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時候,晉國有個貴族介子推跟晉文公重耳一起逃亡到外國去。當時晉文公在本國是應當繼承君位的王子,文公因他的老子晉獻公想把君位傳給幼子,重耳在國內呆不下去了,才流亡外國的。
在外國,重耳生重病想吃肉,無錢買,介子推就割股燒湯給他進食。十九年后,得到秦國幫助重耳才回國做了國君。回國以后,凡是跟他出國的人都封了官,唯獨就把介子推忘記了。介子推不求名利,不圖官職,后來他和母親一起隱居綿山去了。
晉文公得知介子推走了,才知道自己把事情辦岔了,覺得對不起介子推。于是,就派人到綿山去找他,不管怎么找,也找不到他。后來有人出主意:“放火燒山,他不就出來了嗎?”晉文公聽了,覺得有理,也就同意了,真的放火燒了山,誰知介子推靠在一棵柳樹上被火燒死了。
介子推被燒死于綿山
燒死介子推以后,晉文公心里感到非常悲痛。他想:“這樣一個功臣被燒死了,怎么辦呢?”因為介子推死的那一天,是清明前一天,于是他就把清明前一天定為寒食節。在這一天不準許人家冒煙,完全吃冷食。另外,又因為介子推死在柳樹下面,就叫各家門口屋檐下插些柳枝條,以此來表達對介子推的悼念。
為了長期紀念介子推,文公又把燒死的那棵柳樹做成木屐子,穿在腳下,以后一想起介子推就看看腳下的木屐子,還連呼:“足下,足下”,就等于見到介子推了。
延伸閱讀:寒食? ? 唐? 韓翃
? ? ? ? ? ? ? ? ?春城無處不飛花,
? ? ? ? ? ? ? ? ?寒食東風御柳斜。
? ? ? ? ? ? ? ? ?日暮漢宮傳蠟燭,
? ? ? ? ? ? ? ? ?輕煙散入五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