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迫于現實的壓力,無法選擇做快樂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拖延癥難以解決的原因了。
那么今天這一講,我就來談一談,治拖的第二種方法:最簡單,但是不能持續的方法。
我把它稱作: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一共有4個方法:
這一講我會詳細分析前兩個。
第一個是“時間交替法”。
番茄工作法講: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連續吃上4個番茄鐘,就可以休息半小時。
這樣的工作方式動靜結合,張弛有道。
很多小朋友好動貪玩,不愛做作業,家長很頭痛。
這時我們就用“5分鐘交替法”來轉化工作和娛樂,也就是工作5分鐘,然后玩兒5分鐘;
慢慢地,你就訓練自己工作10分鐘,玩兒10分鐘;
習慣之后,你再訓練自己工作15分鐘,玩兒15分鐘;
這樣很可能在第三個15分鐘工作時,你就能持續專注地工作下去了。
隨著工作時間的推進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工作完成了不少啊!這時你就會覺得還蠻有成就感的。
這就是一顆治拖的速效救心藥丸,叫“時間交替法”。
可以用這個方法發展到使用番茄工作法。
第二個是“象限整合法”。
這時就又不得不搬出我們一直在講的這個拖延癥公式:
U=E×V / I×D
U代表效率,E和V是分子,I 和D是分母。
這里的 E 就代表成功的信心; V 是對任務感到愉快的程度。
這兩個字母,一個代表快樂,一個代表意義。
把它們拆解成四個象限:
快樂有意義;
不快樂有意義;
快樂無意義;
不快樂無意義。
相信大家都不會想做不快樂無意義的事;快樂有意義的事你會愿意做。
那剩下那兩個呢?
快樂無意義的事,你想做,但是不能做;
而不快樂有意義的事,大家可能就需要通過“自控力”來迫使自己做了。
這里就教大家一個綜合的辦法:象限整合。
把無意義的事和有意義的事整合在一起!
比如:
你喜歡運動,但是不喜歡陪太太去購物,這時你就可以把運動跟陪太太購物整合在一起;
你不喜歡運動,但是很喜歡陪孩子,這時你就可以陪孩子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