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
每天都很忙,但卻沒做成什么事,怎么辦?
小編今日和你分享,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關于高效利用時間的6點建議。
1
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
我發現,一個人的“生產力”和 “興趣”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還不是單純的線性關系。
比如:
對于不感興趣的事,
我可能花40%的時間,
才會產生20%的效果;
對于感興趣的事,
我可能花100%的時間,
就能得到200%的效果。
因此,想在工作上發奮圖強,身體健康固然重要,但是最終決定一個人工作狀態的,還是他對這件事是否有熱情。
2
了解時間都被浪費在哪了
想要高效利用時間,你首先要知道,你的時間都被浪費在哪了。
因此,我建議你,專門挑一個星期,按30分鐘為周期,記錄下你每天所做的事情,然后將這些事分類統計。
一周后,你就可以分析一下,你在哪方面,花費了太多時間?這些時間,還可以怎么高效利用?
3
利用碎片時間
如果你做了,上面提到的時間統計工作,你就一定會發現,每天都有很多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
比如等車、排隊、走路、搭車的時間,
其實可以用來,背單詞、打電話、溫習功課等等。
那么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呢?我舉個例子。
前一陣,我和同事一起出差,他們都很驚訝,我一整天都和他們待在一起。看起來沒有任何空閑時間,但卻及時回復了很多電子郵件。
后來,他們發現:
當他們在飛機上、汽車上聊天,
讀雜志的時候,
我就把電子郵件全部回復了。
所以,利用碎片時間的重點是:
無論自己有多忙,都要把能夠在碎片時間做的事情,提前準備好,以便空閑時,有計劃地拿出來做。
4
分清輕重緩急
工作中,永遠有干不完的事。此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分清輕重緩急。
比如,每天早上,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并要求自己一定要當天做完。
同時,這三件事里,最好有一件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這樣才能確保你不會成為急事的奴隸。
另外,你還要學會拒絕緊急但不重要的事,這樣才能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騰出時間。
5
列好任務優先級
有個老師,在時間管理的課堂上,拿兩個玻璃缸和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和碎沙,做過一個實驗:
他先將小石頭和碎沙,倒進一個玻璃缸,然后發現,大石頭放不下了。
他又在另一個玻璃缸中,先放入大石頭,然后慢慢地把小石頭和碎沙填進去,最后將它們全部裝進去了。
他以此比喻說:
時間管理,
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優先級,
若顛倒順序,
被一堆瑣事占滿了時間,
重要的事情就沒有空位了。
6
運用二八原則
根據二八原理,一天中,只要20%的投入,就能產生80%的效率。
所以,你可以用一天中,20%最高效的時間,來處理最困難的任務,和學習最需要思考的知識。
以上,就是李開復關于高效利用時間的6個建議,我們再復述一遍:
1、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
2、了解時間都被浪費在哪了;
3、利用碎片時間;
4、分清輕重緩急;?
5、列好任務優先級;
6、運用二八原則。
如果你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或者經常被瑣碎小事分散精力,建議你參考以上6點建議,提高時間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