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彼何人斯?穆若清風(fēng)!
擱置了好久,今天終于鼓起勇氣想要聊一聊花滿樓。還記得第一次看《陸小鳳傳奇》的時候,看得蠻倉促的,我所有的關(guān)注點(diǎn)都在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人物倒沒記住幾個,印象最深的是西門吹雪。(呃……當(dāng)然,我說的是書,當(dāng)時還未看電影。尤其「決戰(zhàn)前后」一節(jié),寫得真是精彩!)
后來也是很偶然的機(jī)看到央視拍的電影,從此……一入「堯坑」深似海,從此群芳是路人吶~ 確切地說,花滿樓其實(shí)是我愛堯大的初心。之后的師尊也好,香帥也好,宗寶也好,以及堂本剛、折顏、李云聰……他們都很好,可是我最愛的還是那個清雅秀逸的花家七童。
印象最深刻,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場景:他一襲白衣,折扇輕搖,緩步走過繁華的市廛,穿越熙攘的人群,一路引得行人頻頻盼顧,隱約還可聽到有路過的女子在問,“這是誰家的公子?”是啊,這是誰家的公子?如此的好風(fēng)貌、好氣度,舉世無雙!目雖盲,然心地清明,不驚不擾,兀自端靜自持,無一絲慌亂與不安。這感覺真的好像「翩翩濁世佳公子」!你看那世路迢迢、紅塵擾擾,但行處只見流光緩、繁華散。風(fēng)景各殊,惟他立于時光之外,是唯一不變的風(fēng)景……
這一幕在我心里定格,以至于我后來再看到他時(現(xiàn)實(shí)或虛擬皆然),這個「遺世獨(dú)立」的印象再沒變過。哪怕我漸漸了解到:生活里的他呀,常常是放飛自我,自在又歡脫。于我而言,那些熱鬧浮囂都不過是陪襯而已,襯他身似流云不滯長林,襯他心如明鏡不憚風(fēng)塵!
還有一個場景,我也特別喜歡:日暮時分,霞光飛舉,他就在這漫天錦繡里蒔花弄草,于花香云影間飲茶安坐,滿心的虔誠與歡喜。外面市聲營營然,此刻也甚覺可喜可愛!彼何人斯?彼何人斯?清明如是,靜美如是!
有時候會忍不住心疼,心疼他那么熱愛生命那么熱愛生活的一個人啊,怎么偏偏上天不予他一雙能視物察人的眼睛?!怎么偏偏讓他與其所愛“相望不相親”!雖然我也會安慰自己說,或許正是因為他盲了一雙眼,他才能更好地“看”清這世間種種。我們不過是些睜眼的瞎子罷了,日日見慣了的景致反而看不出它的好來。
可是啊可是,還是會不自覺地想要一個「如果」,想要在萬中尋「一」的可能:如果他的眼睛不曾受損或者如果他的眼睛有幸能治好,那又會是什么樣的情境呢?他還會不會甘心囿于百花樓這咫尺方寸間暮暮朝朝?也許他也會跟陸小鳳一樣可以縱馬天涯,說不定還會遇到“騎馬倚石橋,滿樓紅袖招”的盛況,惹來一些無端相思,還為不知如何婉拒才不致傷了姑娘的一片癡心而糾結(jié)為難……還可從江南煙雨賞到漠北黃沙,將花開花落月圓月缺都一一親睹,而不是憑著他高超精妙的「聞聲辨位」努力地靠近事物的原相,然后帶著一臉溫雅的笑意,說我很好,這樣也很好。不,這樣不好,一點(diǎn)也不好,因我會在每每想起時都覺得心疼。我知道他或許早已不在意這些,或許他已了悟人生真意,不再惑于色相。而他心地清明,不需要眼睛也能「看到」。這些我都知道呀,我只是想他能像個普通人一樣,被亂花迷眼,因山河之壯美不遑他瞬,且喜且嘆。唉~,就連這些「假設(shè)」想來也覺得殘忍。罷罷罷,就當(dāng)我癡傻吧。
最后,以一段我很喜歡的文字作結(jié)吧?!坝忻酪蝗耍ぴ露鴣?,美如秋水,清如山河。予呆若木雞,愛而不能忍,甚傾之。吾甚傾之。(略有改動)”此段文字來自《昭奚舊草·奚山卷·青城篇》超喜歡這本書這段文字,所以就“借花獻(xiàn)佛”,借此表達(dá)我對花公子的喜愛咯!O_o
——2017.07.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