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倫敦,牛津的故事以后,我到了劍橋,于是,這是劍橋的故事,非游記,非攻略,是環球背包路上的際遇和故事
哦,天黑以后到劍橋
劍橋的郊區,晚上天空是有星星的,天氣如此清冷,冷,是真的很冷。
冬季來英國,真的不是好時機,除了冷,還有日常的陰雨,即使是晴天,冷風里也盡是凜冽。倒是真能看到英國老紳士,穿著長款風衣,帶著老式帽子,像丘吉爾那樣的帽子?背著典型的英國皮包,拿著一把英式長傘,走在街道上。
其實,我想牛津的郊區,天空里也是有星星的,只是我在牛津的日子,住在市中心,即使是在船上,也是在市中心。除了記得夜晚河里的平靜和樹木的倒影,并不曾窺見星星。我在牛津的夜晚,是暖和的的,暖和里總是昏昏欲睡,還有很聊得來的船主,是很好的。
于是,離開牛津的時候,就想著,嗯,該體驗下英國農村的生活了。有錢有閑的英國本地人,譬如倫敦人是不會住在倫敦城里的,他們大多跑到了郊區,因為那里有很大的房子,有花園,有好的空氣和少的人群,閑適。 就想著英國郊區的大房子該是老磚老瓦,跟美國的大房子不同把。于是,在從牛津到劍橋的巴士上就一直看著窗外,希望看到或是感受到英國郊區的模樣。
只可惜,這真是很受罪很難熬的3個小時。
巴士一開動,無法給手機充電,免費wifi倒是有,車子一開動不暈車的我開始暈車起來,很快演變成劇烈的惡心想吐。巴士全程沒有暖氣,我就在一種寒冷和惡心的交迫中度日如年。誰說坐公共交通好的?搭車好玩多了好嗎,但我在英國不搭車,他們的高速我看不懂,我這次也只在倫敦附近轉悠,英國的公共交通也方便。
在巴士上我無法看手機,一看手機更頭暈更惡心,我也不想看手機。
我只想感受此刻我的存在,而感受到的時候,是一陣空。
旅行對于很多人自然是感受和感受到自由。當我無數次在高速上馳騁,在一輛輛輛的車里,一段一段的對話里,不管是縱貫美國,橫貫加拿大,還是縱貫泛美高速,巴塔哥尼亞高速,我當然無數次感受到一種馳騁的無邊無際的自由。尤其,國外有些線路在我看來就是國外的川藏線,青藏線。但此刻,旅行于我,也是感受到我的存在。
從我第一次美國旅行,意識到,要做有創作型creative的事,生命需要有創造性,我似乎一直在變。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可以觀看到生命的歷程和變化,我不知道1年后的我會在哪里,不知道2年后我的會怎樣,不知道5年后,10年后我會如何。生命是脆弱的,但我想,在我離開生命的那個剎那,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對我的生命無悔,我盡力去活了。
我在尋找一種生命和生活的平衡,而如今,這種平衡我已經尋找到。
這是我最痛苦的一次巴士經歷,我暈車暈的厲害,車里又冷的厲害,從倫敦到牛津的巴士里暖氣很暖和,從牛津到劍橋的巴士,司機全程不開暖氣,是怎么回事? 不僅暈車,巴士無一例外的無聊自然無法避免,因為沒有談話。
到劍橋一下車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黃色單車頭盔
房主F推著單車如他所說帶著一個黃色頭盔站在那里,我們輕輕的擁抱問好。這真太好了,在英國,在英國欸,我們還可以擁抱問好。他說:你騎車把,把包給我,我跑步。我把我的背包給他,把他的背包背在我身上,他脫下外套,開始領跑。于是,我到劍橋的樣子就是這樣
他的公路車座椅太高,我無法坐騎,只能站騎,很久沒騎公路車,自己的破公路車離開北京前200人民幣賣掉了,騎車的感覺真好啊,我喜歡公路車,有速度夠瀟灑。我的背包很輕,里面只有一個睡袋和另外一套換洗衣服,對于F而言輕而易舉。又看到河了,劍橋當然有河,有河就有住在船里的人。
再見了,我的船上生活。我并不想一直住船里,只是間或體驗一下很好,尤其實在不同的國家體驗。當我回到F的房子安頓下來以后,好的就是相比在船上,洗澡再也不是問題了;不好的就是,房子里沒有生火,遠沒有船上暖和啊。在這里我有一個獨立的空間,一張沙發打開成的床,和屋子里最好的wifi信號點。
F又是一種典型的德國人樣子,我們聊什么來著
聊阿拉斯加,他在阿拉斯加呆過,阿拉斯加我三次到美國都沒有去成的地方,阿拉斯加高速,我兵敗育空白馬。
F說:我從溫哥華搭車到阿拉斯加,我告訴你要點
我說:我在白馬找不到去阿拉斯加的車
天知道,我兩進兩出落基山脈只為阿拉斯加,卻在9月的深寒里沒有去成,當我坐在溫哥華的快餐店里,從貨車里下來的那個上午,我在哭泣。你不會理解我為何哭泣,但我著實知道自己為何哭泣。
我們還聊了什么?
