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幸運女孩的成長歷程,楊超越都自愧不如。轉發錦鯉沒有用?看了她的故事,你會變得更幸運!(?′?`?)
嘿嘿,被騙進來了吧?誒,別走別走,雖然沒有100個但是還是有不少呢。至于超越妹妹和我誰比較幸運我不知道,但是看了這篇文章,你一定會變得更幸運。
不信?這里坐,我跟你慢慢說。
一、心智初開
1.前50個故事
前50個幸運的故事當然是發生在童年和我的青春期啦。
我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四線城市家庭,爺爺是農民,父親這代才開始讀書改變命運,當了老師進了城。雖然我媽讀書不行,但我小時候還遠在果園難得能接觸的外公,那個年代少有的大學生。
我幸運的有一個無拘無束的童年,而且很多東西都靠天分就能得到不錯的成績,于是我不知努力的度過了我的初高中,成績從重點中學的年級前三到最后就考了個二本(甚至一模時還是三本成績),而當年我的朋友們,分布在各個985211,大多數斷了聯系。
所有福音都是詛咒,于是,用了整整18年的時間學會了的事情是:努力,太過重要,光陰,不可再虛度浪費。沒有足夠的努力,砸在你頭上的幸運,也是會自己溜走的。
這之所以是一個幸運的故事在于,我再也不敢停在原地,我已經浪費了半個青春,我必須加速向前。于是,才會開始有接下來的故事。
而后面我才知道,這其實還是一個關于心智、視野、原生家庭等等的教訓。
但后來的后來,我也與自己和解。那都是我身后的腳步,喜歡看各種動漫和打游戲的那些日子,也給了我無窮的想象力、審美和有趣的靈魂,唱歌、繪畫、手工、樂器、攝影,甚至田徑隊的經歷,我青春的時間獻給了這些美好的有意思的東西,不是也很棒么?
2.偶遇知乎與學生會
而我想說的第一個幸運的故事,其實現在很多人看起來很莫名其妙了,沒錯了就是遇到知乎。
我不記得是如何遇到的知乎,是進入大學之后的事,但我之前從未在哪里接觸到過人生如此廣闊的可能性,這么多各種各樣的知識,讓我知道了原來還可以這樣對待自己不會復返的時間,對待自己僅此一次的人生。
我遇到了戰隼、劉未鵬、采銅、動機在杭州等等,幸運的是那時幾乎是他們活動最頻繁的時期,被我趕上了。而他們又讓我知道了時間管理、各種各樣的工具、書籍、還有心理學的神奇之處……
也誤打誤撞在網易云課堂看波波羊老師、雷子的簡快閱讀,秋葉大叔,TED等等。
我開始看《小強升職記》、《暗時間》、《把時間當做朋友》,學習NLP、戰拖、時間管理等等。
原來精神上的收獲和成就感是如此的令人快樂。
尤其是讀《把時間當做朋友》的時候,直接是我的心智開啟讀物,原來,自己的大腦不是自己,“自己的大腦”是屬于自己的,我們可以質疑他。李笑來老師還告訴了我,時間是不可被管理的,是要去直面現實,與時間做朋友。
這些概念是有復利的,當你知道之后,潛移默化中就決定了你很多決策與別人不同,再在人生這條時間軸上,蝴蝶效益般的不斷放大著影響。
于此同時,另一個幸運故事也在發生。
我還神奇的只是因為想要綜合成績加分加入了學生會,卻剛好因為學長問了一句“誰會PS”時舉了手,而被調入了宣傳部。
我開始學到怎么寫新聞稿、接觸到了會議攝影、被磨煉了PS技能。在別人荒廢時間的時候,一直保持著忙碌的狀態,在這所二本院校,可能幫我奠定了我大學與其他同學不同的基調吧。
接下來的事情滾雪球一樣的發生著。
本來就熱愛攝影的我,借學生會的單反(又是幸運哦,學生會我進來那年剛買的單反)感受到了那種記錄光影的美好,也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又因為自己學習+學生會、班委、比賽得獎的加分,我拿到了國家勵志獎學金,用自己的錢買了屬于我自己的單反,才發生了接下來的很多故事。
而PS技能的磨煉,讓我在大一暑假,在一個看到一個ps學習群有人在找平面設計時,我可以不膽怯的接下。雖然只是幫微商做宣傳圖的工作,作為大一學生,能足不出門每天花點時間就能月入兩千真的還是挺驕傲的~而且更重要的是,ps技能也在這段工作期間得到了極大的鍛煉,也才繼續有了接下來的故事。
現在想想看,從學習PS我固定下來的一個習慣就是,先去看高手怎么做的,好在哪里,先抄后超(被很多ps和ppt大大們證明過是最正確的學法),從那個時候起可能就開始有這種意識了,我也是這樣教自己的部員學ps的。
而且自己會制作的就明白,再好看的圖片也是找來不同的元素然后進行結構排版,給每一個部分不同的屬性處理,這個思維可以遷移到很多地方。
在當時發的動態里如此對自己說:
終于開始相信,一切你看不到結果的用心和努力,也會終有一天有所報嘗= ̄ω ̄=
