍時,感覺非常困惑的地方在于如何能夠寫出更深刻的書評,或者通過寫書評的方式倒逼自己更好的吸收消化知識,提升自己能力。土豆老師在這本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很多人沒有學會閱讀,自然發現不了閱讀的樂趣。閱讀分兩部分——閱和讀。閱字形聲,從門,像在門里清點東西;其本意是在門內考察、計算事物,又有經歷的意思;你“閱”了這本書,那這本書的智慧,你就清點整理過了,而書中人的經歷,你也經歷了。而讀字,本身就是研究、理解書的意思。
頓時豁然開朗!想要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要真正會閱讀,懂得閱讀的樂趣,然后才會積極主動的花費心力去把書中的精華輸出給其他人。了解到這一點,讓我增加了更多閱讀輸出的信心。后來我大體把自己想要寫的書評做了一個框架:
- 引出話題的職場小故事。
- 書籍整體框架知識體系。
- 自己感觸最深的幾個點。
- 閱讀后準備落實的行動。
整理了這個框架讓自己頓時清晰起來。因為這種輸出框架,可以讓自己更加方便的整理書本的知識,然后更加成系統的輸出,讓自己更加有成就感。
今年上半年,在濟南幸福進化俱樂部線下活動時,有伙伴發起過一個名為“火星上面種土豆”的能力提升分享,給我感觸頗深。為什么要“種土豆”,其實是通過耕耘,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未來能夠得到豐碩的回報。這本《藏在這世間的美好》告訴我的,是“鼴鼠的土豆”老師如何用文字和她心里的陽光,給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依然美好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