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兩篇的文章,我們了解到復利效應的威力。
今天開始我們需要把復利效應的威力應用在我們人生的成長之中。
如果你看過前兩篇文章,那么可能隱約記得這么幾個觀點:
復利公式:F=P(1+r)^n
只要初值和r系數是正的,那么時間才是決定性力量。
復利的變化是指數級,時間越長,威力越大。
如果采取一定的策略/方法,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放大終值,也可以縮短達到原本終值的時間。
通過以上的觀點,我們可以提取一定的概念:
1、成長可以理解為在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能,并且這個技能讓你在社會中取得價值。
2、終值F=學習過該技能后,你所能發揮出的技能水平。
3、初值P=你準備開始學習前,你對該技能所掌握的全部概念、方法論、技能水平。
(初值為負,就是說我們之前掌握的概念是錯的方法論也不對,技能有一定水平卻無法提高。因此,在這個角度上來看,某些貌似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人學某項技能其實還不如零基礎的好)
4、r值:可以認為是在一定的頻率上所投入的注意力。(比如每天投入的注意力一定,那么r值就一定)
5、^n:可以認為是天/月/年(可更改的頻率),這是一個可變的頻率。
6、策略:既學習方法論。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應用場景之寫作:
關于寫作,圖書館有不計其數的教科書教你怎么去寫作,網絡上也有無數的大V教你怎么去寫作,你的腦子里也有一種聲音在呼喊你,去寫點東西。
但,你即使有滿肚子話,你還是告訴自己等學會了寫作再開始寫吧。
而與學習寫作知識相比起來,最最重要的是立刻、馬上開始寫。
不管你寫什么,哪怕只是一句話,那也表明你開始行動了,而在復利的道路上,只有開始行動才有的談不是嗎?
你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小頻率,比如每天一次,每周三次,每周一次,學習任何技能不能在比這個頻率低了。
回顧一下我在(中)篇講的,1.01的365次方=37.78;
每天一次,一年后是37.78;而一周一次,1.01的52次方,一年后是1.68;
也就是一周一次的你,你需要7年才能趕上一天一次的小伙伴。
理解了頻率,再來看一下r:(成長中必須保證r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保證r為正
2、保證r的絕對值是增長
保證r為正,就是在每天的寫作中要投入注意力,而不只是時間。
保證r絕對值增長就是在寫作的時候,不要只是簡單的記流水賬,要把自己的思考加入進去。
如此而已:
第一天,你可以寫今天自己都干了些什么,遇見哪些有趣的人和事,要是自己遇見同樣的事會怎么做,要是別人遇見這樣的事會怎么做,比如你的妻子,上司,朋友。
第二天,你可以寫寫為什么同樣的事,你自己做和別人去做會采取不同方法?其中有什么原因?
第三天,你可以寫一篇最近看過電視劇(也有可能是書)的觀后感,哪怕寫一句也行,相信我剛開始寫的話,也寫不了太多。但是,你可以在自己寫完后上網看看別人是怎么寫?自己又為什么寫不出來?
總之,每一天,只要寫下去,你就會慢慢開始積累,而這時復利效應也會慢慢開始,在這過程中,不要對短期回報有過高的期望,相反要對長期回報有非常高的期望。復利效應是指數級的,只是我們很難斷定這個指數級到底在哪一個頻率上會發生質變。
因為質變,不僅僅和復利公式相關,還和方法論相關,你在寫作的過程中,如果又習得了正確的方法論,那么你的質變又會層現指數級的變化而提前到來。
以上的方法,基本可以應用到任何的技能學習中,其實也是讓我們放下傲慢,尊重技能,遵循學習規律,相信復利的威力,讓時間去證明。
應用場景之英語
關于英語的學習,我們從小就開始,可惜,沒有多少人英語學習很成功。說起英語的學習,我們應該先問一個問題?
學習英語是為了什么?
這就好比我們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回報,學習寫作是為了鍛煉思維、文字表達思想,學習提琴是為了用它彈曲。
而學習英語呢?
從小開始,我們就被教育要學習英語,但是并沒有人能說清學習英語是為了干什么,所以,同樣在學習英語,而有著明確目標的同學,反而學的更好一些。
比如,考四六級,考托福·····
那么,年齡超過一定歲數的人也不會再去考四六級了,也沒有出國留學的想法了,還用學英語嗎?還怎么學呢?
我的回答,當然是必須。
在此,就應該明確目標:
大的目標:溝通交流、獲取真知
小的目標:在自己的所學專業上,得到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知識,以讓自己不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所以,學習英語,不僅必須而且是有一定要的。
今天,我就把無數大神總結過的方法毫無保留告訴你:
一、 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學習方向,準備一篇英文原版文章/原版書籍/相關名人演講
1、要有相應的音頻和視頻;
2、要有權威的中文翻譯;
3、準備好字典可以查詢音標、詞義、語法;
二、每天學習一個段落
1、自己不懂得查字典,不會讀的查音標,理解不了的查語法書,自己先翻譯;
2、對照中文翻譯查詢哪里理解的不對,關鍵看一些語法使用;
3、對照音頻/視頻體會自己哪里發音不對,反復練習;
4、對于一些理解了的句式,自己仿造進行造句;
三、重復+提取
1、每天早上把昨天學過的內容大聲朗讀數遍;
2、每學完一遍文章自己用英文寫一遍讀后感,然后去給別人用英文講述此文章。
以上方法,結合了復利效應以及學習的方法論,為有心人而準備。
說來說去,都是為了讓人生成長,別忘了那句話:“不成長,毋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