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這部電影好,一直也沒去電影院看,所幸那天自己通過迅雷下載了在電視上,認真看了起來;涉及到幾個關鍵詞,爸爸的夢想,孩子的教育,做事情需要的精神,還有就是大問題,人生之追求。
爸爸之前是摔跤冠軍,一直想獲得世界冠軍,但是這個理想自己并沒有實現,就像中國千千萬萬的傻子父母一樣,把這個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但是摔跤是男孩子項目,妻子卻生不出兒子,也是天不遂人愿;最后主人公開始訓練自己的兩個女兒,受到了當地村民的嘲諷,但是他不懼這些,通過辛苦疲憊的訓練最終獲得了省冠,國家級冠軍,乃至世界級冠軍。
故事并不復雜,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父親的夢想為何要強加于孩子身上?當孩子雖然不情愿但是最后辛苦付出后獲得成就時時快樂多些還是煩惱多些?
我想這點毋庸置疑父親是很自私的,你的夢想沒有實現需要我來幫你實現那么也就意味著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你要為我服務,這樣的混蛋邏輯毀了多少家庭孩子,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被中國人喜歡很重要的原因,東方的邏輯是論資排輩,西方的邏輯是彼此獨立,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的教育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佛教說每一個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他們都屬于佛菩薩,你只是代管幾年,西方認為造物主造就了一切,人人生而平等。這些理念都告訴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特點和獨立性,要對其有充分的尊重;你不需要去幫他什么,只是為他創造一個土壤適合他生長,神的種子自然知道如何選擇性成長。
影片最后孩子獲得了世界冠軍,家人孩子父母國人都高興起來,我想知道孩子這份開心會在內心開花發芽嗎?是由內而外的含苞待放?還是偶爾僥幸獲得外在的垂青?我想她終究會回到自己的世界去尋找自己盛開的起點。
影片刻畫了她從父親訓練到國家訓練態度的轉變,這也恰好說明了你不喜歡的事情終究長久不了,所有所謂的刻苦、艱難、忍辱負重都因為你不喜歡,你不享受這件事情本身,是被外力招引而來,亦必定因外力摧毀一切。看看我們這代人哪一個不是活的像個二逼一樣,不知道自己喜歡啥?因為需要掙錢,不知道喜歡誰?因為需要結婚,不知道支持誰?因為知道誰牛逼;所有的痛苦都不會跑掉,都會在你步入晚年加倍的讓你領受。
尊重你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吧,你跑不掉你對自己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