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約號。自認為是個守規矩的人,即使有熟人也會很認真的排隊。等候的過程中就看到了下面的一幕。
一個小姑娘,應該是研究生,正圍著老師。一臉虔誠的看著老師,還不時的沖著患者微笑。她的導師正在給一位患者看病。我一直以為有兩個職業是非常需要愛心和耐心的,一個是老師另一個就是醫生。
由于預約日期出了問題,需要到繳費窗口先退號再重新預約。退號后返回診室剛好碰到小姑娘從診室出來,準備離開。就多嘴問了句:“診室有電話嗎,可-----”,還沒等說完,小姑娘一個白眼就把我翻出去好遠,一臉不耐煩“沒有”。
我想說“我有你導師的手機號”,轉念一想,又何必和一個小朋友計較。
本來也不是為自己問的,只是看到旁邊有位大娘很遠跑來,只是為了問一個藥品服用的問題,如果有電話完全可以通過電話咨詢。而且大娘腿腳還不方便。
于是到診室問了主任,主任回我“你直接打我手機就可以”。
“辦公時間不打你私人電話。”
“啥時學這么矯情了,電話是XXXXXXXX,我一會發你手機上吧”。
“我幫門口的阿婆問,大老遠跑來就為問個藥品服用問題”。
“恩,讓她先進來吧”。
我只想說,小姑娘運氣比較好,我不是個是非之人。靠“變臉”吃飯的人并不是每次運氣都可以這么好的。
突然想起一位老朋友和他的一位學生。老朋友是一位知名學者。有一年他的課上有一位學生總是坐在第一排,還時不時的與老師互動。讓朋友很感動,老師也是人呀。課上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天學生來找朋友,說是想要出國深造,問能否幫助寫封推薦信。有了課堂上的交流,朋友自然欣然應允。然后,然后就是寫完推薦信后再也沒有見過這個學生。記得朋友最后說了一句話:“這個孩子走不遠”。果不其然,畢業前后因為誠信問題被國外老板列入了黑名單。有時“太聰明”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