聊環境保護,聊他作為素食主義者是為了以身作則環保,hmmm,這個概念很新穎,聊巴西的亞馬遜雨林如果全被砍掉會怎樣。聊,作為環境保護從業者,F說:我是悲傷和絕望的,人類不會不懂保護環境,只是減少破壞,而目前的現狀是人類并沒有減少破壞
我問:那你依然在fight戰斗嗎
F:沒有理由放棄
沒有理由放棄。。。。。
他做了意大利面和沙拉,邀請我一起吃,暈車后的我,并沒有胃口。他告訴我如何開門關門,以及明天可以用的單車,問:你需要手套嗎?騎單車是需要手套的,我感謝他想到這點。
我在寒冷里一邊碼字,一邊回答微信上的問題,思路斷續。
?我在牛津住船上的事,
一個馬來西亞人不停地問我,多少錢多少錢多少錢多少錢多少錢
也有人問我是否可以預定船宿,
我旅行中的很多事,不是用錢來交換的,這奇妙真實的發生。如果你真的真實背包旅行過,把自己交給這個世界和人性,我們會有共鳴,因為你真實的經歷過。這個世界很多事跟錢相關,但有的事跟錢不相關,我只能感謝旅行中我的際遇。
我說:在美國,住船里,住房車里是他們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那是他們的家,不是生意。
問船宿的人說:可惜我是個短期旅行者,體驗不到了。我住過大船,就是郵輪那種,沒有感覺,沒有生活氣息,只是建在水上的酒店而已。我覺得你在看上去簡單的船上自己做東西吃很好。
他住的豪華船,我也想有錢去住啊
哦·······原來,我當一個無業的,長期旅行者的好處就是,我拿時間交換經歷,于是經歷不一樣的經歷;短期旅行者拿錢交換經歷,我的時間也是錢,所以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但轉念一想,我的時間更是我生命的構成,是每天每天的東西,是一種無形的叫經歷,閱歷見識的東西的累加;是一種可以吹牛皮的東西。就這把,我要坐到睡袋里去了,誰知道明天會怎樣呢?天亮后的劍橋是怎樣的呢?我的衣服洗了明天可不會干,要命
我也想,在劍橋,走著走著就哭了.......
在劍橋的第一晚并沒有睡好。這家不開暖氣啊,于是凌晨1點我腳依然很冷,腳冷是睡不著的,跟友發qq說:冷得睡不著。早上收到回復:這么大了睡覺還能冷。是冷啊,冷啊,英國這地方,冬天很冷啊,高速七拐八繞,坐個大巴要暈車。倒是后來睡著后覺得渾身熱的把胳膊拿出來。
我習慣了船上小的空間,驟然回到人類屋子,這屋子很大很空曠,于是不適應,覺得沒有安全感。船主說他有一晚去女友家,女友的房子很大,他很不適應,看來我也如此。
中午才起床,外面一片陽光,怎能辜負這好冬光。先步行15分鐘去最近的tesco小賣部買吃的,因為是小賣部,所以比tesco超市價格要貴一些。兩兜小西蘭花,一包意大利面,6個雞蛋,一袋胡蘿卜,2.5英鎊,都是選的最便宜的價格,然后騎上買菜單車出門咯。地圖里依稀有一個嘆息橋,我有興趣,看著騎單車20分鐘的距離,那就去把。
住在劍橋的郊區,于是可以看到英國小鎮郊區的樣子,其實和美國差別不大,只是這里的房子密集度要大很多,花園也就小了很多。
我曾發了個帖子問:冬季去劍橋是不是都是枯黃?也無人撐篙?
有人回:那個下午在劍橋走著走著就哭了
然后有想哭感覺的人還不是一個
我騎車一路穿行劍橋中心時并沒有想哭,和牛津一樣,中心的商業街非常繁華,車水馬龍,很多游人,騎車的學生。我一路騎車,一路唱歌,寫文此刻有一種馬上要寫成游記的感覺。途中路過一個博物館,門口寫著免費,那就不要錯過,里面的雕塑和畫,再次震撼。
到了一個學院門口,地圖指示:嘆息橋要從校園穿過,于是問了問門衛怎么去?
回答:要么買門票10英鎊進學校步行5分鐘到橋,要么坐撐篙的船走水路也可到。聽來聽去就是要花錢,于是離開。
手機電量不多,得趁著有電時趕快折返,倒是回程時看這撐篙,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撐篙其實是:把桿子戳到河底,因為河很淺,也就半米的樣子,借著這個力量船往前走,所以船速很慢。劍橋還有人力撐篙,到了意大利威尼斯,直接改汽油船了,哄哄的聲音在河上穿梭,我都驚呆了,那不是我想象中寂靜又朦朧的威尼斯,它是那么那么那么的商業化和喧囂,在我去的八月,正是旅游旺季。
我看著這撐篙想哭是因為,我終于來了,印象里的種種在現實中見到了,畢竟徐志摩的大名在那里,禮品店里賣的徐志摩詩歌集中英文原價20英鎊,打折17英鎊。撐篙撐篙浪漫浪漫,別離別離
牛津的街頭,不經意間就是某個學院
晚上4點就會天黑,我一路飛騎,在手機斷電前總算回來了,屋里沒有暖氣,很冷。也許,夏季的牛津,河上的撐篙是浪漫的把,其實未必,很多游人。夏季的牛津,天黑到7點,自然是比冬季要好,我也想,走著走著,就哭了,哭是哭去的歲月,要是年少時也曾在這樣古老的學校就讀,聆聽真理的聲音,該多好。
歷史的滄桑,總有著某種動人
康河的早上,想哭;劍橋的垃圾桶音樂人,很酷
他們年年劃,月月劃,日日劃,早上劃,日落前還在劃,孩子組,成人組,老人組,男人組,女人組。有的是獨自劃,有的是幾個人自己組隊劃劃,很多的是船頭坐了喊口號的人,岸邊還跟著騎單車的教練。這是劍橋的傳統,牛津的河里倒沒見這么多賽艇,牛津和劍橋比賽賽艇,也是傳統。
一早10點,我,德國人F,還有一個保加利亞女孩也搬著我們的充氣船到了河邊。這條河叫cam river,中文翻譯成康河是極其確切的。早上10點的康河,河里劃賽艇的有很多條,康河真的是柔波,徐志摩沒有撒謊,柔波到沒人穿救生衣因為不需要??岛右簿鸵粌擅咨畎眩瑔柫藛栂募居袩o人游泳,F說,河上的船屋大小便都倒在河里,臟的很,沒人游。這是事實,所有的住家船,排泄物自然是倒在河里。我在牛津的住船,船主的洗發水是不含化學元素的,以防倒入河中污染動植物,這河里很多鴨子天鵝,生態是保護的很好的 。
我曾發了個帖子問:冬季去劍橋是不是都是枯黃?也無人撐篙?