因為,整個學生會只有我一個人會做海報啊,我熬夜做海報的無數個夜晚里,沒有想到,這些獨自奮戰的夜晚啊,其實也是個幸運的故事。
3.我的大一
這是我的大一。
忙碌又美好的大一,最夸張的時候時候有5個活動擠在了同一個下午。
各種各樣的比賽我都參加,拿了獎的比賽就有辯論的、ps的、攝影的、朗誦的、插花的、唱歌的。
各種各樣的舞臺我都上,社團的晚會和活動、學院學校的晚會和比賽,一個晚會我能有三個節目,到后面有的時候主持還是我。
我就這樣把自己從一個不敢和陌生人說話、怕和老師提問題、想到有人看自己就緊張的內向怕生的小姑娘,慢慢變成了一個獨擋一面的成年人。(我還成為了當時大學物理課老師全班最喜歡的那個學生,對于以前的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把自己一點點打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困難,想想看,也正是這份忙碌,讓我對自我管理和時間管理的需要那么迫切吧。
翻到大一暑假的時候嘗試寫的第一篇輸出,稚嫩得不行,但正好關于知識樹。
果然,有記錄才有讓時間留下了刻度,可以回看一下那時的自己,如何未曾饒過歲月:
? 本來今日計劃中寫的是:時間管理,上進與接納的心理記延展的研究報告的,但是鑒于第一次寫,就寫先自己實踐過來到底做到了些什么,滿滿鋪展開。晨間日記中給自己的要求是:不要太力求完美,注重體系建構。所以先讓我們畫一棵技能樹吧。
自心性開始開啟,明白了閱讀的重要性之后,下載了很多電子書,本著磨刀不誤砍柴工,看了不少關于閱讀方法(point1)的書籍(其實是網易云課堂的課程)(前段時間看知乎周刊整理了讀書的導圖和一些摘錄,可以更講一講了),接著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開始戰拖(point2),看了相關的知乎的相關回答和一些別的資料,覺得從自控力(point3)和時間管理(point4)開始
囤電子書那會兒在云盤下載了一個視頻課而知道了網易云課堂的平臺,從此走捷徑化看書為聽“輕松讀書”和“簡快閱讀”,涉及到快速閱讀(point5),更正確的思維方式(point6),好的行為習慣和習慣本身(point7),整理術(point8),自我管理與做計劃(point9),以上其實最后想想看收獲其實除了視頻截圖以外的記憶不是很深,但是那段時間形成的學習狀態很好,耳朵和腦閑著的時候幾乎都在網易云課堂和滬江網校聽課程,記憶法(point10),思維導圖(point11),攝影知識(point12),和日語。自己也閱讀了一些書,除了不疲勞的生活(point13)外都概括在上了。
有空也會聽些TED的演講,世界很大,很豐富很多彩,厲害的人總有他們的方法和發現,創新和體驗,更想往前走。
周末時間更多的進修了PS技能(point14),攝影功力也上升了很多,看過武志紅的博客后,對對我有幫助的心理學(point15)很有興趣了。
工程制圖課的作業讓我在畫室呆了快一個月,不過畫圖的時候腦子是閑著的,那些日子一直在邊聽羅輯思維和曉松奇談,了解了無數并不廣為人所知的歷史文化和有意思的知識,對世界的好奇心越發膨脹了。
因為這半年以來的自我培養,把自己拔高到更高的地方,把每件事都當做可以鍛煉到自己的事而不再害怕競爭和未知的困難,于是還是決定競選,鍛煉自己得以兼顧的能力。
假期有更多時間看書和履行一切計劃,學會并熟練了雙拼,進修了PS(人像和調色等方面),看了更多之前沒時間看的課程和書,多了好多導圖和摘錄,正好適合寫報告整理一下。
旅行回來后嘗試了34枚金幣時間管理法和晨間日記,很不錯,從此更加自知所得,更多思考和實踐。
方法需要一點點實踐,而我還在路上,記下自己的腳印,在這里,與君同行。
有意愿無能力的階段吧~但這個記錄這就幫我想起來很多東西嘛~
比如當時每天早上起來填晨間日記,是當時流行的嘛~
再然后用艾力的34枚金幣法記錄時間開銷~
非常可視化的一個時間開銷記錄工具了,肉眼可見的看到,每一周,高效工作的時間(金色)的占比都會變得更高~
因為表格只能用電腦記比較快捷,但后面不大方便,就轉用了“愛今天”app……直到上次翻了一下,發現它把我18年以前的記錄都弄丟了,只留了我累計記錄投資的時間……現在想想心都是痛的T^T
本好運女孩,15年8月底又驚喜的在自己的堅持下,意外的獲得老爸的支持,get了kindle,而那時候萬讀還在,還能推書~
越看越感慨,好時光全被我趕上,可以肆無忌憚的查書推送書看書,再把筆記倒到印象筆記上,特別的安心。
