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閱讀完《如何高效學習》的第一章整體性學習策略,本章主要講述了如何建立一個學習更好的模型,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本書的作者是被人稱之為天才的人,而他認為這是學習方式不同,聰明人在學習中都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技巧,聰明人會有意識的去運用,而大多數人則是無意識的應用,不同的策略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把這些策略綜合在一起就是作者所說的整體性學習策略。
三種觀點
結構:一系列聯系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的建立知識結構,目的就是在各種知識之間建立盡可能多的聯系。反思自身學習過程中,確實是從未有意識的去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形成自身的知識儲備,用的時候腦海中不能立刻浮現出學習過的知識,一片混沌的感覺,所以建立有結構的知識有助于理解和學習記憶。
模型:是簡化的結構,結構的快照,更為簡單和儲存,通過將一些核心概念聯系在一起,就可以創建一個模型,就像是結構的種子,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識的核心概念。
高速公路:結構與結構之間的聯系。
整體性學習的順序
獲取—理解—拓展—糾錯—應用—測試
獲取階段要求自身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獲取最大容量的信息;理解階段要求對獲取的信息理解透徹,光獲取而不理解是填鴨式學習,沒有價值;拓展階段才是整體閱讀的開始,深度拓展就是刨根問底,這個知識從何而來?結論來自何處?誰提出的?在什么背景提出的?橫向拓展就是類似的結論有哪些,這個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到的主題閱讀一樣,在同一領域或者知識中還有哪些相似的結論或者發現;糾錯階段是知識網絡的修剪工作,剔除不需要的聯系;應用階段,學以致用才是最終目的,比如我正在學習PPT的制作,那么學了之后在下次公司的年度工作報告或者QC報告等PPT中,我就會用到所學的知識,不用的話永遠知識將知識儲存在那里,越用才越熟練,測試階段就是每次都反問自身問題。
信息結構
隨意信息—觀點信息—過程信息—具體信息—抽象信息
隨意信息指的是一些死記用背的知識邏輯性不強,觀點信息顧名思義就是闡述一個觀點,過程信息講述一個操作過程,就像是SOP標準作業指導書,具體信息感官的信息,抽象信息是數學,心理學等。我們學習一個新問題的時候,首先得判斷信息屬于哪一類,然后再決定用哪一種方法或者采用何種技術去學習,和估算可能帶來的困難。
學習的目標
學習的時候,應該時常思考自己為什么學習?學習這個知識的目的是什么?學了之后有什么用處?比如我學習這本《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我的目的就是提高我的閱讀和學習能力,我常常想自身并不是很懶惰,為什么學習老是中等,看了這方面書籍多了,學習了正確的方法,雖然不能保證自身能一下有個大跨越,但我也能漸漸感受到如果堅持按照書中所講的方法去學習和思考,日積月累必定會有改觀,這個就是我學習這本書的目的,學了之后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