有人回:那個下午在劍橋走著走著就哭了
然后有想哭感覺的人還不是一個
我昨天騎車一路穿行劍橋中心時并沒有想哭,和牛津一樣,中心的商業街非常繁華,車水馬龍,很多游客。但今早,我看著這樣的康河,心理煽情了起來,有一種"那個早上,我在康河騎著騎著就哭了"。
結果給充氣船打上氣,只聽到一陣漏氣的聲音,看來我在劍橋的下水計劃泡湯,于是再次騎著我的買菜單車去往市區。我一邊騎,一邊背"再別康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只愿做一只水草,纏繞在你的波心"?
我把車停在一處,開始步行。隨意走把,街邊總有學院,有的要門票,有的不要,有的周末不要門票,碰到不要門票的就進去走一圈,各種學院,自然是漂亮的,黃色的外墻犯了黑,有種古舊的味道。只需要走走就好,把手放在這樣的墻壁上,感受歲月的痕跡。碰到各種教堂也走進去,有的教堂里沒人,只有一個受難時的畫像,有一個教堂走進去里面正在唱詩,于是我坐了下來。
今天好玩的是:親眼看到了劍橋特產:垃圾桶音樂人,只聽其聲音,再尋人時發現這人躲在垃圾桶里彈吉他唱歌。
拍照要給錢的哦,龜縮在垃圾桶里身體辛苦
不經意間,走到了這數學橋。數學橋的典故是:“數學橋”的傳說在劍橋堪稱無人不曉。又名牛頓橋。相傳這是大數學家牛頓在劍橋教書時親自設計并建造的,整個橋體原本未用一根釘子和螺絲固定。后來,女王學院的學生為探究這座橋的奧秘,曾把它拆開剖析,但卻無法復原,于是只好用釘子重新固定成現在的樣子。
4點多就會天黑,于是往回騎,日落前的劍橋郊區,因為是郊區,所以沒有游人,我在騎車,河里是劃艇的人,河對岸是牛羊,我一直騎,竟舍不得回去,好一片鄉村風光
是為劍橋第二日,卻好像是第一次來,有新的發現。即使只是走走,在那樣的老學院走走,摸摸墻壁,也感覺很好,而康河的早上,有一陣想哭的沖動。
碼字時覺得很累,不知是今天走累了,還是洗澡后渾身放松于是累了,還是劍橋的歲月,歷史的感覺,時光的穿梭,就是累的,但依然,累并有收獲著,這就好
劍橋劃賽艇好玩嗎?
在劍橋的第三晚?好似做了長長的夢,夢里很復雜,有劇情,醒來后分不清夢境和現實,只覺得長舒一口氣,恍然,看手機,早上6點,外面的天還是黑的。上二樓小尿一下,繼續躲進睡袋,確也再難入眠。很快,外面有朝霞,很想就此穿上衣服出門,步行一會就能到康河邊,看看早上的日出,或是跑步把?康河邊的小徑,很多跑步的人;這么早,總不愿意騎車,風大。
睡袋外的窗外,隔著玻璃
有人給我消息:要能在康河里劃船那是極好的呀。
其實,從技術角度,在康河劃船不是無趣而是相當無趣,因為水面平靜到不需要穿救生衣,對于劃船而言,有啥趣?但康河劃船,是一種悠哉游哉的閑適放松懷舊追憶的文藝樂趣,慢慢的,柔波里,看看河下有無水草。劍橋的郊區,一邊是村民的房子,一邊是牛羊的牧場,是這樣一副鄉村景致。還有時常經過的老年組青年組賽艇隊,讓你覺得生命在于運動。
如果說劍橋是悠久的歷史的,那么康河就是年輕的,尤其郊區的康河,沒有商業的游人坐在撐篙的船上,只有那一艘艘的訓練賽艇。
郊區的康河,牛羊在岸
老實說吧,劃單人賽艇對于劃船而言樂趣談不上,這只是一個很好的上半生+腹肌的運動。因為需要大力把獎推開,腿也往前伸出去,然后收回來,再周而復始的反復,像極了健身房的推拉器,所以劃艇的人胳膊修長又有肌肉,再加腹肌。我說的沒有樂趣是因為劃賽艇的水面是靜水,大家比的是誰的力氣大,節奏好,誰就劃的快。所謂劃船的樂趣在于,要有一點rapids波浪的白水,駕著船保證不翻乘風破浪,非常刺激,這種刺激的感覺就好像打游戲闖關,過了一個白水灘,下一個白水又等著,你的伙伴會在前面拿手勢告訴你往左還是往右,然后你看著他非常漂亮的駕著白水艇在波浪上跳舞,他闖關成功,在前面等著你,現在輪到你打怪了,無法后退,只能向前,開始揮動獎往前走,波浪是很大的,打到你的臉上,你全神貫注,波浪是有節奏的,一浪一浪,但自然的白水河流波浪的來向又沒有規則。你闖關一個成功還有下一個,終于,在一個激流下你落水了,很快,救生衣把你浮起來,你摸摸眼鏡,還在,因為伙伴在一開始就把你的眼鏡綁上了漂浮帶,你的一切裝備都是專業的。
這是我在美國玩白水的經歷
如果說單人劃賽艇沒有樂趣,多人劃就不同了,因為那是團隊協同,講配合,像極了我們的龍舟。一般船頭坐了一個喊口哨的人,岸邊還有騎車跟著跑的教練。劍橋每個學院都有賽艇隊,賽艇是他們的傳統項目,和牛津的比賽也是傳統。
早上7點多起床,走進廚房時,回過頭來一個面容無比清秀的姑娘,跟我說hi。
她面容清秀,理著男士短發,是樓上男住戶的女友,意大利人。她28歲,在讀大四,農業學,我驚呆了,28歲讀大四?原來高中畢業后工作了一段時間,又重回校園。
她才應該是叫jane的女孩,因為她的笑容,她渾身上下那種舒服又放松的氣息,來自山野之間。她說她來自意大利的山里,果真,氣質很吻合,她就是那種金黃頭發,藍色眼睛,臉上雀斑,穿著隨意的,山花爛漫的農場女孩,跟城市女孩的氣質完全不一樣。后來我想到一個詞形容她合適:自然。對,她是自然的。
我們隨意聊了聊,她說:當初你辭職去旅行很不容易把
我說:對啊,突然沒工作了,很怕餓死
她問,你要喝茶嗎?