也因為只支持倒到印象筆記,所以下決心從有道云筆記搬到印象筆記。也沒想到,印象筆記后來又成了我的一個幸運故事。
4.跌入深淵
當我認為生活就會這樣一直積極向上的走下去的時候,我從沒想過,這么快就迎來轉折。
我在兩個月內接連失戀了兩次……一段是從高中堅持過來的異地,沒有熬過現實,在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被甩;一段是本以為遇到相同志趣的靈魂伴侶的拯救,結果因為上一段的陰影的影響,自己只當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識人不清,對方其實本性自私,看到我光鮮下的脆弱心靈給他自己的效率帶來負擔后,毫不留情的丟下了我,當時內心不夠堅強、總會無法避免的依賴的我,還跑去倒追,自尊心一次次被凌遲。
這還不是最糟的,本就因為效率喜歡特立獨行的我,因為可能是獨生子女還沒有學會集體生活、和許多年后才知道的ADHD的問題而帶來的一些問題為導火索,在寢室被近乎孤立了。
瞬時間,跌入了抑郁的深淵,所有的積極,所有的積淀,在抑郁心境下沒有任何調用的辦法,只能不停的下墜,下墜……
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起床,對一切都失去興趣,又為什么入睡是這么困難的事情,向別人求助總覺得自己好沒用,覺得為什么要一直打擾別人麻煩別人?
沒有人可以說話,又被敬重的老師撕開傷口指出自己“像一個黑洞一樣”,越發不敢和周圍人傾訴,特別怕給別人帶來麻煩,怕印證老師的話,陷入了自我無意義無能的循環,沒有人拉我一把,連天氣都一直陰雨……
可我還是幸運的,如果不是之前那一年學到的看到的經歷過的東西,我心中不會始終有火焰,即使弱小如火星,始終沒有被熄滅。
我也不會知道,只要肯去尋找答案,問題多多少少會被解決,哪怕,只是變好一點點。
即使再困難,我也會掙扎,即使再怎么瘋狂的質疑自己,我也還有一點點相信自己的證明;即使再痛苦,即使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向上爬哪怕一厘米,也沒有真正的放棄我自己……我是幸運的啊,不然,如何想象后果會怎樣呢?休學治療,或者走不出來,或者……
我開始看更多的看武志紅,看張德芬的四部曲,看當時還看不懂的《正見》,還幸運的遇到了《心靈寫作》,我手寫我心的開始與自己對話,安撫自己,陪伴自己,一點一點洗刷自己,把自己撈出來。
這個過程很漫長,也可能會留下疤痕,但幸運的是,我開始一天一天一點點一點點好起來了。
慢慢我開始慢跑,學會記下每一天幸福的事情,以及把內心的聲音寫下來,這些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
后來有不少人在抑郁心境、抑郁癥的邊緣問我如何解脫,我都會記得這段歲月里這三件事對我的幫助,并推薦給他們。
我也學會了認知和心靈成長的重要性,也第一次知道了信念和積極的內心會給人怎樣的改變。
追求工具和效率的我幸運的有了追求認知信念上成長的意識,幸運的在這次經歷中,認識到了心理學對人們的重大價值。這件事非常大比重的決定了我考研的方向,改變了我之后的整個人生,給了當時猶豫徘徊了太久的我決心,朝向了我夢想事業進發。
二、高效能成長
1.得遇良師
轉眼已經大二下學期了,宣傳部部長的工作已經熟練,也幸運的剛好找到在學校周圍創業園一家廣告公司做設計師,單反也到手了,時不時會在空間更新自己的作品。(順便在這里把這些年的一些作品都放上來吧~)
日子好像就這么過,但是內心的火苗讓我對生活不可能停下腳步。走出深淵,我更向往藍天,只是行動力還是巨大的問題,意識層面上的阻礙也非常巨大,又讓我一邊痛苦一邊快樂了。
當時記錄下的文字:
對自我的追逐失去了初心就變得疲憊,惹得一身壓抑,惜時如命,為此也自私的也忽略了身邊人的很多感受,而且最多的情緒就是因為沒做到對自己的要求而對自己的責備,雖然恍然也向前走了很遠,但把自己和心都活得太窄太窄了,遠沒有大一開心。
直到,16年5月,我知道了易仁永澄老師。
真的非常是時候,從那以后我才找到了我真正需要的,也真正適合我的成長理論,開始研究原理,補課程,讓我真正了解到是什么決定著我們的行為,怎么樣持續、高效能、成長。
其實之前也學過不少老師的東西,但是都沒有永澄給過我的這種感覺,可以說很多東西剛好是與我自身的特質不謀而合的,比如價值思維,和那種工科生的理性推導,但又不失感性的激勵等等……
那些想辦法設鬧鐘搶名額參加各種訓練營的日子,不得不說,這些訓練營真的完全就是把我拔高了,來一個營我就能熱血滿滿的向前跑很遠很遠,而且收獲到的理論體系也超級有效的改變了我的思考方式。思考方式更清晰、解決問題更精準之后,萬事萬物好像都沒有那么難了。
