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王梓
每一個城市,都有文化的精華;每一座城池,都有潛存的故事。
南京也就是這樣一座城。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有著7000年的文明史,2600年的建城史,歷史文化底蘊悠久而綿長,被稱為“六朝古都。”
初見南京,這里是江南腹地,是經濟重鎮,是車水馬龍的現代工業和存在于婆娑記憶中的歷史結合的最美代表。
這里有繁華盛景的新街口,有最美是煙花六月的江南園林,有銹跡斑駁的城墻,有纖柔秦淮河,秦淮河,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金陵煙雨中的秦淮河。秦淮八艷、烏衣巷、王謝故居,秦淮河畔,六朝煙雨中,金陵煙雨,科舉制藝,仕子風流,江南美女。這里符合你對江南天堂的一切美好幻想。
走在梧桐樹結枝招攬的馬路上,兩旁是生活氣息濃厚的古老弄堂,小樓,像是回到了久遠的民國時期。這里民國的歷史色彩同樣厚重。中山陵的白玉樓牌,美齡宮的端莊大氣,總統府里先生靜坐在雨中的高大背影,南京博物院里精致濃縮的民國街景,一眼萬年,看見了這座城市也曾是國民政府的首都,也曾在動亂時期依舊繁華和精致過。
我以為,那些舊的、老的、頹廢的、人們不以為有用的、絆住經濟利益的事物,都會消失在現代城市的戎馬鐵蹄之下,誠如北京的老胡同、云南的老建筑、西安的老城樓…..
可我一來到這,我就發現自己錯了。
南京依舊是南京,是那個極具發展的城市骨架,是那個綠意盎然的鮮活血肉,更是那個用歷史文化來充當靈魂和精氣神的城市。
回首再一次用心去好好看一眼南京。
那段全國保存地最好的城墻上還有很多承載記憶的刻字,那是歷史的滄桑印記;遺留在各個角落里的神武大將軍火炮,那是中華民族骨子里的絕不屈降的頑強和奮進;每個轉角看見人潮涌動的小店,那又是南京的味道記憶,咸咸的鹽水鴨、香甜的桂花糕、盱眙小龍蝦、咬一口湯汁四溢的小籠包,那真是美爆了的回憶。
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30萬遇難同胞紀念碑,仿佛一個個同胞的身影在眼前游蕩;仿佛他們的尸骨還靜靜地躺在萬人坑之中,看不清下面還有多少凄慘的靈魂;仿佛時鐘一秒秒過去,他們的臉就隨著時間的縫隙不斷地露出來,自從南京1937。
不管時間過了多久,傷口依然存在,眼淚依然滾燙;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歷史,我們永遠不能遺忘。
這是南京的沉重,是南京這座城的傷,更是全中國,中華民族永遠不能撫平的傷痛。他們必須要用認錯來為說謊的事實平息,必須要用道歉來為捏造的歷史沉冤,必須要用懺悔來換得一份尊嚴。我們必須要勿忘國恥,興我中華。
歷史就是南京的特點。文明和野蠻交織的歷史,滄桑和浪漫纏綿的歷史,簡約和時尚交錯的歷史,讓南京看起來風姿綽約,獨樹一幟。雖飽含兵戈相接的戰爭摧殘,雖飽受日本侵略者的踐踏,但它仍舊從苦悶的歷史門縫里生存了下去,把歷史寫得更加清晰,把文明擦得更加錚亮。
這就是南京這座城的魅力,是這座城的靈魂所在,也是我熱愛她,被她折服的原因所在。
繁花散盡,故事散場,過往仍在,不必哀傷,南京南京,你的美麗,我們,心神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