好啊,哪國的,我問。在外,我愿意品嘗各國的酒,茶也一樣,這都是文化。
她讓人舒服,假小子的短發又更讓她顯得親切。
喝了茶,吃了早飯,坐在電爐片前,我開始犯困。做夢總是很燒腦的,但我待會要往更北部的鄉村騎單車,早上10點的時候,我就和一個意大利人一起騎單車了
我喜歡這個康河邊的房子,但我冬季的形象為何總是這樣臃腫?
再見了,鄉村妞
我就像個熊,一有機會就狠勁吃。冬季的英國很冷,在南部已然很冷,再往北部蘇格蘭走?算了把,我不想去北極。我需要吃很多,囤積能量,肉,奶,可可粉,都行都行,只吃素可不行。
中午我吃的肚子圓鼓鼓,把中餐館里牛肉面的剩湯都裝在礦泉水的瓶里帶了回來,明早煮意大利面當調料,不然只放鹽,吃了一天以后嘴里胃里瘆人的狠,那個饞勁啊,難熬。在牛津的有一個中午,和一個華人去了當地市場的西安涼皮攤,很地道。西方的中餐分兩種,一種是賣給老外的,老中說無法下咽,一種就是做華人生意的,我們去的是后者。我要的是紅油寬褲帶面,他要的是麻將涼皮,還有不放糖的豆漿。褲帶面入口的那一剎那,叫幸福。如果說我在牛津的幸福時刻,這個算。事后很多天,我都能回憶起嘴巴里的味道,紅油的味道,褲帶面的勁道,還有麻醬黃瓜絲涼皮的味道
下午的時候,我坐在客廳用電腦,早上的意大利姑娘跟我說bye
我問:你去哪里
她:家
我:你的家在哪里,我的意思是你男朋友這里不是你的家嗎
她:。。花園
原來她28歲大四最后一年來劍橋寫論文,專業是生物學,于是她需要呆在劍橋的一個花園里和植物在一起。她的男友正好在劍橋博士第三年,是一個面目也很清秀的意大利男孩,周末的時候,偶爾她來找他。
我: 你不住你男友這嗎
她:有時
我:我喜歡你的笑
她依舊是笑笑的,圍巾帽子裹的嚴嚴實實,她:謝謝,祝你接下來的旅途愉快
我用意大利語說ciao,意思是再見
ciao,ciao,橋,橋,你好,再見意大利語都是ciao
意大利,是我喜歡的地方,拉丁,享受生命是活著的第一要義
在ins上我貼了這張慘不忍睹的照片,我本人很瘦高的好嘛,都是衣服惹的禍,結果有個女孩回:兩周前我也在那。一看,是她,是她,是我第一次去美國,在新墨西哥州農場碰到的女孩。她來自首都華盛頓,但她說,在華盛頓她無法睡覺,于是她到農場里做志愿者,沒有收入的哦,農場主給她搭了一個木屋,她住在木屋里,在我看來,那更像個木棚子。晚上的時候她到小鎮里的餐館當服務員。她說:她想做讓自己的手變臟的事,那就是當農民,她就是想當農民,所以現在在這個農場當志愿者,學習怎么種作物,養鴨子,羊。
我和她一起在農場里拔過小蘿卜,洗過大蒜。周末的時候,農場主就開到州府的農業市場上賣,一天能賣600刀。我在小鎮的周末集市上和木工朋友一起擺攤賣我們的木工制品時,她也在擺攤賣他們農場的有機作物,還有雞蛋。
她來找我和我的木工朋友一起玩,開著越野車載著我們一起去免費的溫泉泡溫泉,晚上的時候,她問我,要不要去鎮里的大學拿望遠鏡看星星,他們不稀罕這,但我要去的話就帶我去。那個晚上我拒絕了。
她是很可愛的,那年22歲的姑娘,金黃的頭發綠色的眼睛,我碰到她時她也理著假小子的短發,胳膊腿上的汗毛清晰可見。原來,這個意大利姑娘像她,一模一樣的感覺,假小子的頭發,同樣喜歡當農民,和植物在一起。她們就是那種絕對不會化妝,一張素臉,笑容是最好的化妝品,永遠不會穿高跟鞋blingbling耀眼的女孩,但,她們有一種天然的性感。如果要標簽她們,鄉村女孩country girl這個合適。我跟這樣的西方小妞氣場合適,跟開皮卡的美國大妞也處得來。我不停地翻照片,幾年前的照片,記憶卻是那么清晰可見
在英國,我見面和人打招呼說sorry對不起,而不是hi你好,這是英國人的習慣,張嘴就是對不起。sorry的倫敦腔發音結束要上揚,第二聲的聲調。在牛津和劍橋,當地人和我照面時沒有說hi的習慣,這和在美國的小鎮不一樣。我喜歡在徒步的小徑上,在窄的街道上,迎面來的陌生人大家說一句hi,hello,在美國很多地方,不是大城市的地方,街道上,州公園里,都能這樣,在英國,看來他們沒這習慣。你走過去,他當你不存在,你跟他說hello,他似乎并不適應,你朝他笑表示問候,他們也當沒看到,不會回復你笑容。這就是英國文化把。
劍橋出了市中心,是這樣的一個村莊。冬季的英國,下午4點天就黑,房主他們晚上8點就睡覺。
當心痛如陣痛般來臨的時候,任何人為的對抗,反抗,控制,意識都是費力而痛苦。我能有什么可依賴的呢?除了承認我的軟弱和脆弱,我只能祈求,一切仰賴于你,是的,一切都在于你。
享受你的生命,真誠的遇見人
享受好的食物,簡單可以接受
是夜,一夜無夢,第二天醒來時卻知道昨晚是沒有睡好的。
見下一篇推文,這是我受驚嚇的一次住房經歷,不要誤會,源于一個租客西班牙姑娘?
