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曉風習習,晨霧繚繞,跟隨著三三兩兩早起的人們,我來到天梯腳下。抬頭望去,這一條通天的石階在兩旁樹木的掩映下,時隱時現,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 ? ? ? 信步走上石階,在平臺上歇息片刻,看看兩旁的小攤,再望望山坡上隨處可見的茶樓、游樂場、臺球室。每到周末或節假日,大人們帶著孩子在這里休閑玩樂。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套圈圈、打地鼠、逛鬼屋、坐飛船,樂此不疲!大人們悠閑自得地喝茶、聊天、看風景,逍遙快活!商販們熱情周到地招呼客人,忙碌又充實!想起我當年由這兒登荒山小道去仁壽師范求學的情景。那一條山路,其實都稱不上路,狹窄彎曲,平常是少有人走的,只是我們這一部分上山的學生貪近,有時會在這里攀著山中的樹木而行。我背著背包,小心翼翼,氣喘吁吁,也不記得曾摔倒過多少次。如今再看看這青石板鋪成的14米寬的平坦的石階,不由得倍感溫馨。
? ? ? ? 登上半山腰,這里有一條由北向南的水渠,猶如一條圍繞在山間的腰帶。水渠邊是一條鋪滿地磚的十來米寬的天街,天街中間有許多花壇。天街旁是一排排哨兵一樣挺立的柳樹、槐樹。婀娜多姿的柳枝,沁人心脾的槐花,含笑怒放的三角梅,蒼翠欲滴的萬年青,把這條臨河而建的天街裝點得優雅而嫵媚。人們在這里悠閑自在地散步、品茶、聊天,多么愜意!回想當年我們讀書時,這里的水渠邊只有一條一米左右寬的山路。周末時,師兄師妹們常常從學校后門溜出來,三三兩兩相邀同行,這條小路上留下多少青春的足跡,也曾記錄著多少浪漫的故事。不經意間,已是二十幾載的光陰荏苒!回頭再看看天梯中央的石碑,上面刻著:建于1999年6月,竣工于2OOO年1月。記得天梯竣工這一年的春節,我抱著半歲的兒子,帶著兩個小侄子在這里追逐嬉鬧、拍照留念。如今這仨小子都已長成大小伙子!而我們的雙鬢也平添多少白發!時間真如白駒過隙!
? ? ? ? 沿著天梯,一鼓作氣共登368米7O9級,就來到天仁公園。只見一塊巨石赫然立于眼前,石頭正前方刻著蒼勁有力的“仁”字,下面是隸書體的“仁壽賦”。這塊高9.9米,寬6.6米,厚3.3米的石頭背面有一個大大的篆體“壽”字,下面是行云流水的“仁壽之說”:“博愛曰仁,長命為壽。仁為德先,壽乃福首。思我仁壽,數千載而今,仁人輩出,名彥風流!? ”念及此,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仁壽乃仁人之城,福壽之鄉!環顧天仁公園,仁義牌坊莊嚴矗立,仁壽石古樸典雅,兩排銀杏樹枝繁葉茂。早起的人們正忙著鍛煉呢,有的專心致志練太極,有的精神抖擻跳健身舞,有的在器材上健身,還有的三五成群在徒步。愉快的談笑聲、優美的樂曲聲、鳥兒的啼叫聲,奏出了一曲歡快動聽的清晨交響樂。眺望對面連綿起伏的飛泉山,俯視山下高樓林立的仁壽城,不由得感嘆這幾年仁壽的飛速發展。
? ? ? ? 仰望山頂的仁人樓,它巍然屹立于云霄,仿佛是托塔李天王手中的寶塔,它讓翳嘶山平添了幾分靈氣。沿著陡而急的石階再登大約3OO級就來到寶塔下。恍恍惚惚間感覺自己好像飛上了云端。舉目四望,只見遠處的山、山下的城全籠罩在晨霧之中。半山腰的樹、房子也是隱隱約約。美麗的天仁公園憑空而建,恍若仙境。想起了李白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又體會到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 ? ? 站在天梯之巔,任晨風吹拂,任思緒飛揚。竟然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感慨。這是一條連接天上和人間的彩虹。這是一條通往過去和未來的道路。遙望北方,多少莘莘學子正在考場奮筆疾書,書寫著未來和理想。有朝一日,當孩子們羽翼豐滿,飛向世界各地,在游子的懷鄉夢中,一定會有一條美麗幽雅、巍峨壯觀的通天之路一仁壽天梯。
? ? ? 它詮釋著仁壽人民世世代代勤勞樸實、堅強勇敢、拼搏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