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斗牛

文\云霧山的星空

#1娛樂篇

曾經,我有一個身份,名不見經傳的牧童。

那時,家里還養著讓我有所牧的牛,牧過黃牛,也牧過大水牛,小牛犢也在其中啦。

那些年,我們村牧童隊伍可謂強大,每次出村都特別拉風,氣勢杠杠的。

我們除了放自己的牛兒外,也會幫鄰里看守他們家的,因此出村的隊伍著實龐大,牛兒排成一長隊,有紀律的往山上進發,我們牧童隊斷后。

我們知道,要不是那路那么小,它們能這么有次序排隊前進就怪了,出了家門就可以肆意妄為了,它們真是這樣。

放牧是件快樂的事,不僅不用隨父母下地干活,還可以盡情的玩耍,最主要的是還可以看到激烈的打架場面,當然是牛打架了,我們牧童是很和諧的。

我們牧童隊進一次山,幾乎帶領著全村的牛,大的小的,公的母的,帥的丑的,忘了牛沒帥丑之分吧,不就那樣嘛。

有時剛到村口,有些頭皮癢癢的就杠上了,為了不擾亂我們的行程,我們會拿著細長又有韌性的竹條上去給鬧事的一頓揍,它們自知理虧,便趕緊跑到前面隊伍去了,這才消停下來。

有時它們杠得厲害時會連累到旁邊那些乖乖牛,給人家推到路坎坎下邊或者路邊小溝溝里去,我們看了笑得合不攏嘴。

到了坡上,原先還算整齊,還算聽話的隊伍一下沒了組織,沒了紀律,大家都散開了,自己找吃的去了,很少成群結隊一塊,怕互相搶吃的吧。

我們到了坡上也就懶得管它們了,任它們鬧,任它們耍,只要沒跑丟就好了。

當我們玩厭了,就開始去找牛兒了,不是要回家了,而是我們想看表演了。

之前皮癢鬧事的讓我們趕到了一塊,我們給它們機會杠到底。

有時候這招很有效,還沒趕到一塊呢,它們就已經準備好了戰斗的架勢,眼神里充滿著殺氣,頭更是扭著朝對方,它們才不會因為誰角長就怕,它們是拿實力說話的。

突然,原本還靜靜瞅對方的場面打破了,打斗開始了,著實激烈。

草地讓它們給弄出了一條條小溝,還有好些大坑小坑,草皮是受害者。

那溝就是它們腳拖出來了,力氣大的使勁往前頂,力氣小的頂不住了直接被推著走,四肢踩著草地不動,卻被頂推了好長距離,通常這種情況我們都在旁邊喊好,雖然不知道它們聽得懂不。

地勢不是很平,誰在下方都會吃虧,所以一邊在戰,雙方都找機會換到上方,換來換去,你頂我推,進進退退,把好好的草地踩得稀巴爛,光看這就知道戰斗多激烈了。

聽著兩顆腦袋碰撞的聲音就挺嚇人的,不過習以為常了就沒那么擔心,靜靜的看著它們表演。

有時會有一方被逼到小樹叢里或者石堆旁,有時腳下一打滑,那踉蹌的動作也讓我們笑了半天。

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頭勇敢的牛,它和大自己兩倍的塊頭斗了半天,從這邊打到那邊,又從那邊打回來,覺得它們就是為打架而生的。

它雖瘦小,但是技術還算可以,武器也是挺厲害,比對方的角要長要尖,給對方造成不小的殺傷力。

有時它們打著打著,突然就一下轉頭去吃草去了,像是商量好先補充體力一樣,我們看得還不過癮,就會又把它們攆到一塊,不過通常它們也就做做樣子,不會真刀實槍的干,估計累了,我們也就不勉強它們,讓它們吃東西去了。

搞笑的是,等準備回家了,把隊伍召集到一塊時它們又打起來了,這唱的是什么戲我們是不知道的,反正擾亂隊伍了就會遭到我們的又一次伺候。

打架這種事情不止是公牛的事情,有時帶著小牛仔的母牛打起架來不輸公牛,可能是母愛帶來的力量吧。

小牛仔打架那就是另一番風味了,看上去就是在撓癢癢,兩顆腦袋碰一下就會在那里跳來跳去,好像是受驚了。

牧童生涯里看過精彩的打架場面,把牛角打斷,鮮血一直在滴只能算是一般,打架打到從山腰滾到山腳,重重砸到石頭上,肋骨砸斷,牛角也碰斷了,這算是第一。英雄注定載入史冊的,它讓我記住了。

娛樂式的斗牛也斗出了不一樣的精彩,短暫的牧童生活也過別有風味,可惜,再也沒牛放了,哪怕有牛,也沒有那一幫牧童了。


#2 決斗篇

小時候最為喜歡兩個個時間,過年和過節,不止因為熱鬧好玩,因為有錢。

在我們那邊,過年過節都會有活動可看,也是我小時候有錢可花的時節。

春節運動會,很多地方都會舉行,有一個村寨單獨承辦,也有幾個村寨聯合舉辦的,差別呢就體現在獎金和觀眾上面,獎金高了,參與者也會多,觀眾自然也會多了。

下面就要講講決斗版的斗牛了,每個地方的盛會都少不了的項目。

盛會設置了黃牛斗角和水牛斗角兩個不同類別的比賽,獎金呢水牛要比黃牛的要高,至于為什么,我想水牛決斗殺傷力大是主要因素。

由于我們生活在農村,斗牛場地自然不會太高大上,而是牛兒熟悉的地方,田野上。

盛會開始了,觀眾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去觀看,像斗牛這樣精彩的節目觀眾自然不會少。

觀眾會站在田埂上觀看比賽,站在比賽場邊的田埂上是需要勇氣的,雖然說這里靠得近,看得比較清楚,但是這里也是最為不安全的。

田里泥土比較松,比賽的牛在里面打斗,把土踢得飛來飛去,有時雙方互相把對方的頭壓到土堆里去,兩個都臟兮兮的。

左擺一下,右擺一下,牛角間碰撞的聲音很輕脆,頭骨之間的碰撞更是砰砰的響,觀眾就喜歡這樣的聲音。

要是一方突然發力,把對方往后推了好長距離,觀眾就會掀起一陣高呼,你在遠處聽到高呼的話,一定有精彩的瞬間。

當一方估計自己斗不過對方準備逃跑,節節退后,轉頭就逃跑時,觀眾響起一陣又一陣歡呼,為勝利的一方歡喜,為惜敗的一方嘆息,這就是我喜歡來看斗牛的原因,這里激情永遠不會少。

觀看斗牛是有風險的,比賽勝負雖已分出,但是雙方追逐賽才開始,有時逃跑的牛會往人多的地方跑,會帶來一陣陣騷動和緊張,偶爾會有人在躲牛時摔倒,還好沒多大礙,所以,有機會去看的,記得要離得遠遠的。

對手認輸了也不放過,這是水牛打斗里面時常上演的一幕,可能黃牛比較懶,才舍不得體力去追認輸的對手。

九月九日重陽節,六月六啥節日來著,還有什么新米節,加上好多地方特有的節氣,看正式斗牛的機會是很多的,不過那是以前,現在想看也沒時間去了。

決斗版的斗牛是很慘烈的,最終榮獲大獎的參賽牛也是遍體鱗傷,額頭也碰出了血腥,脖子周圍也讓對手尖利的牛角傷得不輕,但是它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值得我們歡呼,更值得它主人的疼愛。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