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媽媽生病住院,可我知道這個消息時,已是她在醫院的第三天,那是周六晚上,我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周日回娘家去看望她,可還沒等她說話,我就聽到電話里七嘴八舌的嘈雜聲,便問“您在哪兒呢?這么吵?!眿寢屩岚胩?,說“在醫院呢。”我一聽就急了“您怎么不告訴我們呢?我們馬上去醫院?!眿寢屨f“你們上班都忙,不愿麻煩你們……”
“不愿麻煩你們”幾乎成了媽媽的口頭禪,有幸成為她的女兒35年,我對這句話,不僅僅是熟悉,更多的是感動和尊重。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自己份內的事要努力獨自完成,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同時,她還說“‘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信條能督促自己學更多的東西,長更大的本領,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還能幫助別人”。
其實,在我看來,我覺得,“不給別人添麻煩”是對他人時間、精力的一種感同身受的珍惜,因為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你麻煩了別人,就是占用了別人的時間、精力,而這些時間、精力,別人完全可以用來做自己更多的事,去讀更多的書、去學更多的東西、去陪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同時,“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也是值得我們尊重和感激的,因為他們對自己的那份自律和自信,因為他們對我們的那份理解和體諒,因為他們內心秉承的那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因為他們關鍵時刻絕對會給予我們傾盡全力的幫助。
去年春節,姑姑家在日本留學的表妹回國過年,全家聚餐,席間,她談起在日本的見聞,其中,讓她感觸最深的就是日本人“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習慣,她說,剛到日本時,對周圍環境一點兒都不熟悉,再加上日語不好,溝通都很困難,一次,她到一個大型圖書市場買書,逛來逛去、七拐八拐,竟然連出口都找不到了,看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她有些害怕,便想趕緊出去坐車回學校,于是,她像在國內一樣,隨便找了個學生模樣的姑娘問路,那姑娘連說帶比劃的意思就是她對那里也不熟,表妹隨即道謝想再去問其他的人,沒想到,那姑娘拉起她就跑,詫異的表妹不知道將要發生什么,聽那姑娘跟好幾個人哇啦哇啦一通日語、又鞠躬又道謝后,她終于明白,是這個姑娘幫她問路呢,頓時,無限感激,這還不算完,找到出口出來后,那姑娘執意要跟表妹一起等車,連說帶比劃的意思是看她上車后才放心,因此,那姑娘也成了表妹在日本的第一個朋友高木小姐。
后來,她倆聊起這件事兒,高木說,表妹問路一定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才麻煩別人,否則,一定會自己解決的,因為在日本,所有的人都養成了根深蒂固的“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習慣,一旦尋求幫助,肯定是以一己之力無法解決的事,這種情況下,遇到求助的人,所有的人都會傾盡全力幫他解決,而且,能夠幫助到別人,成了他們認為的一種無尚的光榮。
其實,“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完美效應需要全社會人共同的踐行才可以實現,如果,我們少扔一個煙頭、一點紙屑、一塊果皮,年邁的環衛工就不會冒著酷暑嚴寒一次次彎腰將他們撿起,同時,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是干凈整潔的;如果,我們開車走過水洼地段,放緩速度,慢慢開過,就不會將泥水濺到行人身上,免去他們洗衣和窘態的煩惱,也換來他們從內心對你修養的肯定;如果,我們都能將自己份內的工作捋清、做好,不拖泥帶水地交給下一個工作環節,不給別人添麻煩,而是帶來工作上的便利,那你一定是大家都喜歡和歡迎的那個人,同時,整體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不得不說,“不給別人添麻煩”真的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對己,提高專業能力、提升個人素養;對人,提供幫助、彰顯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