那些“白兔愛肥鵝”,“排毒潤膚霜”(信念模型的簡稱,搜索可了解詳情~),把我的內心建設得越來越穩固,不斷在問題中發現這些信念帶來的好處,然后越來越相信它們。
我不再一股腦的在現象層撞得鼻青臉腫,隨意投放解決方案再把自己折騰得不行直到最后掉進新的大坑爬不起來。
我的成長又開始了,這一次,我走得很穩,也很快,因為更高級的方法,作為我的拐杖。
2.第一次發現自己的考試力
在我的大三上學期,大家開始考教師資格證了,我想提前適應一下考研的學習,也給自己留一條安穩的退路,就選擇報考了。
周圍的小伙伴都戰戰兢兢的只敢報小學,我幾乎是唯一一個報初中的,因為不是英語本專業,還是沒有報高中的。因為我還要遵守鉆石計劃里給自己設定的半年目標里更重要的事情——為考研復習,21天,每天用艾賓浩斯的原理(1,2,4,7,15,30天復習)滾動復習,背完第一輪單詞。
那年的鉆石行動(當時還叫什么魔法修煉手冊啥的??)給了我特別大的幫助,一下子拔高了我對自己的要求。沒有了渾渾噩噩,而是明白目標與現狀的差距,并明析了會遇到的障礙和自己擁有的資源,結合出解決方案,這個路數和別人的復習層次上的差距完全是……完全是我在欺負別人嘛。
看了下作業文章的時間,我在上考場的前幾天還在寫訓練營作業(笑哭)。
就一樣一邊教資一邊學真自由的,半個來月蹲在圖書館,一次性3門全過了,還是在頻頻出岔子的情況下,全部是80以上的高分,查分那天朋友們都這么和我說的:
別人又怎么可能知道我是這樣用了結構化思維來尋找答題思路和提取記憶的呢?
同樣也不可能知道我是這樣用清單化讓自己不錯不漏節約認知帶寬的呀~
而且這些經驗提取留存下來了,我以后可以反復調用,如果我下次還要考中高職或心理健康的教資,對我來說幾乎和白撿差不多了(初中以上要考的兩門主課都是一毛一樣的)。
上面這些具體的法子沒有任何人教我,都是我學著學著聯想到以前看過的書,結合起來使用了而已,知識有多重要、讀書有多重要啊的盆友們。
附上我在16年年總結的時候寫的話
體驗了一次智力的躍升——教師資格證筆試三門一次通過,腦子真的是越用越好用的,眼睜睜看著自己記憶力up,反應迅速起來。
體會到了這種快感,直接就相信了人的潛能無限啊。說考教資目的是為了給考研預熱,結果就真的給了自己這樣一個最好的信念。
不斷的高要求挑戰自己,看到自己從未被看到的潛力,看到之前看不到的神奇可能性,這些事情,真的讓我既期待又興奮。
3.每一天,每一方面,都要越來越好
那段時期,偶然的在拆書幫的群里,我還幸運的看到了當地舉辦樊登讀書會的活動,正好不忙就說去現場感受一下,被樊登現身演講陽明心學圈了粉,和小伙伴合辦了會員,應該也是挺早一批的用戶了吧。
深入淺出的講解就算了,選書真的很好,拓展了我很大的視野,關于佛法、健康、人際溝通、還有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好東西,又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富有是多么美妙。
其中,尤其是樊登講解的《正念的奇跡》和《次第花開》,帶我領略了佛法的精妙之處,帶入坑之后,后來我自己看(聽)了很多這些書,心態上有了特別大的不同,關于無常,我執法執空執,互即互入,解釋世界的方式有了巨大的改變。
我還開始跟著keep健身(又是很幸運在它剛發展不久就遇到了它)。
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好。
這期間順便過了六級和計算機二級,也沒花多久時間,因為我也是這樣的學、這樣總結和對著這些刻意練習的。
至于其他,應該都總結在這篇簡書里了:我的2016
4.17年上半年,因為永澄,因為反思日記,我實現了一次躍遷
17年,我生命中無法忘懷的一年,這一年,有一個巨大的任務放在我面前,那就是考研。
但這一幕的重點不是考研,這之前,我又經歷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年,我開始寫反思日記了。這一年,永澄開始日更公眾號了。
這必須著重強調,反思日記這個方法簡直就是個bug!在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原來人可以通過每天的記錄、反思、發現好的、改掉不好的、把當天所學所得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和原來的知識串連、在寫作中各種打通自嗨得飛起,成長得這么快!