一次受驚的沙發經歷
我知道,說受驚就有人看,因為這很容易聯想到諸如:窮游西藏搭車路上的交易這種,但其實本文寫的完全不是這個事,我說的受驚是:
具體哪天我記不清了,似乎從牛津開始,身體就不適,到了劍橋還是如此。
那天晚上一夜無夢,一閉眼一睜眼,天就亮了,雖然睡了7個小時,卻感覺沒睡一樣,睜眼后很困很疲乏。這樣的睡眠,我還工作那會在北京常有。看來我也如我文中那個想當農民的美國女孩一樣,她在首都華盛頓沒法睡覺,我在大城市,喧鬧的大城市也無法睡覺,反倒每次去山里露營,酣睡異常,尤其有次去西藏5500米的山上露營,我一個人在單人帳篷晚上還做了甜甜的夢,另外兩個男人在他們的帳篷里倍受高反折磨,于是第二天下山的時候我元氣滿滿,走的飛快,遠遠地把他們甩在身后。
中午12點依舊出門,一是要買英格蘭的純羊毛圍巾郵寄回國,二是,不管怎樣得出門看看,一天就是一天不能浪費,我對劍橋還沒有厭倦,每次走在國王學院那條滿是游人和旅行團的街,都如同第一次來。每次到的時間不一樣,所以每次如新。
這是一個陰天的下午3點半,國王學院,劍橋游客第一看點,進院10英鎊門票
這天,心理一直惴惴不安,總覺得要發生什么事。但我不能未卜先知,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只是莫名的惴惴不安,不安不安就是不安。出門時房主給我騎的單車,輪子鏈子掉了,我安上去還是不行,我是理科機械小白,我把單車鏈條放上齒輪可還是不行啊。車庫里有好幾輛破舊的單車,于是我就隨便挑了另外一輛女式單車登車走人。
在城里,買圍巾去郵局郵寄,看clarks鞋子不一而足。認識了一個來劍橋出差的華人,他現在工作的公司和我N年前的公司一樣,于是聊天間我恢復了多年前的工作氣場。我是做招聘的,善于提問,并能根據人選的回答進行各種蛛絲馬跡的推測,譬如他一張嘴我就知道河北的,他隨便說個啥我就能還原出他從教育背景到目前的工作履歷。毫無疑問,多年的招聘背景,我能估摸出他的薪水,他在一線城市有房,所以我當然能知道他處的位置。
晚上我們一起吃飯,我還是第一次天黑后在外面, 今晚的劍橋是暖和的,有16度。街上人很多,天一暖和,又值萬圣節后,街上牛鬼蛇神出沒的就多,有的依然帶著各種恐怖面具。
我騎車回去,一回去房主就說:alice生氣了。alice是房主的租客,這個房子有兩層,我住第一樓的客廳,客廳里的沙發打開來是一張床,樓上住了另外3人:房主,alice一個西班牙女孩,下個月搬走,還有那個意大利的物理博士,最近經常跑到女友那,整晚不歸。原來我換的單車是alice的,這是她生氣的原因。
進屋后我跟alice道歉:抱歉,我不知道這是你的單車,我以為是房主的,他原先給我的那輛單車車鏈子掉了我安上去還是不行,所以我就隨手換了一輛,我不知道這是你的 。
她一臉怒意,氣勢洶洶,用西班牙口音的英文生硬地說: 這不是你的房子,單車壞了你應該走路去市里或者坐公車去
我:抱歉,我應該事先問一下房主能否用那輛單車,我能做什么補救嗎?
她的不友好在臉上寫的一清二楚。
還好,本來就定了第二天走,我坐在沙發上,房主過來說:抱歉,我接待旅行者是因為每次我都有很好的體驗,她們不知道這回事,所以家里有陌生人不信任
我:我理解,我應該事先問你一下,我以為那是你的單車,車庫里有好多輛舊單車我就隨手換了一輛。今天我一天人都是暈的,念頭一晃而過就忘了這茬
他:如果是我的單車,這壓根不是事
我:我理解,這是她的單車,不是你的
第二天一早我6點起床,房主也起的早,碰到時,他說:抱歉,這真是很尷尬,alice是生我的氣,我想
我:為何生你的氣
他:因為陌生人在家里
我:我理解,很多人聽到接待旅行者覺得不可思議,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讓一個陌生人住家里,瘋了嗎
他:嗯,不在這個社區的人不會理解這種行為
我:是的,我理解,他們會覺得這行為瘋了
他:嗯
我:我看了你的記錄,你以前也接待過很多人啊,之前沒發生這樣的事嗎
他:那是之前我一個人住的時候
我:所以這是第一次?你家里有租客,然后你接待旅行者?
