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間無法被管理,你不可能從上帝手里多偷走一分鐘。
2、睡眠、情緒、精力、場景都會影響到時間的變現,成功人士從來都不用熬夜證明自己的努力,而是選擇。
3、時間管理的重點在于情緒管理,情緒影響行為的啟動、延續與結束。比如事情多了我們會焦慮,事情復雜了我們會恐懼,事情錯了我們會愧疚,而完成了事情我們會開心,獲得獎勵我們會有動力繼續。
3、時間管理的精髓在于不做什么,也就是做減法。
①、以往的時間管理技巧,本質是在挪時間,并沒有創造時間,挪來挪去你的一天還是塞得滿滿。把意義放在緊急、重要之前,只做那些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才能“multiple”你的時間。
②、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如果想把已經開始做的事高質量地做完,就得舍棄一些事,舍棄什么呢?日本暢銷書作家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一書中給了一個很清晰的原則: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就保留相應的東西,放棄那些和你心目中的生活無關的東西,因為你實際上不需要它們。
③、巴菲特的雙目標清單系統也提出類似的觀點:找出人生最重要的25件事,并在這25件事中選出你重要的5件事,集中精力資源去做,同時盡量克制自己不去碰那20件事。
4、爭取將所有開始做的事情做完,不要做一半放在一邊。時間管理得好不好,是看你完成了多少件事情,而不是忙了多長時間。
5、時間上最糟糕的時間管理是“再等我5分鐘”,比之更糟的是“再等等,馬上好了”,要知道,做任何事情,最后的5分鐘是上帝的,不是你自己的。及時停掉那些無法在規定時間完成的事,避免一拖再拖把所有的事情都搞砸了。當然通過“止損”反敗為勝,需要權衡意義,不能應用于所有的事情上。
6、準備好Plan B,特別是高頻高意義的事。
7、不是利用碎片時間,而是減少碎片時間。手機并沒有幫我們利用碎片時間,有了手機之后,我們的時間反倒變得更加碎片化。
8、如果都是要做的事,小事優先,小事不處理一直盤繞在大腦中影響我們做事的狀態。
9、利用工具,比如翻錢包找零錢比不過在線支付,一筆一劃比不過電腦碼字,人工分析比不過機器分析,使用那些能幫助你做事情的工具,相信自己,學習這個工具花費的時間是值得的,你獲得是時間投資的復利。
10、記錄自己的時間花費,通過統計分析深入了解自己,在做時間規劃的時候就能更加準確。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
?關注+點贊+轉發,
我很喜歡也很珍惜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