后面學了“驗證假設”這個關鍵之后,日反思就更有價值了,但在這樣做的時候其實沒有很理解透,如果那時候對自己要求再要一點的話,又會是怎么樣巨大的蝴蝶效應?
因為反思日記,我從偶爾的健身變成了可以堅持每天一練,固定時間,固定流程,因為那年過年吃太嗨發現自己有點胖若兩人,就用一個月的時間做到:
因為反思日記,把自己的學習流程優化的特別好,因為每天都在刻意練習和優化,所有能利用的時間都利用上了,不僅利用上了,而且利用在最適合它的地方。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在變好。
也很幸運那個時候分析了必須去上的課究竟怎么聽——有一些需要耳朵,但是不需要全神貫注的課我就會拿來練字。
當時只是覺得政治上可能用得到,但是萬萬沒想到這對我后面考文科性研究生特別有幫助。
這期間我還有在身體忙、腦子空的時間里聽正念和佛法有關的書,聽《七年就是一輩子》,聽一個小姐姐(她給自己的網名是優雅的老太太哈哈哈)讀的永澄老師的日更。
我還深刻記得那次聽到互即互入的概念的時候,我在上樓梯手指摸過扶梯,看見天花板,遠眺外面的樹,感覺自己和他們是一樣的,是一起沒有任何的分別。感覺希望整個世界都是好的,都能有快樂和快樂的因,因為我和他們是一體的。
我也深刻記得,永成老師的日更總能讓我在我的一天結束后的日反思筆記本里寫下一堆東西。李笑來老師的書里也是。都是關于認知,我整個人從之前那個要求自己“每天在圖書館努力3小時”的自己,變成每天雷打不動5點鐘早起鍛煉完keep之后,還最早到達自習室開始學習直到自習室關門的那個人。
你設定的標準決定了你的人生,而標準的設定,是要看你能對標到怎樣的人,內心究竟向往著怎樣的。而設定了標準后能不能做到,是整套認知運轉的系統在支撐你啊。
還有很多,不全部放啦。
回想一下,這樣的日子里的我,真是我的理想型了。
三、燃燒生命的那些日子
1.抉擇
我在考心理和土木中間徘徊了很久。
我本來全身心的在準備考土木,要考的那門專業課結構力學用費曼的方法拆解,參考斯科特楊的《Study Less Learn More》,把一個個公式用比喻來理解套用,做到講給10歲小孩都能聽懂,這個過程及其的燒腦,慢,但是非常有用,一次測試中我成為了全班極少數寫完了每一道測試題(都會做)的人,還是在前幾交卷的。思維又一次得到了很大的鍛煉,智力的增長總是能給我非常大的愉悅感。
但,還是隱隱還是覺得不對,這個未來真的是我想要的么?做一個中高職老師,或者一個結構設計師,天天和數字打交道?
