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7月1日到7月7日
牛津VS劍橋
遇上牛劍開放日,是這趟行程最大的禮物。平日大門緊鎖的大學校園,在這一天對所有學生家長老師開放,讓大家可以一睹芳容。我們隨著人流,走進一個又一個學院。在門口受到該院大學生的熱烈歡迎,有的派送卡片,有的送個購物袋裝招生資料,有的熱情詢問對哪個學院感興趣。每個學院的歡迎方式不同,我們在有的學院吃了雪糕,有的學院喝了咖啡餅干,有的學院看了木乃伊,有的學院學生積極和我們交流,任何問題都樂意回答。我和丹丹倆人在烈日炎炎下參觀校園,總是被宏偉又特具歷史感的建筑所震撼,又為花園式的設計所著迷。
與牛津相比,我們更喜歡劍橋。退卻了濃重的商業氣息,劍橋更適合治學。晨跑的兩天,讓我們感受到了劍橋校園的寧靜致遠。早早關門的商店,提醒你該留時間給豐富的社交生活,忘卻物質。
我真希望,以后Janice可以有幸在數百年歷史的校園里求學。雖然飲食難適應,氣候也不宜人,但樸素的生活條件可以保證。擺脫物質的束縛,估計更能讓人專注地學習知識,提升自我吧。
市中心的名校 UCL倫敦大學學院,LSE倫敦政經和IC帝國理工
這幾家大學跟中國的大學在建筑上就沒什么差別了。因為是學生代表帶隊,所以走馬觀花地看一圈,沒有很深入的交流。在介紹會上,LSE和UCL的招生官都特別強調寫PS的重要性,非常詳細地列出了大學要看到哪些信息,還是干貨滿滿的。只是連續幾天,學生都走累了,沒有表現出特別大的興趣。
MACE 世界一百強之倫敦奧運會再生項目參觀
雖然學生在多天長途跋涉的勞累以及對牛津街的心心念念之下,徹底放棄對這家公司的興趣,我個人還是覺得收獲很大。據我了解,中國在北京奧運之后,很多設施就此閑置,沒有發揮很大作用,頂多是作為旅游景點供游客膜拜。但是英國政府花大價錢進行改造,也引入公司資本把奧運場館和宿舍改造成各種體育訓練場,BBC廣播場,居民區,大學和寫字樓。MACE作為承辦方,使用了最先進的3D造型技術現在網上把模電子模型建設好,然后按圖施工。也許中國也有這樣的技術,但是在國內要進入到這樣項目去了解真是難于上青天吧。
另外令我驚訝的是項目總負責總設計師Nigel和電腦設計師John。他們親領我們走遍了整個奧運場館的核心部分,分別給我們介紹每個場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歡迎我們隨時提問。我個人覺得這種項目真的非常有意義,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為這個環境做了自己能力范圍的最大貢獻。兩位先生也熱情和我交談,后悔沒有拍照留念。不過感受一次社會精英的低調內斂,熱情開放,也是一次難得的經歷。跟優秀的人在一起,真的會慢慢受影響變成更優秀的人。說著說著,我都想換公司工作了。哈哈。
英國的飲食與氣候
時差——早上五點鐘天亮,晚上十點鐘天黑。所以夏天在英國逛街,八點多都覺得是下午一樣。只不過商店都是早早關門的了。
氣候——溫帶海洋氣候是騙人的,根本不夠濕潤。來英國之后,皮膚嘴唇都干燥,boots囤貨,每天都要涂大量的潤膚乳。太陽異常毒辣,必須50+防曬才能夠出門。
飲食——知道英國餐難吃,但是沒想到這么難吃。怪不得英國人到中國之后都會發胖,吃什么都是美味,因為廣東菜實在太好吃了!!吃廣東菜毫無問題的我,這兩天居然不吃藥都睡不了了。真是心累。沒心思干活了。
植物——大愛英國的綠植。倫敦以外的城市,推門可見的大片綠地,各種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煞是好看。
Go Ape: challenge yourself again, and again!
又是一次樹頂活動。因為玩過好多次了,所以滑索已經沒有驚奇感。唯獨是新鮮的跳網讓心跳加速。本來都不想玩最后的一跳,可是學生說的對,來都來了,不能夠留有遺憾,必須嘗試一下,于是勇敢地跳過去了。Well,沒有嘗試時,心里有一萬分懼怕。縱身一躍,兩秒的恐懼迅速被巨大的喜悅包圍!這就是未知的挑戰,未知的狂喜。
這周跟著行程走,好好體驗了一把名校學生的生活。從環境到社交,無不令人向往。更重要的是,通過環境的造就和自我的探索,人要激發內在的好奇心,推動自我進步,勇敢擁抱未知。先修心,再修為。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確實有其道理。
下周進到一所當地小學初中,很多事情又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