他:是的
我:那你以后最好提前跟他們說一下,或者把客人的介紹發給他們看一下,如果他們說:這個人很有趣,接待他把,就接待,不然就不接待
他:我提前問了她,她說:好,如果她不樂意,當時應該跟我說,而不是藏著對我的怨氣,最后發泄到你的身上
我:這也是我的失誤,我是應該提前問你能否騎那輛單車,我以為那是你的
他:我知道,如果是我的,你騎沒問題,我知道你想騎單車去城里,這不是你的錯
我:抱歉給你添麻煩了
他:抱歉,這么尷尬
我:沒有沒有,是我抱歉
他:如果你在劍橋有別的什么需要或事情,請告訴我
我:謝謝,抱歉
我們擁抱了2次告別。我背著包離開。第一次這么早看七點郊區的康河,看8點的康河,河上霧氣升騰,依然有天鵝和鴨子組隊巡邏,還有訓練的賽艇,和河邊停的住家船。
7點的康河
8點的康河
昨天一天惴惴不安,總覺得會發生什么事,果真把。晚上12點,把最后一顆安眠藥吃了,受了刺激,又一天惴惴不安,不吃安眠藥我肯定無法入眠,于是,我帶來英國的四顆安眠藥全吃了。一早醒來的時候,我對自己說: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有責任控制自己的情緒。我不喜歡失控的感覺。
但老實說,我第一天住進去,跟那個西班牙女孩打照面的時候,我的第六感就告訴我:她不快或有種針對性。我是女性,對于同性是善意或者敵意有天生的第六感,這種第六感見照片或者見人第一面就能判斷,往往很準。面相眼神傳遞的感覺是一方面,無聲氣場的傳遞是另一方面。譬如那個意大利鄉村女孩她轉過頭來我見她第一眼就知道她于我是善類,她是笑的,她全身傳遞的信息是全然的放松,完全卸下盔甲的感覺,于是她是打開的,看到陌生人陌生的女孩不是防備警惕,而是:哦,你也在這里啊,你好啊,這種。
而這個西班牙女孩,我見她第一眼,她一個人坐在客廳吃東西,臉上沒有笑,很僵硬的臉部表情,全身傳遞出的信息是緊繃,繃的緊緊的。我不確定她是惱房主把陌生人帶到了家還是,她有輕微的種族主義,如果她見到的是一個金發的女孩,她也許會笑?也許不會那么緊繃?但我見她第一眼,我笑著跟她說hi,她就是一張沒有任何表情,甚至是深藏著怒氣的臉,這是一種明顯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是因為我黑發黑眼嗎?
我不知道也不想深究,有的人的種族主義是顯性的,他們張嘴就發表種族主義言論;有的人則是隱性的,藏得很深,就是對別的種族的人有天然的骨子里的不信任和偏見甚至仇恨。
那晚我跟一個美國朋友說了這事,他問:為何她一開始就有敵意
我說:第六感告訴我的,我不知道,種族主義不需要理由的是嗎?
他說:嗯
我沒說的是,你不是金發碧眼白膚,這就是理由,這個理由就足夠。
老實說,在西方,有的敵意,你是能感覺出來的,第六感。雖然表面上他或者她并沒有實質性的攻擊行為或者侮辱語言,他不敢。但不敢不代表不客觀存在,他或者她看你的眼神,說話的語氣,擺出的姿態,你能感覺出來,明顯的不信任,挑釁甚至是仇視等。
我問過還是早些年代,從小就移民西方的新加坡華人女孩,她讀書那會會不會被歧視,真的會的,她讀書那會小,初中高中
她說,班里的孩子真的對她喊那些明顯種族歧視的話的
我問:那你反擊了嗎
她說:哪能?我那會怕,跑得遠遠的,要是現在,我肯定反擊回去
就單車這事,萬全而言,那不是我的單車,我換單車的時候,是應該提前問一句:可以騎那輛單車嗎。昨天就是頭腦不清加惴惴不安
后續:我遇到了幫助我的華人朋友
物質主義還是不舒服主義
大概是我剛到劍橋的時候把,有天晚上有個人加了我的微信,是看了我寫的船上生活的文章和朋友圈貼的在船上做簡單食物的照片,他覺得很好,問我多少錢體驗一下。正好前晚一個馬拉西亞人不停地問我住船上多少錢多少錢多少錢,他所有的問題就是錢錢錢錢錢,一個字:錢,最終,我被他不勝其煩。
加我的這個人說:很喜歡我在船上自己做東西吃的感覺,以前住過郵輪,那只是一個水上酒店,很無趣。
時差關系,我要睡的時候,北京正是上班時間,他發來消息說:擠地鐵上班去,內什么,阿拉斯加的鯨魚躍出水面了。
我就笑了,他看了我的文章,文章里我寫:當你加班的時候阿拉斯加的鯨魚正躍出水面,當你加班的時候,喜馬拉雅正日落金山了,這樣一段完整的話網上有,后續是:有很多穿高跟鞋看不到的景色,有很多在寫字樓見不到的風景,blablablabla。這些話我讀了當然沒感覺,沒有感覺是因為我深知,旅行,是特么比上班朝九晚五要辛苦得多的一個生活方式好么?我把旅行當成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次性的出游行為。辛苦是因為不確定性,因為離開了你的舒適區域,意外隨時發生。譬如,房主消失了,你馬上面臨流落街頭,等等等等。
等我起床的時候,他發來幾張截圖照片,里面大段大段的話,是把他罵得狗血淋頭的話,話的那頭,看頭像,是一位長相強悍的中年女性。抱歉,我也接近中年,但內心幼稚愛做白日夢并實現白日夢。
那個女人,首先是責難他的工作,然后揚言要換乙方,最后上升到對他的指責,高潮是蓋棺定論:他將蹉跎一生,一事無成。
。。。。。。
我看了那些話,有點傻,他有可能工作上的確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她那咄咄逼人的攻勢和最后的蓋棺定論實在,,,,
他說:她就那樣在群里說了幾個小時,我都看傻了,要命的是,老板在群里
我說:那你趕快回復幾句,安撫客戶
他:我竟然笑了,我彷佛看到窗戶外面躍過了上千只鯨魚。。。。
我:你很有黑色幽默
他:本來下周還想辭職出來,看樣子現在不用了,她是我們公司最大的客戶