可能是發現,不想再讓數學像高考的時候一樣再坑我一次;
也是可能永澄助人的那種精神感染了我,我發現這好像才是我更向往的事業。也給我以勇氣,明白這四年已是沉沒成本,不要再牽制我的未來,即使這是更安全的未來,但是真正的勇氣,是敢于直面不確定性,還勇敢的向前走啊。
也或許是因為樊登那本《零邊際成本世界》告訴我,我未來最好要做內容,所以心理是更好的選擇,活在未來來看,自己分析和求證的結果也是——結構設計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也并不小,而心理并不會;
也許是端午回家那次,我外公那創業成功身價過億的徒弟來做客分享說不要追求100%的安全感,我受到了啟發,跟我爸媽正式說我要換到心理學。經過一番努力,他們同意了。
2.起航
當時是6月份,因為當時的迷茫,因為日反思給自己設定的格式反而卡住了自己的思考,但是當時居然沒有發現是這個問題,估計又隨意投放了解決方案,又一直拿狀態最好的自己進行對照,又掉了一次坑,所以剛換環境開始復習的時候,也因為這份焦慮而陷入了非常弱小無助的身份,但還是把自己撈上來繼續學習了。然后經歷了各種查資料,決策考哪個院校。等到決定好之后,買齊參考書,找好暑假的房子,復習考完本專業的期末考,開始復習已經是7月了。
也就是說,我滿打滿算只有六個月不到的時間。讀的理科,學的工科,除了教資沒有任何學習文科經驗的我,要看完理解完背完八本十本書沒有學過的厚厚的書,把自己寫字的手速提高到三個小時能夠寫滿12張以上的A4紙,全是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全要背全靠寫。
暑假兩個月基本上因為一些當時覺得很重要的原因的影響,沒有辦法全身心的復習。但還是保證每天學11小時以上。我沒有忘記我的良好傳統,學了就用,學了《普通心理學》的注意、記憶情緒的原理,我全部拿來更好的幫助我的學習效率了。
暑假回來學校,找房子,搬家,安頓下來,因為邊學才越發了解到一些情況,而各種分析求證了蘇州大學考題和錄取率的情況,非常非常艱難的最終決策下從蘇州大學換到華中師范大學。
這等于給之前的很多努力打上了“無效”這個標簽(比如學習理解超級難的統計和測量(但是統計是個好東西,它對我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可是在這種時間不夠用的關頭,真的覺得這份時間的浪費很可惜)),開始學習的時候,已經是9月下旬了。
12月23號就考研了啊,于是我就表演了一波什么叫3個月考上華中。
3.燃燒吧我的斗志!!!
查參考書的區別買參考書重新看吶,把考研班整個暑假的課程補完啊,10月開始的背誦,誰試誰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能夠不焦慮簡直不可能。中間坑爹還有因為11月是國家最后一次組織心理咨詢師證考試,我權衡再三下報名了,中間還要擠出時間備考和去考這個,更是火上澆油。
但是我做到了。
因為有永澄給我的方法,讓我有了登山杖去攀登這座高峰,我有了勇氣去直面面對不了的痛苦。因為有我過去的積淀,讓我覺得即使外界怎么看我不可能,我都覺得我是不同的。
我一直很驕傲的事情是,我跟別人考研的過程不大一樣。別的很多人是被焦慮壓垮,然后再重新爬起來以淚洗面,經歷痛苦去學習。
我不同。
我是把自己燃燒起來,不斷的賦能,不斷的拿目標實現的樣子來吸引自己,而不是用焦慮來驅使,拿出一切的辦法(比如下面這張圖的各種記憶方法)不斷優化,拿出一切的時間(每天時間開銷記錄在17小時)、注意力(心流已經不能滿足我了,我讓自己維持在了應激狀態)等等資源,消除一切內耗,把自己的所有壓榨燃燒起來去完成這件不可能的事。
7月份機緣巧合下跑去一個互聯網公司做產品和運營的時候,上司布置我一天大概要答10個知乎問題,我還是在《你有什么相見恨晚的知識想推薦給年輕人?》的回答中還是這樣寫道:
時間是短板,
知識積累是短板,
與競爭對手比沒有任何優勢,
我剩下的只有我的大腦了,
用思考抓住每一刻來激勵自己,
用思考把自己的潛力完全鞭策出來,
用思考把每一個不對的拿來反思,
用思考運用自己所有的有關知識,
用思考改進所有可以更好完善的細節,
用思考把重復兩次以上的事情編成系統直接調用,
用思考消除所有情緒的內耗
……
我別的什么優勢也沒有,
我僅能靠思考,
它能創造出無限的奇跡。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看永澄老師的知識在考研中的應用:
現在看到我都想哭,如果不是因為有足夠的幸運和努力擁有了這些積累的方法和思維工具,我還能夠這樣去突破這一關么?一個幾個月前還對心理學幾乎一無所知的人,還把目標定心理學全國排名前6的院校的前五名,近千個不知道哪來的也許很厲害的對手,以最高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真的不會焦慮禿么?
