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所謂的“聰明人”對那些簡約而不簡單的哲學視而不見,結果一事無成。反觀那些不那么聰明的人則“學習、借鑒、執行”,最終取得一定成就。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日本乃至全球著名企業家,其一生培育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及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京瓷和KDDI五十余年不虧損,茁壯成長,高利潤發展。2010年,稻盛和夫接管面臨破產的日航,又創造了世界航空公司最高利潤率的商界傳奇。在波瀾萬丈的企業發展歷程中,稻盛和夫先生積累了眾多的獨特經驗。今日知行君與大家分享這位“經營之神”的文章一篇,相信無論是打造優秀企業,還是經營美好人生,我們都能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文丨稻盛和夫
對一個合格的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復雜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懂得珍視那些看似簡單、“引導人們采取正確生活態度的原理原則,即哲學”。這種哲學“不是晦澀難懂的書桌上的學問,而是從經驗和實踐中產生的生動的哲學”。
這些哲學看上去“像小學教室里貼的倫理或道德紀律方面的標語一樣”。聰明的人往往對這樣的哲學一掃而過或視而不見,但那些不那么聰明的人卻極其珍視它,“不僅用腦筋理解,還要用靈魂領悟,使其變成血肉的一部分”。
明代思想家呂新吾《呻吟語》中說“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p>
換言之就是“人格、勇氣、能力”。呂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備以上三個資質。這三個資質如果按順序排列,就是: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謙虛、內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義的勇氣,或者不斷磨礪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須是抱持“正確的生活方式”的人。這就是中國古代所提倡的遠離“虛偽”、“自私”、“放縱”和“奢侈”的人生態度,也就是說,不能虛偽、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在漫漫的宇宙歷史長河中,人生也許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是,我以為,就是在這一瞬間,將生命即將終結時的價值高于生命開始時的價值,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再進一步說,在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過程中,就有人的尊嚴,生的本質。
忽視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一旦產生這種利他之心,人類就能不受世間欲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煩惱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穢才能被消除而顯露出“美麗的心靈”,美好的愿望才得以描繪。如果是遠離自己利益和欲望的美好愿望,那么愿望一定能夠實現,而且能夠持久實現。
我認為人類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悅的是工作。也許有人反駁一個勁兒地工作枯燥無味,他們認為人生需要興趣和娛樂。但是,所謂興趣和玩樂,只有在工作充實后才能體會得到。工作不認真即使能夠在興趣和游玩的世界里得到快樂,那也只是暫時的快樂,一定不能體會到從心底涌現出來的喜悅。在勞動中獲得的喜悅是特別的,絕對不是游玩和興趣可以代替的。認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后取得成功時的成就感,是人世間無可替代的喜悅。
布施就是具備為世間為他人的利他之心。為他人謀利,對他人有憐憫之心。人需要經常有意識地培養這種精神。通過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五個修養的努力,就可以達到宇宙的“智慧”,即參悟的境界。那個時候,就可以靠近制約天地自然力大本理和掌管宇宙的真理,換言之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智慧。
勞動時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悅,在單純勞動中加進自己的創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強制的“被動工作”,而是自己成為勞動行為主體。把勞動當作只是為了獲取生活所需食糧的物質手段是錯誤的。
為家人工作、幫助朋友、孝敬父母——虔誠、細小的利他行為一點點延展為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那樣的大規模的利他行為。人類原本具備希望為社會、為他人做點什么的善良之心。人的內心充滿至深至純的幸福感,不是在滿足自我,而是在滿足了“他人”的時候。
“奉獻于社會,奉獻于人類”的利他精神——即謀求公共利益甚于私利的精神——曾經是初期資本主義的倫理規范?!胺瞰I于社會、奉獻于人類的工作是一個人最崇高的行為”。為了不停留在低層次的利他上,重要的是養成更廣視角看事物,立足更大范圍對待自己的個人行為。
有道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追求利潤并非罪惡。但是,方法必須是符合人道的。并不是不管干什么,只要能賺錢就行,為了獲取利潤必須走正確的道路?!罢嫔倘隧毸伎土t己立”?!皠訖C善則事必成”。
人生受“看不見的手”的駕馭。而且,“看不見的手”有兩只。第一只手是命運。另一只手是“因果報應的法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不是宿命,能夠通過因果報應的法則而改變。上天決定的命運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不斷思善事、做善事,因果報應的法則就能發揮作用,就能度過一個比命運好得多的美好人生。
“行善而不見其益,猶如草里冬瓜,自行暗長”。因果報應需要時間。牢記這句話,不要為暫時沒有好的結果而焦躁,每日孜孜不倦、一心一意積累善行,最終一定會有好結果的。
宇宙自身具備使一切更好的意志,促使從屬于它的一切萬物成長發展。因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不斷成長、發展是必然的,我們人類也不例外。如果思維方式、生活態度與宇宙的意志相同,工作和人生必定都會通暢順達。
我認為人的內心有多重結構,是由多個同心圓分層組成的。從外層說起:1、知性——后天掌握的知識和倫理;2、感性——掌管五感或感情等的精神作用;3、本能——為了維持肉體的欲望;4、靈魂——是圍繞在真我之上的現世的經驗與孽;5、真我——在內心深處,是核心部分,充滿真、善、美。
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并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煉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除此之外我以為沒有別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