。。。。。。。。
我心理一黑,那是,你要是被辭職或辭職,的確可以看到鯨魚了,和我一樣,我是主動辭職,不是被辭職。
有天下午,我例行地走在劍橋中心。市中心商業街兩邊的店鋪其實只是英國或者歐洲的大眾品牌,和國內一樣,步行街兩邊的店鋪只是大眾品牌,不會是什么小眾高逼格的大牌。那天下午,我找劍橋包的時候拐進了一條窄巷子,然后發現,里面的店,家家逼格很高,門口都貼著始于一八幾幾年這樣的字樣。賣鞋子的必是手工全牛皮,我在里面走了不到30秒出來后渾身都是牛皮味,幾個小時還消不了,果真是真皮。這樣的店,還有男士西裝店的售貨小哥或是大叔,打扮得像貝克漢姆一樣正式,三件套的西裝,西裝外口袋還插一個手絹,一看就是精心修理過的胡形。歐洲男士好花錢修理胡形,他們認為下巴留一圈長度合適的胡子很有男士+紳士味。于是,這樣的店我走進去有一種壓迫感,售貨小哥或是大叔打扮得太有儀式感了,還一臉嚴肅的表情,彰顯出一種我家祖傳300年做鞋,做西裝,做包的手工私人定制感,加上他們五星級的站姿和服務禮儀,嘖嘖嘖嘖嘖嘖。
再走進一家法國護膚品店,試用了一款手霜,抹在手上感覺非常潤滑細膩,非一般的價格真的有非一般的體驗。那些護膚店很漂亮,商品的包裝也很漂亮。
還有香水店,頂尖的香水品牌店。
當我走回主街道那些大眾品牌時,我依然感覺到那法國手霜在手上的感覺,那被溫柔呵護的細膩感覺讓我覺得,女人要愛護自己,這背后的實質是好的產品,是愛護自己,拿錢買物質,等于買享受等于愛護自己,愛自己。
回來以后,那手霜在手上的細膩觸覺還在延續,撫摸的感覺還是那么溫柔,連我都經不住馬上跟朋友說:那個法國手霜真的很潤滑啊,但它比中國本土的普通手霜貴了10倍以上,這些東西換算成人民幣,我要購買的話,我又會,又會過著一種沒有生活的生活。我顯然不會像現在,看過早上7點的康河,8點的康河,中午11點的康河,晚上8點的康河。要下雨前的國王學院,晚上的國王學院,日落前的國王學院,大中午游人最多時的國王學院。
我如果要買這些東西溫柔對待自己,愛自己,我又會過著站在寫字樓的辦公室里,看著窗外的日子,如同我辭職前的很多日子,很多年。
我如果要回到辦公室,我重新需要一個拿得出手的包,鞋子。
而不是現在,我喜歡穿板鞋,我要買的是一雙最好品牌的越野跑鞋,方便我隨時跑步。
如果我要回到辦公室,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像一個中產辦公室女性的打扮,至少表面上要像是嗎?雖然下班后是擠公車擠地鐵,面子上也要像不是嗎,也要提著一個歐洲或者美國的品牌的知名包包不是是嗎?哪怕提的包貴買不起,那就換錢包,不經意間掏出來的錢包上面的品牌符號大家都認得不是嗎?
我該怎么愛自己?是過一種不怎么舒服的,英文叫不舒服主義的背包生涯,還是拿物質寵愛自己?其實我心里有答案。
我又看到了一個人,住在帆船上,以一個法國人的名字命名,那個法國人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外的,一個不舒服主義的詩人。不舒服主義其實翻譯的不確切,意思是不以物質追求為人生追求這么個意思
有人跟我說,在路上以后,你的各種感覺又都順暢了
大概,我的心靈只有在一種不安穩中才能安穩
套用雞湯話是:無處安放的靈魂,我接著說:只有在路上才能安放
別人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顯然不適用于我
我是,歲月波折,難得安穩
我在書店碼字,劍橋的書店,總是很大,里面總有皮沙發
很快即將離開劍橋
天黑的劍橋,找到了想哭的感覺
在劍橋倒數第二天的晚上,
我終于找到了在劍橋走著走著就哭了的感覺,我沒哭,我只是有一陣想哭的沖動,然后使勁醞釀想大哭一場或是眼淚嘩嘩流,像曾經多次的因為某個人眼淚掉的嘩嘩嘩的一樣。但結果沒有,我的眼淚掉不出來,然后我就笑了。我開始唱:同桌的你這種校園歌曲。
那是在下午4點的一個下午,我就這么走進了學院,走進了神秘,走進了古老,走進了劍橋的一大片草原,走上了大名鼎鼎的嘆息橋,走到另一座橋上,才能一窺嘆息橋的真容。沒有多余的感受,在劍橋的倒數第二天,終于一睹嘆息橋真容,我也要像英女王一般發出感嘆:真的很精致?。▏@息橋不能免費看,要買門票進入學院步行5分鐘,或者10英鎊買一個撐篙船的船位,船會帶你經過市區中心的康河,你可以看到嘆息橋)英國劍橋大學內有康河貫穿,也有很多橋,而在劍橋大學眾多的橋中,嘆息橋的名氣最大。據說,維多利亞女王參觀這座橋時,贊嘆不已:“這么秀麗!這么別致!”有關它的故事,流傳著不同的版本。有人說,劍橋大學的畢業考試很嚴格,平時不努力學習的學生,考試通不過,拿不到文憑,往往來到這里嘆息、流淚,后悔莫及。因此,校方把它定名為嘆息橋,以此來警示學生要勤奮學習,不可懈??;也有人說,之所以叫嘆息橋,是因為校方總是讓犯了錯誤的學生來到這里,面對河水,兀立反省,作為一種懲罰。學生反省之后,往往嘆息,悔不當初。
? 嘆息橋
那天下午4點的時候,學院里已經沒有學生,燈都亮了,我更喜歡此刻的學院,因為它是屬于寂靜的,沉默的,沉默的康橋和劍橋的,不是屬于游客的,
而今晚,它是屬于我的,沉默是今晚的劍橋,只有我一個人在歌唱。
我走到校園左邊的一大片草坪,我想,白天的草坪上,很多學生和戀人就在那里高談闊論把,真美好啊。而此刻,天已黑,遠望去,真像個古堡啊
我在牛津呆了一些天后是呆煩了,怎么劍橋,這么看不厭呢?是因為國人對于劍橋更有情感上的共鳴么?因為老徐那一首《再別康橋》?老徐不想帶走康河的一片云,我卻很想帶走你的云彩,印刻在記憶里,印刻在記憶里。
?
