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大街上、餐廳里、還是地鐵中,如今,人們“勤奮”地刷著手機屏幕的景象隨處可見。
在昨天公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992萬人,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手機網民占比達96.3%!手機成為網民上網不可或缺的設備。
除了上網、看劇、聽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手機理財、繳費、叫外賣、騎單車……飛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手機線下支付
讓無現金支付成為現實
在商場、餐廳、超市,甚至是報攤、菜站,人們只需要掏出手機掃掃二維碼就可以付款。這種無現金支付的方式免去了出門帶錢帶卡的繁瑣,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調查顯示,有4.63億網民在線下購物時使用過手機支付結算,比例達到61.6%。其中,有35.1%的用戶表示日常線下消費更多使用手機網上支付,有31.8%的用戶表示更多使用現金、銀行卡支付。
隨著網絡支付企業進軍海外市場,人們在境外旅游時也逐漸能享受到手機線下支付帶來的便利。
手機外賣用戶大軍達2.74億
據統計,如今,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95億,其中,我國手機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74億。
除了送餐以外,現在的外賣平臺也開始利用外賣物流系統提供配送日用百貨、鮮花蛋糕以及送藥、跑腿代辦等生活服務。
共享單車
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共享單車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今年6月,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已達1.06億,占網民總體的14.1%,業務覆蓋范圍也由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滲透,有些共享單車品牌更是開始走向國際。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分析師郭悅認為,共享單車的蓬勃發展,正是基于移動上網設備的普及和移動網絡環境的改善。“公共交通+共享單車”讓百姓出行更簡單、經濟、高效,這正是互聯網服務在線下惠及民生的生動表現。
少兒英語等
在線教育風生水起
截至2017年6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44億,較2016年底增加662萬人,半年增長率為4.8%。其中,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1.20億,與2016年底相比增長2192萬人,增長率為22.4%;手機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16.6%,相比2016年底增長2.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AI(人工智能)技術也在驅動著在線教育產業升級。從“Uni智能學習系統”到“高考機器人”,再到“AI英語老師”,今年開始,AI對在線教育的影響也在逐漸加深。
互聯網百強企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
移動互聯網的服務范圍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離不開移動互聯網的海量數據及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而隨著手機網民規模攀升,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
8月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信部信息中心公布了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其中,與大數據領域相關的企業將近50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近20家。
此外,2016年,互聯網百強企業的互聯網業務收入總規模達到1.07萬億元,同比增長46.8%,首次突破萬億大關。有72家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超過20%,其中有31家企業實現了100%以上的超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