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了《假期補周末補,為什么學生成績不提升》后很多家長和我聊天說,那到底要不要補課?
補不補課的核心在于學生,學生獲取知識的源頭在于教師。如果老師的講課習慣都是從簡單到基礎再到拔高,學生的學習習慣也能跟著老師的思維,成績不算太差,完全沒必要隨大流雞娃內卷去補課。
首先說說假期預習,有下面問題之一的則宜參與:
1?內卷成風,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了補習,老師上課不得不把知識點講完跳過基礎題到中等難度題,很容易聽不懂,做題慢,長期下去成績自然會下降;
2?部分重點中學的學霸自學能力強,學校的目標在中高考追求高分,老師認為課本簡單,往往跳過課本知識去講解課本延伸知識或者高階的知識而你自身自學能力不足時;
3?反轉課堂。現在很多學校采用學生自學+討論+老師答疑的方式,學生自學能力不足,習慣于傳統老師講授的方式的學生。
假期由于時間長且沒有學校考試成績的驗證,假期補課市場魚龍混雜,建議擇優選擇。
然后說說學期內補課的問題。學生的學習任務是學習,學習的源頭來自老師和學校,所以幾乎每個家長都會擠破腦袋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孩子弄到重點學校重點班級。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尊道的傳統,受傳統文化和其他因素,很多人把教師這一職業過分的神圣化,認為至于有問題一定是出現學生身上,但對學科的理解深刻、表達能力強、懂學生心理、懂學習策略的老師又有多少?即使遇到了也不一定適合你。特別是不可否認還有些老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師素養很高,但是表達風格有限,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來;還有不排除個別老師教學認真負責但業務能力不足等。
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有四種選擇方案:
第一,遇到沒聽懂時即使舉手讓老師再講一遍,或者課后像老師請教。
第二,不僅可以向老師請教也可以和同學討論。往往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往往更輕松、更頻繁,效果也更好。
第三,教輔資料。很多教輔資料都是名師參編的,內容也比較詳實,也是一種查缺不漏的途徑。
第四,課外輔導。很多學科的學習都有一定的連貫性,這部分的知識沒學好往往是前一部分知識不牢固,如果自學能力不足還是建議找課外輔導把欠下的帳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