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久前,和一個同學交流,我問她,你有什么一直堅持下來的事嗎?她說:“吃飯呀。”我問:“還有呢?”她想了一會,說,“學習吧”。由此發出些感慨,且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 ? ? 有句話說,21天養成一個習慣。雖不盡然,但也有一定道理。一件事情,做久了,也就慢慢成了習慣。堅持的力量是強大的。而這,需要極高的自律。嚴格要求自己,不浪費時間,惜時如金,做該做的事,堅持住好的事情,不管有多大的困難。《肖申克的救贖》里,安迪為了自由,堅持十九年挖隧道,終于在第二十年,成功出逃。當然,他的離開還有其他原因,我想最重要的基礎是希望和堅持。至于發現真相,典獄長繼續利用他,就是導火索了。在他寫給好友瑞德的信中,他說,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the ?good ?thing ?never ?dies.是希望支撐著安迪,而更是堅持讓他有了重獲自由的可能。影片中,在一個暴風雨之夜,他由隧道逃出,在一條河里,他仰面朝天,接受風雨洗禮,那一刻,他一定是幸福的。自由,就是對他的堅持最大的褒獎!
? ? ? ?當然,影片展現的只是極端的一種狀況,在當下,我們一般不會有為自由而堅持的經歷。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瑣碎的小事。而就是這些小事,堅持下來了,也是巨大的力量。
? ? ? ?國外有位媽媽,從女兒出生起,每天給女兒拍一張照片,堅持十多年,那堅持的是滿滿的母愛與感動。2016感動中國人物支月英,扎根鄉村幾十年,教育了兩代人,那堅持的是師愛與孩子們的夢想。耶魯大學畢業的秦玥飛,堅持到農村服務百姓,大學生村官六年與村民同吃同住,為他們謀利益。他堅持的,是對土地和人民的愛與青春夢想。他們,都是把小事堅持下來,從瑣碎到不凡,打動了你我,感動了世界。
? ? ? 再說下我自己,很開心的是從初中到大學,一直堅持讀書。文學的,歷史的,法學的,勵志的,都有涉獵。而且堅持做讀書筆記,中學時代一年一本,大學后又記了兩本。這些,都是日積月累的,也成為現在寫作的基礎。其次,就是寫日記,從大一到大三,已經記了三本。我想這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時間的印記。若干年后,我再翻看它們,會想到,原來我的大學是這么度過的,那更是對青春的紀念。再有就是運動,中學時學校里一起組織每天跑兩次步,大學后慚愧的是一直在斷斷續續。最近終于重新開始,每天三公里,堅持了兩周。我還會繼續堅持下去,為了健康,為了更好的自己。
? ? ? 人生在世,應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而促成理想變成現實的,就是行動,持久的行動! ?所以,問問自己,除了三餐,你還在堅持著什么呢?
? ? ? 借遲子建《泥濘》中的一句話,“你是否還愿意在泥濘中跋涉一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