到后期的時候模擬考我和小伙伴相互改卷,當時我300分總分的題目已經可以拿到230(減去了字跡可能影響到的分數)了,那是心理學本科的妹子也對我的答題思路贊不絕口,表示得到很大啟發。發揮正常的話,我的目標搞不好是能完成的。
每天17個小時,3個月,我撐了過來。這17個小時我還不是通過熬夜,除了考前幾天睡不著起來背書之外,是完全自律的12點睡,然后早起,然后精簡或并聯其他一切活動達成的。中間的心理咨詢師考試,也就擠出了3天時間去復習,還是靠bug般的考試技巧和我的應試能力穩過了。
我挺過來之后,我甚至覺得沒有什么自己是做不到的了。覺察到問題就及時把自己撈出來,沒有時間,范圍也大(還是有反思縮小集中過了,但還是大),質量高,只能不斷的投入各種各樣的資源。比如時間。
四.我的18年到現在啊:觸底,反彈,爆發
1.怎么掉進去的?
然后我就失策了呀,考試之前把夜晚的時間投入,以為咖啡+紅牛可以頂住,因為這是我有過的經驗,可是錯算了的是,之前的考試是1天結束,這回,有兩天。
結果考試的第一天,一切良好,我明白勝負在第二天了。結果,當天晚上就開始有點頭暈。
可是我原計劃是前兩天擊中突擊政治(考過的都知道,政治一般是最后才出最應該背誦的部分,也第一門考,然后考英語,第二天考專業課),然后考完第一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早起,把專業課先在腦子里全部印一遍,利用新鮮的、便于提取的記憶去作答(這是就是我的bug應試技巧,如果是一天的考試、或者保證自己身體狀態OK的話,盡管拿去用,不好用算我的)。
結果專業課考試當天在考場上我就悲劇了,頭暈到狀態完全不在,平時模擬考的時候那種緊張應激奮筆疾書的狀態完全不在,但勉強的答完了。
前面一天兩科,加起來才200分,而專業課,一門就300分。我每天花費12小時以上(因為有時間開銷記錄,所以是真實數據)的這門科目,花心力也最多的這門科目,背到天昏地暗爛熟于心的這門科目,平時模考230起步的我,只考了172。少了60。幾乎失去任何考上的可能性。
2.觸底
簡而言之,我這一整年,前半年因為這一個大虧,瘋狂質疑自己,覺得自己以后可能就是過“落榜的壞處”那張導圖的日子了。瘋狂的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各種刷劇刷綜藝,擠壓自己的那段生活其實完全破壞了我的生活規律,我像一個崩得過于緊的彈簧,松開的時候,彈到六親不認,彈到張牙舞爪。
但當我知道我有復試資格的時候我急急忙忙的準備也還是拿出了我的狀態,直到4月中旬知道自己被幸運的補錄,自我質疑才算停下,但已經放低的標準,已經養大的小我,都已經讓我寸步難行了……
我還總是沒有認清自己的狀態,拿好的時候對比,像以前是個一個90級的大號的時候輕松秒80級小怪,而我新開的這個號才十級,我在30、40、50級的怪面前死過來又死過去掙扎無果,手上一堆高級裝備,卻因為等級太低而穿不上、拿不起,反而把自己弄得又累又自我責備。
印象筆記的結構出沖突了,不去調整,全堆在收集箱里;按了幾萬次快門,卻遲遲不肯去修,堆在那……這些事情不斷積壓出更多的內耗,反復自責,壓得我無法翻身,只好反復自我放棄。
后半年,又因為周圍人的生活過于安逸,我也習慣了安逸,而且很奇怪的是那個時候幾乎沒有收到永澄任何消息,而且離畢業還有三年,感覺什么都不著急,也沒有了對時間的感知,我之前自己感悟出并認作信條的那一句——
生命是不會折返的長線,一分一秒都是不會再重來的,都去做更正確的事情。
爭取讓我的生命的每一秒都過得更愉快,爭取讓這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更圓滿,爭取讓這一分每一秒都變得沒有遺憾。
我對它沒有了任何的感觸。
現在分析,就是我的動機結構全部亂了,我的身份不明確了,自我懷疑讓我失去了相信的力量,我也失去了想要追求的東西,我在解釋那段日子的時候,還是給它附上了“痛苦”這個解釋,我太超負荷了,所以給了自律不正確的解釋,然后就一直掙扎一直失敗。
對自己的標準一旦放低,就會一低再低,舒適圈不斷縮小,縮小,被短半衰期的簡單刺激慣壞之后的我,我連看一篇普通的文章都覺得煩、字太多、不想看了,這實在太可怕了……
3.反彈、爆發
可,這仍不妨礙它成為一件幸運的事情。
我掉下去的那個重力勢能它沒有直接消失,因為我掉得足夠低,所以這個勢能巨大。然后,它在我跌倒谷底的那一刻,變成了我的彈性勢能——觸底,反彈——它現在變成了我向上的動能!然后持續變成我新的重力勢能!而且,這個坑,我記下了。
