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磊少
內容創業到底是不是風口,現在來看,已經不是疑問句而是肯定句了。
就在昨天3.8號,知識型自媒體kol羅胖宣布停更其視頻節目,今后的《羅輯思維》將以音頻形式,在“得到”上每日一更。
如果讀者有印象,前幾天我寫過一篇文章,大體內容是羅胖在黑馬商學院的分享里說到,他給業界挖了三個坑,其中一個就是內容電商。隨后他還拋出了創業者只要生死,不要名聲的觀點。這個我們暫且不討論,感興趣的可以參考我之前文章。
那么現在羅胖的“把內容電商這個跑道給讓了出來”和他一直在做的“得到”,包括現在宣布的停更視頻版《羅輯思維》,只在得到上每日一更,這一系列的行為是不是內容電商?
我們先不去糾結于羅胖的前后話風為何總是不一致,但他起碼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和現象,內容付費時代真正來臨了。
而內容付費的大前提,要么解決用戶的欲望,但他們高興滿意爽,要么滿足客戶的自我期許,讓他們變得更好。因此只要我們能滿足其中一個,內容付費就大有可為。
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把錢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而不是價格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人們更加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而這個正是內容付費,知識服務的主要原因。
之前我文章里面分享過,內容創業的變現模式,要么內容+電商,要么內容+社群,不管是電商還是社群,都有自己的變現邏輯,但其最核心的點,還是在于內容。因此可以說,內容才是變現的根本。如果沒有好的內容作為基礎,那么變現則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內容付費,知識服務,這一系列的詞匯,今年都會成為內容創業者所關注的焦點。或者說,是每一個內容創業者的終極目標。
可以斷定的是,不管自媒體還是社群,亦或者其他商業形態,都會刮起一陣內容付費的大風。越早搶占風口的人,自然最先得利。等到大家都開始意識到內容付費是一個風口的時候,基本就沒普通內容創業者什么機會了。
再回到我們提及的什么才叫好的內容,作為一個內容創業者,怎么才能做出讓用戶滿意的內容,大體有以下幾個標準:
首先滿足用戶欲望;其次給用戶以期許;再其次,節約用戶時間;再次提供碎片化的知識服務,最后一個,也是內容付費最核心的標準,那就是在用戶付費的那一刻,他已經把自己想象成為了一個完全優秀于現在的自我。
所以,作為內容創業者,倒不必擔心內容創業有沒有前景,真正應該擔心的是,自己到底可以提供什么內容,讓用戶高興滿意爽,還能最后為內容付費,為知識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