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直在看《戰長沙》,豆瓣上的評分快要封頂,我就想得多好的電視劇才能這樣高分,決定看看。前幾集說實話,沒什么感覺,家長里短,一個姐夫為小姨子相親的事情操了不少心,大概也就是這么個事情。越往后看,一個人越來越凸顯出來,他是全劇的核心人物,姐夫薛君山。
徹底喜歡上這個人物是在文夕大火之時。熊熊的大火燒盡了長沙城,救火時,薛君山只說了一句話:咱收了人家的保護費呢,保護費關鍵時刻得保護人家。然后讓小弟推著水車,那么大的火,他就硬生生的沖了進去。換做是顧清明,也能。但薛君山在猶豫,他若有所思了一會兒,才義無反顧的沖進去。全劇里兩個男人,相比之下顧清明這樣的人是注定要成為英雄的,他沒有牽掛,他家世顯赫,孤身一人來到長沙城,能夠放手去實現保家衛國的大夢想。但薛君山不行,他有牽掛,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死了整個胡家怎么辦,像他這樣的人注定成不了英雄。他有矛盾,他有所顧慮,有著牽絆,無法毫不猶豫就去做事情,就如每個平凡人一樣,所有的行動他都需要考慮。但恰恰是他的猶豫,讓他有種魔力,他的英雄不是體現在最開始,他的偉大在于選擇,矛盾后的選擇。
火是蔣委員長親自下的命令,軍令如山,滅了火就等于抗了軍令。的確,薛君山不是什么好人,他貪圖財富,耍小聰明,不是什么能干大事的人,他是蕓蕓眾生當中再平凡不過的存在,要說特殊也不過是個小小的保安隊長,他總是帶著痞子樣的臭脾氣,不耐煩的說“你別吵吵了,我去救人行嗎?!被蛘咦畛Uf的一句“等湘湘那個小崽子回來,我非收拾她?!闭f實話,沒見過他幾次溫柔的樣子,他溫柔的樣子大概都給了胡湘君??墒?,說著煩死了的他,沒有一次不履行承諾,給湘湘答應的婚事,他盡最大的力去張羅,想著務必要給湘湘一個好人家,然后一家人躲避戰爭,他一個留在長沙就好。答應了湘君去救劉明翰,即使幾百萬個不答應,那可是他的情敵啊,他也不辭辛苦去求情,然后酸溜溜的說一句:就關他這么兩天啊...他不識字,五大三粗,沒有教養,但他的性情,是那面具下真的正義。
后來,沒有參加縱火的被要求參軍,薛君山的眼里沒有一絲恐懼,他的猶豫只是出于牽掛,舍不得這一大家子,他不知道這個家如果沒有他要怎樣支撐下去。1939年9月日軍第一次與中國正面交鋒,在長沙的戰場上,薛君山耍了顧清明,我本以為他是難以違抗師座的命令,他卻只是傻呵呵的笑著說:“這下好了,我小姨子不會成寡婦了?!鳖櫱迕髡f:先有國,再有家!家國,國家!不管你把誰的位置放在第一,當自己的國家出現危難,有良知的中國人無不拋頭顱灑熱血!他卻對顧清明說:清明,我知道你憂國憂民,胸懷天下,你不也得過日子嗎?你光顧打鬼子,你不要家了?什么先有國后有家,怎么就不能既救國又顧家。你看,戰爭面前,他還是想著那一大家子人。家國兼顧,他薛君山算是真的做到了。
打仗在即,他批評跟班的弟兄:“別人寫遺書,你也跟著寫。你寫什么?我在你就在,我不在你也得在?!敝厍橹亓x,所以他薛連長的十八營一個逃兵都沒有。印象中他怕死,但就在9月的正面交鋒中,膽怯里有著那么些瀟灑,耳朵差點被震聾,也不在乎,讓僅剩的兄弟頂上機槍手,略顯無奈的說:“撤個屁,都被包圍了往哪撤?!蔽夷X海里爺們兒就該是這樣。我不知道如果有機會逃出包圍,他是否會選擇,他應該不會吧,反正我這樣相信著,因為他總說那句老子命大,因為他是薛君山,在敵軍的營地里也能睡出呼嚕,醒了說一句餓死老子了。
他沒做過什么數一數二的的事情,沒什么別人一提到這個人就能說出來的偉大事跡,但他平凡中帶著偉大,是我們蕓蕓眾生中最真實的存在。為了一家老小奔波,最終為了祖國大義犧牲。他是悲情的也是偉大的,這是我們這些旁觀者眼中的他。他自己大概認為自己很幸福吧,有著他愛的女人胡湘君,有著他能以賺錢的事業雖然不大卻足以養活一家人,他游走于各級領導間,用他的油嘴滑舌,也用他的滿腔正義。看《戰長沙》的時候,我就說,姐夫太累了,所有人中,最心疼的就是他。就像湘君說的話,他不是個好人,可是對我好,對我家人也好。其實姐夫只是粗人,但他,是好人。
待續...