我很快離開劍橋,坐在從劍橋到英國最南端城市的巴士上,中途在倫敦轉車。在車上我昏昏欲睡,渾身酸痛,原來是感冒了。在劍橋的時候,晚上的時候總在外面走,離開前一天還穿得很少在學校走。英國的冷風太凜冽,我的身體太單薄,我的體質不夠好。在可以看到英吉利海峽和法國到英國的輪渡的小城,我病倒了,我吃藥昏睡,偶爾出門吹海風。這個城市,真是英國天氣的極端代表,一個晚上,下雨停雨下雨停雨下雨停雨無數次,瘋了。英國,是一個普通百姓人文素養比較高的國家,但這里半年的寒冷伴隨著陰天,讓本地人都想逃離,因為容易抑郁。所以,英國只適合短暫停留,而且要在夏天。我卻在深秋和冬季來到英國南部,冬天,我依然領略了落葉滿地的綠色的牛津和劍橋。
碼字的時候在周天,可以起床了,渾身也不酸痛了,頭痛也好了很多,只是依然困倦疲憊,再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回倫敦了,是為第三次到倫敦,欣喜的感覺不再,它,只是個城市。而劍橋,是美麗的,尤其沒有游人天黑前的學院。
倫敦--牛津-劍橋三部曲
寫此文時大病感冒剛好,在英國最南端的港口城市ports mouth,頭還有些暈乎,也容易疲憊,心理有些發堵,也許是曾在國外生病的心理后遺癥,又或許真是心臟或是肺有毛病也不可知。最近,深覺生命的脆弱和無常。
這個城市可以看到英吉利海峽和英國往返法國的輪渡,但我沒有申根簽證,所以比較倫敦和巴黎的異同往后挪把。去法國前也需要閱讀更多的書籍,譬如把存在主義的薩特,加繆的著作讀個遍,還得把法國詩人蘭波的詩讀熟,最好能背出:“縱使黑夜如寂,白晝如焚,我心依舊”的法文版。有考慮回國學點法語,沒有語言,說了解一個國家叫扯淡,旅行對我也會失去很多意義,歐洲的這些國家又是有著深厚文化文學歷史的國家。
我不過只是個瓶子,托著自己日漸老去的身體和不怎么好的體質,繼續在這世上游蕩,還想繼續看看不同的人類在這星球上創造的文明。這個事,我很有興趣和永恒激情,相比為了賺錢的賺錢,我卻沒有興趣,除非我能從中找到一種叫意義的東西。人活著應該為了意義,至少是自己能說服自己的意義。
我10月初飛到了倫敦,倫敦,牛津,劍橋三部曲暫告一段落,我寫了幾十個故事。這次旅行開始前,我寫了一篇文章《沒有遠方的遠方》保存在了word里。可惜在牛津時,筆記本壞掉重裝系統全沒了。早在我拉美旅行時,我就說“一張機票的距離不叫距離”,這是事實,這是一個沒有遠方的世界。遠方在于心理,不在于距離里, 你覺得遠方很遠很危險,你就永遠邁不出那道坎,永遠呆在一個叫做“舒適區域”的地方,我們管它叫“家”。
?和拉美的文字不同,拉美的文字,有愛欲,于是很痛苦,而愛不等于愛欲。放下愛的欲望,只存一顆愛的心,去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不同種族的人創造的文明。放下,只有真正經歷痛楚和陣痛,才懂什么叫放下,才配提“放下”兩字。
我很欣喜,自己依然在蛻變和成長,成長是一條終身的道路,在靈性的成長上,沒有完美,只有趨于一種平和的自由,這是一種光明而又溫暖的感覺,心如止水波瀾不驚,大風大浪以后一切歸于平靜,是我希望的。
初到倫敦,它符合了我的預期,諾丁山,abbey road,塔橋,尤其大英博物館給我的震撼。倫敦以后,我去了牛津,一開始我在旅社干苦力換一張免費的床,然后我住在泰晤士河的一條船上,是為一段經歷。寒冷的巴士里,我到了劍橋,我在劍橋尋找一種感覺,一種走著走著就哭了的感覺,一種中國人存在于《再別康橋》詩歌里的對于劍橋的情懷。在這里,有一個華人狠狠的幫了我,這很不容易,他主動給我提供住宿的方便,我更是吃的好,走的時候,我跟他說:“感謝你的幫助,這很不容易,我是真心的?!?/p>
陌生人的善意,幫助,對話,際遇,是我的故事,是我文字的主題。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旅行叫,叫什么呢?叫一路隨心,一路隨風,一路遇見。
旅行即人生,沒有盡頭,卻有盡頭,一路成長是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