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閨蜜出去吃飯,天氣略有些熱,但是奈何兩個吃貨根本不在乎溫度,毅然選擇去火鍋店解饞。
火鍋店里湯料的香味沁人心脾,我頓時心情大好,放下包包,選好配菜,就坐下來等待上盤,準備大快朵頤。
不知是服務員速度太快的慣性,還是我旁邊的路太滑,服務員端著鍋具上來時,一小潑紅色的湯料沒有預兆的灑到了我的身上,登時下半身現出一片油紅。我趕緊站起身,褲子卻已經被湯料侵占了一片,油膩膩的,面積還有逐步蔓延之勢。閨蜜抽出一沓餐巾紙遞過來,我慌不迭的擦拭,卻無濟于事,最終褲腿的1/2被調換了顏色。
這個服務員也太不小心了,哎?服務員呢?我發現那個肇事的服務員竟然溜了,只有一個大姨拿著抹布走過來準備清潔桌面。
我想了想,那個服務員連一句對不起也沒有說啊。好心情瞬間化為怒火,褲腿上惡心的油膩和服務員沒當回事的態度,讓我鼻孔要冒煙。我問閨蜜,剛才那個服務員去哪了?
“好像去后廚了。”
我起身就要去找,閨蜜卻一把拉住我,讓我坐下。我一臉的不解,閨蜜卻先開口了。
“你不能去找那個服務員。”
“為什么?”
閨蜜煞有介事的清了清嗓子,我預感到她有大道理要告訴我。
“首先,你把他叫回來沒什么意義了呀。他也許會給你道歉,或者被你批評一頓,但是你的褲子還是被弄臟了,他又不會幫你洗。”
“嗯。有道理。”
“其次,餐廳的服務員是不能得罪的,你不知道得罪了他們之后,他們會在上的菜里加一些什么惡心的東西。所以依據我的經驗,還是不要招惹他們。”
“嗯。是啊。”
“最后啊,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素質體現在他對一個服務員的態度’。”
“啊?”
閨蜜見我竟然沒聽過,白了我一眼。
“咳咳,如果一個人對待服務員禮貌有加,很有紳士風度的話,那他一定是一個很不錯的人。”
“嗯。我知道了。”
我在認真聽完閨蜜的循循善誘之后,果斷找到大堂經理,把那個服務員找出來,然后教育了一番。
是的,我只是想到了如何更好的教育那個服務員,找他的上司是個不錯的辦法。
最終火鍋吃的還算舒心,因為我的事情處理的還算滿意。閨蜜的處理方式雖然沒有被我采納,但我還是耿耿于心,因為她的言論三觀有些歪。
首先,我要求服務員對我道歉的時候,我僅僅是想聽到對不起三個字嗎?恐怕不是,我需要的是一個態度,一個勇于承認自己錯誤的態度,一個對自己的失誤感到自責的態度,一個對失誤后果承擔責任的態度。
我們常說,“我可以不要,但是你不能不給”,我可以對你的錯誤做出原諒,但前提是你要主動承擔錯誤啊。
“沒關系”我可以說,但你也要先說出“對不起”啊。“沒關系”是我的修養,而“對不起”是你的態度。
其次,服務員是不能得罪的,因為你不知道他們會給你菜里加什么。我從來不覺得這是事實,我相信大部分服務員的職業操守是好的。
但就算這是事實,就算這種現象在大部分餐廳都是存在的,那么存在的,就一定是正確的嗎?我們不為自己的權益吶喊,就會等到正義降臨的那一天嗎?
因為懼怕服務員的報復,就對不合理的現象忍氣吞聲,久而久之,這種現象就會成為常態,而到那個時候,我們或許就忘記了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最后,一個人的素質體現在他對一個服務員的態度。對待某一類人群的態度,就可以作為衡量素質高低地標準了嗎?
他們是不是認為一個人如果對服務員態度好,那么對別人的態度也差不到哪里去?這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別扭?這句話可以這樣說,如果你連對服務員的態度都很好的話,那么對別人的態度也差不到哪里去。
這讓人不太舒服,因為將服務員擺放到了一個很卑微的位置,好像所有人都對服務員有蜜汁優越感,不知這優越感從哪里來的。
這種說法對服務員充滿著傲慢和偏見,服務員甚至淪為了一個工具,一個可以展現自己高素質和檢驗別人素質高低的工具,這是多么可悲啊。
如果很多人都按照這句話的指示去做,人們都在暗中觀察身邊的人在餐廳舉動,久而久之,這就會綁架我們的言行。
我們將無法真正認識一個人,我們會被餐廳里那一張張偽善的面孔欺騙,也會在服務員面前帶上微笑的面具,不敢輕易拿下。
如何對待一個服務員?
端茶送水之后的一句謝謝,上菜上飯之后的一個微笑,是為禮貌。
服務態度好了夸獎,服務態度不好批評,是為尊重。
禮貌加尊重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