現在,幸運的,我帶著幸運的成為的華中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專業研究生身份,和由此能得到知識和資源,回來了。我也像一個高手的小號一樣,上升期的坑我踩過無數,解決方法無數,見一個砍一個,上升得飛快。又因為永澄老師最近的高頻輸出,我擁有了更多更多更多更多的武器和意識,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向前沖著。
我幸運的在我考研的那個暑假,幸運的和小鴉姐交流的時候,就加了、認識了雨悅姐。
我幸運的報了年目標,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價值判斷直接改變,也直接引發了后面的所有。
我幸運的想到我把雨悅姐忘在考研時為防打擾而使用的那個微信號上了,把她加到了自己的號上,然后幸運的沒有忘記元規范,想到了加更多的高能伙伴來享受同儕力量。
還想到了給大家發自我介紹(上面提到的28般武藝恨不得都寫上)來形成連接,然后給老大也發了一份,然后幸運的得到了老大在遇到別人圖片自我介紹時做的拆解,邀請我給自己做一份,然后幫他做一份。
我幸運的在雨悅姐火箭一般的躍升速度上得到了激勵,一年多前我們一起在小鴉姐的幫助下成長,而現在她已經可以幫助這么多人了,完全刺激到了我“自我挑戰的快樂”和“助人的快樂”的交叉點上!我也要這樣的經歷!
我幸運的從易開始,在大量信息涌入之前,把之前的分類結構重新分析迭代完畢,整理好了自己的筆記庫:
就仿佛清理好了自己的大腦一般,也使一切不再混亂,而且在分類筆記的過程中快速看了大量之前記錄的筆記,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也拾回了曾經自己的身份。
又幸運的加入了雨悅的睡眠小鎮的小圈圈,先讓我的作息恢復了正常。早起仿佛一個觸發器,可以觸發了我認知到我是一個高自我要求的成長者——然后讓一天的效率提高,看得更加多,思考和記錄得更加深,完全的進入了爆發,一切瘋狂的打通,然后立馬投入運用,立刻帶來了洪流一般的回報,這樣的獎勵使觸發器靈敏爆了好么。
一切以前一知半解的概念,現在快速的理解、串連,快樂得無以復加,每天滿腦子都是這些,還想更多的掌握這些(對!幸運還在于那時候我已經幾乎結課了!),有一天學了一通宵還精神滿滿我覺得我可能是瘋了_(:з」∠)_
然后我又超幸運的在這個爆發期內遇到了秀燕姐嗚嗚嗚嗚!我在這之前,從來沒有被這樣看到過,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樣的,然后給了我超多超級精準實用的建議,也讓我有了對自己的相信,還解決了我沒有的勇氣發聲的問題,我真的一百個感激那一個夜晚!
然后,就有了這篇文章,和出現在所有人面前的我。
我的2018,123月跌落谷底放肆小我,娛樂至死;4月旅行、調劑、復試,跑遍了半個中國;5月做了一個畢業季攝影師,賺錢賺樣片;678月在互聯網公司,基本上就一直在用公司資源給自己學習,機緣間成為了波旬門徒的大弟子,學到了很多大不一樣的道術器用;8月暑假+15天俄羅斯之旅,在最廣袤的國土看到了特別不一樣的世界;9101112,我充滿了精神享受和新鮮感的研究生生活,在新平臺上遇到了超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們,還幫天氣網做了素材錄像師,并在找攝影師工作的時候意外做了個剪輯師(不不不其實是剪輯工)。
我本以為是灰暗的一年,在年目標梳理幸福、成就事件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也很精彩。
但,我無比確定的還是,我現在去做的這一切,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五、尾聲
我的這23年,用13000多個字重新梳理一遍了,充滿了意義和儀式感的一件事,我重新的明白了自己是誰,我如何走來。就像老大說的,知道自己在哪,就像一塊基石,就不會往上飄著鄙視,也不會往下掉著自卑。
be,do ,have。
我才23歲,我還有大幾十年上百年去攀登意識能量層級,我會從現在開始享受這個過程;我還有無數次出發的機會,我選擇這一次就全力以赴。
金燦燦的未來的無限可能和無限的挑戰啊,我又來啦!
以獸獸最近發給我、與我共勉的這句話作結:
持續挑戰高密度,高難度的問題;
在某些事情上用極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去秒殺身邊的所有人。
這,正是我想要的每一天。
因為我的無數個故事告訴我——更高標準的要求,正是除了每個人都擁有的幸運本身之外,我之所以幸運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