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
1 宏觀經濟學
1.1 微觀經濟學關注供給與需求,宏觀經濟學關注加總變量之間的關系
1.2 邏輯
1.2.1 加總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難確定,比如,你出門是否需要添一件衣服取決于當地的氣溫而不是全球平均氣溫
1.2.2 微觀現象與宏觀現象因果關系不顯著,比如,每個司機看15秒熱鬧,可能造成高速公路幾小時的大堵車
1.2.3 影響因素多而案例數據少
1.2.4 經濟現象和政策措施之間存在時間滯后
1.2.5 政府很難把運動員和教練員身份分開
1.3 感悟
1.3.1 宏觀經濟預測,不準是常態,準確了是偶然
2 貨幣
2.1 貨幣像語言一樣,是一種自發秩序;最大的作用在于人們相信他有用
2.2 邏輯
2.2.1 貨幣可以避免我們在交易的時候對雙重偶然性的要求
2.2.2 貨幣可以降低質量檢驗的成本
2.2.3 貨幣增加了交易
2.3 感悟
2.3.1 我們今天社會的秩序,不是某個人設計的,而是無數人用行動匯合而成的
3 貨幣創造
3.1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
3.2 邏輯
3.2.1 紙幣替代金銀,本身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
3.2.2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能力跟法定準備金率成反比
3.2.3 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都可能遇到流動性困難和資不抵債,第一類困難應該救,第二類困難不救
3.3 感悟
3.3.1 大而不能倒,不管多可惡,但這是事實
4 中央銀行
4.1 中央銀行擁有貨幣發行權
4.2 邏輯
4.2.1 一個國家發行的貨幣使這個國家發行的負債證明書
4.2.2 誰發行貨幣誰就能憑空的占有一定的社會資源,這是鑄幣稅
4.2.3 中央銀行控制和調整一個國家貨幣的發行量和流通量,還要充當商業銀行的最終貸款人
4.3 感悟
4.3.1 鑄幣稅的誘惑太大,在沒有監管的政府,真的禁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